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
随着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未来我国矿产资源的消耗将处于高增长时期,然而我国的资源量却相对不足,这意味着我国石油、铁、铜等短缺资源的进口依存度将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安全已危及我国经济发展,矿业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国内一些矿企已开展“走出去”战略,然而面对开发海外资源的各类风险,困难重重,势单力薄。
在目前矿产资源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矿业企业势必要加大矿山资源投入力度。参股或者控股海外矿山、企业,能弥补中国矿产资源的不足,转变中国企业在原料波动中的不利局面,扭转中国企业在类似铁矿石谈判、铜精矿加工费等谈判中既没有“定价权”也没有“话语权”的境地。
我国的资源能源类企业海外资源开发的优势
一、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大力支持。不断出台新政策,改善境外投资政策环境。如,我国商务部2009年出台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进一步改革了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大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长期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使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同时中国的银行力量强大,掌控着大量的资金,这就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奠定了雄厚的资金保障。如,我国资源能源类企业在2009年头几个月发起的并购热潮中,中石油,中石化与俄罗斯、委内瑞拉和巴西分别签署的总计超过41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这些总额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并购计划,都是与我国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以其巨额资金的鼎力支持分不开的。
二、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矿产资产价格大幅缩水,为我国企业提供了“百年一遇”的良机。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欧美以及亚非等地区的资源能源类企业都有迫切融资需求。为缓解这些企业的资金压力,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等国家不得不降低对外国企业的投资门槛要求,为筹集资金的需要也不断放松对中国企业的监管和审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政治障碍和隐性成本。
三、中国的海外投资还有一个影响深远的重要因素,就是外交基础。中国长期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虽然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投资始终的保持一种敌视,但在广阔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国政府的长期努力,使这些国家普遍对中国投资给予一种政治上的保障,这就让中国的企业在资源开发领域与总是带上有色眼镜的西方国家相比,更有优势。
四、中国内在技术优势也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条件。中国是一个工业基础比较完善的国家,国家的工业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技术上不断进步,这使中国的对外投资有着明显超出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优势。
然而中国开发海外资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实上,中国企业接连不断的海外投资并购行为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存在政治风险,在发达国家同样正面临来自政治领域的考验。目前我国矿业企业境外勘查、开发投资规模在不断扩大,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我国境外资源开发投资面临的诸多压力来看,矿产资源开发企业面临着一些外部和内部不利环境,需要境外投资的企业提前有所准备。外部不利环境主要体现在,我国企业在境外勘查开发投资和并购过程中,面临来自投资所在国从政府、企业、社区民众以及媒体的各种压力;面临实力雄厚的跨国矿业公司的强势竞争;来自日本、印度等资源需求国的竞争等。这些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国际舆论的围攻。自我国宣布“走出去”战略以来,一直处于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金融危机后,我国资源企业加大境外投资力度和规模,更引起国际舆论界广泛评论。以我国国企进人澳大利亚洽谈资源并购合作事宜为例,“由中国控制澳大利亚的公司和资源非常危险”,“中国将把澳大利亚的矿业资产国有化”,“中铝今天控制力拓,明天就会发展为中国国家投资公司控制我们的公路、公交或私有水公司”,“凭借中铝这个工具,中国政府的干预不会到此为止”,“澳从不允许政府资金控制矿产项目”,“这并非外国投资问题,这是让另一国政府在澳资源中拥有股份的问题”等言论充斥媒体。澳大利亚最畅销报纸《澳大利亚人》甚至开辟了“对中铝说不”的专栏,更有人把中国政府的支持称作“大红支票簿”。西方国家对持续升温的中非合作,散布中国新殖民主义的言论。
二、他国针对中国涉矿战略采取的行动,缩小了我国空间。美国、日本等国家一直关注中国在矿产资源领域的行动,并针对中国涉及到矿产资源方面的动作采取应对措施,这一定程度上会缩小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空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三、在发达国家的投资受到抵制,或被附加苛刻条款。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投资环境相对清晰透明和稳定,但这些发达国家并非矿业投资的天堂。在这些国家进行资源开发,往往要面对东道国更为严格的环保法律、劳工政策、以及工会力量等的巨大挑战。例如我国近期在澳大利亚的几个项目均被附加苛刻条件。中国五矿用12.06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02矿产公司的资产,澳方强加的并购约束条件是:五矿须做出一系列“合法强制性承诺”,包括承诺独立经营这些矿山,继续以澳为总部,由澳方人员主要管理,全部产品价格须根据公平原则由澳销售人员参照国际标准制定等。中国中冶的赛诺铁矿项目由于澳大利亚不容许中国员工进入,本地劳工成本很高,直接后果就是项目成本增加和工期拖延。
