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中国中西部茧丝绸产业转移成效探析

2011-10-13 07:33
丝绸 2011年3期
关键词:十一五蚕茧中西部

张 放 军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科技发展部,北京 100742)

“十一五”中国中西部茧丝绸产业转移成效探析

张 放 军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科技发展部,北京 100742)

依据“十一五”期间中国茧丝绸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分析茧丝绸产业转移的成因和特点,对中国茧丝绸产业转移的阶段性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探索茧丝绸产业区域协调和自主创新的新型发展道路。

茧丝绸业;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中国茧丝绸产业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规划、有序推动、梯度转移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公共财政扶持,“东桑西移”工程试点和典型带动,激发了中国中西部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茧丝绸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通过东部与中西部经济技术合作,引导东部资金、技术、人才向中西部合理流动,实现了东部与中西部共赢。同时,借鉴东部发展茧丝绸业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中西部在种桑养蚕的组织形式、生产技术、产销关系等方面起点高,力度大,在区域经济和特色经济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 茧丝绸产业转移的几个阶段和特点

第一,2006―2007年期间,国家启动“东桑西移”工程,每年支持50家东部龙头企业,在中国中西部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建设50余万亩(1 hm2=15亩,全文同)桑园、7 500多个养蚕大棚、2 500多个小蚕共育室,推广7 500多万片方格蔟;支持50多个配套蚕种场更新改造制种仪器和设备,中西部地区蚕桑生产取得较大发展,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的蚕茧生产基地,使蚕桑生产成为部分中西部地区支柱产业。

第二,2008―2009年期间,在汶川大地震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中国中西部茧丝绸行业的影响下,根据实际情况,国家和地方茧丝绸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巩固、恢复、提高”的发展思路,即巩固原有蚕桑生产基地、恢复灾区蚕桑生产、提高茧丝质量和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劳动生产率。中西部地区蚕桑生产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国家级重点蚕茧生产基地和一定规模的丝绸初加工能力。

第三,全面发展实现中国茧丝绸行业“十一五”发展目标,形成东部巩固、中部提升、西部大力发展的茧丝绸优势产业带。

2 茧丝绸产业转移进展及取得的成果

2006―2010年期间,在中央财政引导和支持下,中国中西部地区按照国家东桑西移基地建设标准和规范,在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8个省(市、区)的100多个县,建设了国家“东桑西移”示范基地,新建桑园158万亩,建设养蚕大棚150多万m2、小蚕共育室40多万m2,推广方格蔟2亿片、节能环保型蚕茧收烘设施200多副,改造中西部蚕种场近100个,重点扶持茧丝绸龙头企业100多家,从而带动50多万农户、200多万蚕农受益。到“十一五”末,中国中西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一批特色企业及生产基地,茧丝绸产业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康建设的经济支柱。“十一五”中国中西部地区茧丝绸产业转移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2.1 区域布局形成中西部4个蚕业生产带

参照东部蚕桑产业集中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经验,在中西部采取桑园连片集中管理、小蚕共育、大棚饲养、方格蔟结茧等方法,大力推广蚕桑生产新技术,改变了过去“门前屋后、田边地头”种桑、一家一户粗放养蚕的传统方式,使种桑养蚕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集约式方向发展,通过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加快中国中西部4个蚕业生产带的形成:

1)热带、亚热带蚕业生产带:以广西和粤北为代表,该地区蚕茧产量占全国的1/3;广西经8年的连续发展,全自治区桑蚕茧产量已超过世界第二位的印度。

2)西南蚕桑生产带:以四川、重庆、云南为代表,该地区桑蚕茧产量约占全国的1/5,其中四川的西昌和云南省有望发展成为继苏、浙以后中国重要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

3)北方生态蚕业带:主要分布在陕西、甘南、晋东南、河南、新疆南疆、宁夏河套等北方地区,该地区桑蚕茧产量占全国的5 %~6 %,所涉及地区以栽植退耕还林的具有固土、防治风沙作用的生态桑园为主,同时兼用桑叶养蚕。

4)东北柞蚕生产带: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中国是世界柞蚕茧的集中产区,柞蚕茧总产量约占世界的90 %,而东北三省是中国柞蚕的主产区,占全国的85 %以上。

2.2 茧丝原料生产转移及中西部蚕桑发展情况

2.2.1 中西部蚕桑生产变化情况

据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统计,“东桑西移”工程实施前3年(2003―2005年)和实施后3年(2006―2008年)中西部地区(18省)年平均桑园面积、蚕茧产量、生丝产量均有提高。其中桑园面积由810万亩(3年平均数,下同)增加到941万亩,提高了16.2 %;蚕茧产量由306 784 t增加到439 387 t,提高了43.2 %;生丝产量由36 017 t增加到57 400 t,提高了59.4 %。

2.2.2 中西部和东部产量变化情况

“东桑西移”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全国茧、丝年均生产量东部和中西部变化情况见图1。

图1 东桑西移工程实施前后东、中西部茧丝生产情况Fig.1 Cocoon and silk production of the eastern and the midwest before and after moving sericulture production area from the east to west

2.2.3 中西部产量在全国的比重

“十一五”期间,中西部(18省)桑园面积、蚕茧产量、丝产量年平均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0 %、60 %和45 %。桑园面积和蚕茧生产呈现明显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2.3 中西部丝绸生产加工产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后,许多东部丝绸企业抓住国家扶持中西部蚕桑发展的政策机遇,充分利用中西部自然、人力等资源优势,到中西部独立或合作设厂,将东部优良的管理、生产、技术加速向西部转移。以广西为例,2004年全自治区共有缫丝企业23家,缫丝机10万绪,其中自动缫丝机比例为80 %,到2009年缫丝企业发展到70多家,缫丝机达25万绪以上,其中自动缫丝机比例达到100 %;2004年全区生丝产量5 192 t,占全国的5 %左右,2009年丝产量达16 237 t,是2004年的3.1倍,桑蚕丝总量占全国桑蚕丝总量的10 %左右。

