文/郑荐平 余云烙 徐良
从转型要求看构建金融生态环境
文/郑荐平 余云烙 徐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能够有效地将社会中的闲置资本转移到具有最佳生产性用途的投资者手中,从而实现社会资本的有效配置,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助推经济转型升级。2005年,台州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在全国50个大中型城市中位居第6;2007年,台州综合指数在全国90个中心城市中位居第5;2008—2009年,台州综合指数在全国100个核心城市中位居第11。金融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有赖于是否存在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创业创新要素的集聚。经济转型升级始终离不开经济动力火车的两个轮子,即“创业要素”和“创新要素”。而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创业创新要素集聚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因为地区的信用评级较高,就会获得更大的规划信贷规模或授权授信时会得到倾斜,这将会有更多的信贷资金向该区域流动,形成资金聚集“洼地”。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还能够为各种创业创新主体在融资等方面提供更大的天地。
二是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大幅提升产业层次。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因为有着适宜的“生长环境”,更能发挥好金融的杠杆效能。通过影响融资难易程度,进而影响投资者的行为,实现对产业结构调整由过去的事后调整转变为事前引导和事中控制。国内外一些先进城市,将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机协调配合起来,一方面加大对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方面的贷款支持,另一方面加大对“两高一剩”产业贷款的退出力度,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例子。
三是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优化三产结构。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三次产业比例趋于优化,实现三二一的发展路径。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是台州立足自身优势,谋势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从质上来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债权的保护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够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提高金融业的信贷资产质量。从量上来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将使本地区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彰显“筑巢引凤”效应,吸引国内外更多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入驻本地,增强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
从经济转型要求看,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应具有以下特征:金融生态环境应具有创新性。在自然界中,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动态的,是不断地进化成长。同样,金融生态环境要随之不断创新,不断打破旧的平衡,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建立新的平衡,使金融生态环境与时俱进,实现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效益更高效。金融生态环境应具有多样性。即不仅要发展银行业,也要重视发展保险和证券业;不仅要办好传统金融机构,也要积极发展产权交易所、信托、租赁、基金、典当等新型金融机构;不仅要办大机构,也要鼓励举办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微小机构;不仅要自设机构,也要通过引进、联合等途径建立金融机构;不仅要创办商业性金融机构,也要创办一些互助合作及政策性的金融机构。金融生态环境还应具有风险可控的安全性。金融业具有天生的高风险性,只有了解风险、认识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通过制定合理可行的政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支持引导金融产业健康安全发展。
金融生态环境的创新性、多样性和安全性,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创新性是构建更优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动力,多样性是构建起更优金融生态环境的具体形态,安全性则是在构建更优金融生态环境的把握尺度,是创新性和多样性的前提条件。笔者围绕构建具有“创新性、多样性、安全性”的金融生态环境,结合台州实际,就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几点建议:一是发展壮大地方金融实力。要做精做强本土金融机构,鼓励推动台行、泰隆、民泰等地方商业银行进行增资扩股,优化股份结构,争取尽早实现其中一家在中小板或创业板市场上市;要加快中央商务区金融集聚区建设,培育引进各类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着力打造浙江区域金融中心。二是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平台,建成集物权、债权、股权、排污权、非上市公司股权托管等交易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权交易机构。三是要扶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四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五是创建金融稳定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