四、在发展中国家的项目遭遇各种困难。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明确表示欢迎我国国有企业,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信誉不好,金融危机后抛下业务逃掉,这些国家认为国有企业更可靠。 但是这些国家多存在政局冲突、军事外交形势复杂等问题,在没有可靠的军事、外交与金融后盾的情况下,当地政治风险很高,隐性投资成本高昂。
针对我国矿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为提高我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的整体水平,降低我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保障我国矿业企业的海外投资收益,根据上述分析,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我国进行境外投资的企业多为中央企业,中央企业受到了更多的政府支持,包括信息支持、政策支持和融资支持等。为避免国际舆论所指的“不良竞争者”的形象,中央企业应该尽可能的淡化自己的“政府”背景。
第二,注重搜集一切有关矿产资源的信息。国内企业进行境外投资,最需要就是信息,境外投资国的投资环境如何,获得勘查许可证和开采许可证的途径是什么,在境内外审批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等。
第三,进行海外矿业投资环境评价,为矿业企业跨国经营提供宏观规划指导。矿业投资的特点是周期长、投资大,因此公司在进行投资前通常都要对投资目标国和投资项目进行认真评估,其中包括资源开采现状与潜力评价,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评价,国内政策法规评价,人文地理环境评价,运输条件评价和宗教信仰等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对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优劣排序,指出战略重点投资区,并详细列出各种影响因素的情况,以便于矿业企业投资决策参考。这些信息可以使企业有效规避在国外进行矿产勘探和开发的风险,进而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拓展境外业务。
第四,采用多渠道融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显然资源项目投资很大,自然就缺乏资本,但是如果不知道如何运用海外的资本资源,仅靠中国政府也不是最好的方案,矿业企业需要和美国或欧洲的金融机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本,共同开发海外的矿产资源,而不是仅仅依靠中国的资本。同时也可以在和国际资本合作中,学到国际大型项目的实施执行中一些好的管理方式,机构投资者或合作伙伴也会尽力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因为他们也有利益所在,从而达到共担投资风险的目的。
第五,注重矿产品的就地加工。在资源国建立矿产品加工企业,提高矿产品附加值,进而提高矿业公司的赢利能力。
第六,为了更好地整合和提高矿业公司的矿产开发能力,与国际矿业公司进行并购联合。合并或者联合后的跨国矿业公司扩大了规模,增强了实力,对市场的控制力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第七,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增强矿业企业的运作能力。我国矿业企业的海外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具有丰富海外投资经验的国际矿业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经验明显不足,缺乏相关的人才与管理技术,在国际资本市场我国企业也缺乏话语权。
第八,着力加强实力建设,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走出去”对企业的实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走出去”的能力源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资源开发,需具备矿业技术能力、融资能力、资本经营能力、国际经营能力、国际商务能力、跨文化管理能力、以及国际资源整合能力等6个方面的能力基础。需要矿业企业认真审视自身的状态,找出优点和问题所在,以便充分发挥优势,及时弥补缺陷。
第九,把国内当成企业练兵的运动场,改善国内矿业投资环境. 国内企业要迈向国际,需要具备一定经营管理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而很多矿业企业在国内还是新生力量,中国矿业发展规模、阶段和速度与国外矿业市场发育相比,还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矿业环境下,国内企业还羽翼未满,磨练不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缺乏抵御外部市场的压力和变化能力,易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及最终的资产流失等重大失误。因此,国内矿业投资环境是企业成长的基石,只有在国内良好的投资环境中不断锤炼,企业在走向国际舞台上才能大放异彩。
第十,本地化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矿业企业需要了解本地的政治,政府和民众的想法,淡化自己,如同“一个中国企业,两种各自解释的实体”,在境外的中国企业,并非是中国公司,而是中国企业控制当老板的当地企业。在境外开发资源,不仅要考虑股东利益,员工利益,还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关心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利益。
最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打造企业的国际品牌。中国企业在国际上还是要经过磨合锻炼,才能逐步地树立起良好的国际企业形象,太中国化地进入国际市场,反而水土不服,国际形象受损,但愿中国企业在观念上能够不断更新。和国际市场接轨,就需要国际化运作,而不是要坚持国内的想法,需要全面评估风险和价值所在,整体性实现获利双赢。
(作者单位:中冶集团铜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