中西部部分地区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广西区出现了一大批县域丝绸工业企业,如横县桂华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市柳城县鹏鑫源茧丝绸有限公司、广西蒙山华虹丝绸有限公司、广西桂合集团有限公司、合浦县常乐茧丝贸易公司等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年创利税数百万元的农工贸一体化丝绸加工企业。安徽省全省原有28家茧丝绸企业,到“十一五”末,骨干企业增加到43家,产值超过亿元的丝绸企业达3家。四川省2009年丝绸出口超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30余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丝绸企业21家,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9家。陕西省形成了巴山丝绢、巴山宝业、紫阳康洪、安康百瑞、天成丝业、千阳荣盛、天新丝绸、城固张骞等一批茧丝绸龙头企业,2009年桑蚕丝产量比2004年增长80 %以上,厂丝等级均达到4A级以上,提高了1个等级以上。

3 茧丝绸产业转移的综合评价

3.1 茧丝绸产业转移现象是茧丝绸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21世纪初,随着沿海和东部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不断增加,江苏、浙江等地政府依据茧丝绸产业的发展特点,积极引导产业逐步向省内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转移,一些丝绸优势企业为确保企业长期发展,直接到西部投资建立蚕桑生产基地和茧丝绸原料基地,广西、四川、云南等西部省份抓住茧丝绸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结合当地气候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应对,发展本地蚕桑生产,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东桑西移也就成为茧丝绸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3.2 茧丝绸产业转移规范有序,示范效果明显,带动作用大

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和各地茧丝绸行业管理部门采取统一规划、精心组织、改革创新、稳步推进的工作方针,统筹考虑资源、环境与效益的关系,以“东桑西移”工程为示范,并与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生态建设、扶贫开发、小流域治理,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政策紧密结合,充分体现茧丝绸产业作为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比较优势产业的显著特点,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农民增收作出积极的贡献。

3.3 积极推动组织和机制创新,形成新型利益共同体

茧丝绸产业转移和承接的实施过程中有效整合政策、资本、技术、人才等社会公共资源,引导农民建立协作组织,鼓励发展订单蚕业,通过股份合作制、租赁经营制、技术承包制、联合经营制等多种创新形式,在中国中西部输入地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龙头企业带动的“公司+农户+基地”的蚕茧生产收购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均衡协调的价值链,彻底改变生产、收购“两地皮”的传统蚕茧收烘体制,蚕农和企业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逐步实现茧丝原料的可持续发展。

3.4 优先发展蚕茧基地,夯实茧丝绸产业基础

中国是丝绸大国,丝绸拥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丝绸传承着中华文化。但近年来,茧丝绸产业几度因消费、市场、价格、产能等因素的变化出现了“蚕茧大战”、消费市场萎缩和行业不景气的现象。东桑西移现象的出现,实施以建立原料茧生产基地为优先发展,逐步延伸茧丝绸产业链,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东桑西移”工程,为茧丝绸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5 大力推广种养新技术,提高桑蚕综合利用率

国家有关部门在茧丝绸产业转移中,制定和发布了《东桑西移工程蚕茧基地建设标准规范》,推行“小蚕共育”“方格蔟”等养蚕新技术,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了基层蚕桑技术服务队和技术服务网络,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种桑养蚕,逐步建立优质蚕桑基地。进行桑、蚕、茧资源的综合开发,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蚕农增收、企业增效。

3.6 龙头企业起点高,设备先进,社会责任强

东部地区是中国的传统蚕桑生产主产区,茧丝绸转移中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起到了坚强的支柱作用。东部的骨干企业有良好的管理、技术和市场,企业在中西部种桑养蚕开发原料茧基地的同时投资开办缫丝厂、坯绸厂,缫丝设备全部采用先进的自动缫丝机,部分企业引进无梭织机,部分企业建立污水处理系统,龙头企业在发展茧丝绸本业的同时,有些还参与西部地区的地方经济建设,共同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绿色生产等社会责任。

4 结 语

“十一五”期间,国家依据中国茧丝绸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在充分尊重茧丝绸行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抓住“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适时启动确保中国茧丝绸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东桑西移”系统工程;茧丝绸产业转移在推动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丝绸产业抗风险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1]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5/2006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2-11,49-63,320-434.

[2]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7/2008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2-11,53-66,146-150,254-337.

[3]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9/2010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2-12,47-57,266-349.

[4]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茧丝绸行业“十一五”发展纲要[Z].

[5]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Z].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he cocoon and silk industry transfer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during the 11thfi ve-year plan

ZHANG Fang-jun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hina National Textile and Apparel Council, Beijing 100742,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achievements which the cocoon and silk industry has realized when transferring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this article analyses reas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coon and silk industry transfer, carries ou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its stage achievements,and explores a new development way for the cocoon and silk industry that is regional coordination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ocoon and silk industry;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ndustry transfer; Eleventh five-year plan

F426.81

B

1001-7003(2011)03-0059-03

2010-12-28

张放军(1964― ),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纺织行业科技管理、新技术推广工作,重点研究纺织产业集群、纺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茧丝绸产业特征与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十一五蚕茧中西部
咬破死亡的蚕茧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河北平原中西部中更新世非海相沉积体系魏县组的建立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