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网
企业经营的秘诀:明确事业的目的和意义
来源/中国经营网
稻盛和夫,京瓷、KDDI的创始人,在日本被誉为“经营之圣”。
首先,是明确事业的目的和意义。为什么要办这个企业,这个企业存在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当然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必须要明确地表明自己创办事业的目的及意义。
事业的目的、意义还是要尽可能以高层次、高水准为好,换句话说必须树立光明正大的经营目的,要让全体员工拼命工作,大义名分必不可少。如果稻盛和夫的工作没有如此崇高意义和这样的大义名份,员工们很难从内心深处产生必须持续努力工作的欲望。稻盛和夫在创立京瓷时就遭遇过“事业目的究竟是什么”的重大考验,当时的他还不懂这一条经营的大原则,稻盛和夫当时对事业的定位仅仅是活用自己的制陶技术,开发新产品以问世。当时的日本轻视技术,重视学历,对人的实力并不予恰当评价。为此,稻盛和夫对自己初次就职的公司大失所望,所以他成立新公司的经营目的自然是让稻盛和夫新颖的制陶技术问世。一名技术员,一个研究者,为了自己的公司,终于可以将潜心钻研的技术成果发扬光大,当时的喜悦心情难以言喻,但是想不到创业后第3年竟遭到青年员工的反叛。
公司设立第2年,招聘了十多名员工,一年之后他们成为了公司生力军,但是突然他们向稻盛和夫呈上了“联名状”,要求每年工资增幅多少,奖金最低增幅多少,要求稻盛和夫予以承诺并做出保证。当初招聘面世时稻盛和夫就曾经说过,公司究竟能成什么样子他自己也不知道,但稻盛和夫必定奋力拼搏,力争办成一流企业,“你们愿意加入这样的公司来工作吗?”他们明白了稻盛和夫的话,也明白了稻盛和夫事先并没有承诺过,但仅过了一年就来了联名状,并威胁稻盛和夫如果不答应就集体辞职。
刚刚成立的公司缺人,如果他们离职,公司必遭损失。但是,如果他们无论如何都固执己见的话,稻盛和夫也没有办法,那公司就只能从头再来。稻盛和夫不肯妥协,明确答复不接受他们的条件。公司创办不足3年,稻盛和夫自己对公司的前途仍无确凿把握,对将来的描绘只能是“全身心投入,总会有所成就吧”这种程度。为了挽留他们,稻盛和夫需要作出缺乏自信的违心承诺,但稻盛和夫又做不到。谈判从公司到稻盛和夫家,僵持了三天三夜,稻盛和夫这样对他们说:“作为经营者,稻盛和夫绝不只是为了自己,稻盛和夫倾力把公司办成你们心中认可的好公司,这话是真是假,稻盛和夫无法向你们证实,你们估计仅仅是抱着就算上当也试一试的想法,怎么样呢?稻盛和夫拼命也要把事业做成,如果稻盛和夫对经营不尽责,或者贪图私利,你们觉得真的受骗了,那时你们可以杀了稻盛和夫。”这样熬了三天三夜,推心置腹,他们总算相信了稻盛和夫,撤回了条件,不但留下,而且倍加努力埋头工作。
稻盛和夫开始意识到了,企业经营应该有真正的目的,这目的既不是圆技术者之梦,更不是肥经营者一己之私,而是对员工及其家属现在和未来的负责。这次纠纷教育了稻盛和夫,让稻盛和夫明白了经营的真正意义是:经营者必须为员工物和心两方面的幸福殚精竭虑。倾尽全力,能够激发员工的共鸣,同时大义名分又给了经营者足够的底气,可以不受任何的牵制。此后,稻盛和夫将在追求全体员工物和心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做贡献作为京瓷的经营理念。因为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所以这后一句话也必不可少。企业创建不久,就转变并明确了事业的目的,明确了公司的经营理念,这真是幸事,而后的50年,企业的一切发展都不过是贯彻这一经营理念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