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因素对美国对缅甸制裁政策影响

2011-10-12 02:19刘务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缅甸制裁印度

刘务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系,贵州遵义563002)

第三方因素对美国对缅甸制裁政策影响

刘务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系,贵州遵义563002)

自1988年缅甸新军人政权发动政变上台,镇压民主运动,拒绝承认1990年大选结果,软禁“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季后,美国就开始了对缅甸一波又一波的制裁。由于第三方对美国制裁政策的杯葛,制裁并没有达到美国预期的目标。虽然美国从2009年开始对缅采取接触加制裁的政策,但其以制裁手段来获取在缅外交目标的前景仍然黯淡。

第三方;美国;制裁;缅甸;东盟;中国;印度;日本

自从1988年缅甸新军人政权发动政变上台、镇压民主运动后,美国就延缓对缅甸的援助,并停止给予“优惠关税”,进行武器禁运,取消缅甸的“合作反毒国家”地位,还游说其他国家共同制裁缅甸。1990年美国撤回驻缅甸大使,至今美国还未向仰光派驻大使。1993年5月,参议院通过决议要求克林顿总统寻求各种方法,迫使恢复法律与秩序委员会(简称“恢委会”)迅速释放昂山素季,将权力移交给1990年选举中获胜的政党,并要求联合国对缅甸进行武器禁运。1996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如果“恢委会”对昂山素季进行人身攻击,再次逮捕和继续对民主运动进行镇压,美国总统将对缅甸的投资实行新一轮的投资制裁。1997年4月,克林顿政府又开始了新一波的经济制裁。2003年,“恢委会”因“5.30事件”拒绝释放昂山素季后,美国对缅甸进口的产品实施全面的经济制裁,冻结军政府官员在缅甸的财产,终止缅甸的外国汇款。[1]P902004年缅甸军政府仍在美国所列的黑名单上,美国继续对缅甸实施经济制裁。[2]P1782005年美国加大对缅制裁力度,把缅甸列入“暴政前哨”国家,在多种场合要求各国向缅施压。2007年美国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开会讨论制裁缅甸,但因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反对而未果。2008年美国通过《13348号行政法案》对缅甸军官及机构在美的资产实施冻结。同年的《汤姆·兰托斯制裁缅甸军政府法案》进一步扩大了冻结范围,并禁止进口缅甸的珠宝玉石产品。2009年,奥巴马政府虽然推行与缅“接触”的外交政策,并没有停止对缅的制裁,他在同年5月宣布对缅的经济制裁法案将再延长一年。

美国虽然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制裁,但是效果如何呢?本文将从影响制裁功效的第三方的角度来论述美国对缅甸制裁所面临的挑战。

美国的缅甸政策目标是民主化、人权与反毒,助理副国务卿汤姆·哈百德就说美国的首要目标是结束现今军政权普遍违反人权的情形,并建立反映缅甸人民意志的民主代议政府;第二个目标是结束缅甸的毒品生产出口。[3]P470但实践证明,到目前为止,对缅甸的制裁未能达到预定目标。

缅甸与它临近的其他东南亚国家极为不同,它是一个具有较强孤立主义倾向且自然经济占据着统治地位的国家,与全球市场经济联系不紧密。缅甸的主要外贸伙伴都是亚洲的邻邦,商品输往的国家按金额百分比分别为中国、印度、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输入来源国依次则是新加坡、泰国、日本、中国及印度尼西亚。对于一个对自己无多大依存度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美国要达到预期的制裁效果必将面临许多的挑战和难题。

从国际因素看,制裁要达到预期效果要看其他国家是否与其采取一致的政策,如果制裁缺乏第三方的合作,甚至面临第三方的抵制,例如向被制裁国提供经济援助,则制裁效果将大打折扣,乃至于无效。[4]面对美国的制裁,缅甸采取第三方外交的战略,借助东盟、中国、印度以及日本等力量来制衡美国的制裁政策。缅甸的第三方外交的主要策略是推行大国平衡外交政策,引入国际多边力量,充分利用它们的矛盾和分歧,使大国力量相互牵制和制衡,从而达到既能消除大国对自身的威胁,增强与各大国讨价还价的能力,又能抗衡美国的制裁政策。在缅甸具有重大利益的第三方国家的态度就成为美国对缅甸制裁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东盟的对缅政策

缅甸是东盟成员国。东盟各国领导人对亚洲的政治现实、民主思想、价值观念有着自己的理解,东盟基于区域战略安全、区域一体化的考虑维持与缅甸交往。对于缅甸军政府践踏民主违反人权的行为,东盟继续推行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的“东盟方式”发展对缅关系,并宣称亚洲民主不同于欧美民主,不配合美国对缅甸进行制裁。对于昂山素季问题,虽然东盟部分国家主要是泰国和菲律宾也表示关切,甚至要求“恢委会”与昂山素季会面,其目的主要是希望文官进入缅甸政府,以防止中国的势力过于强大。[5]P121991年,美国在雅加达会议中对缅甸违反人权作出抗议声明,但东盟不予声援,而只是派菲律宾外长而非东盟的代表去与“恢委会”进行讨论。1995年,缅甸派代表在文莱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上签署了《东南亚合作条约》。1996年12月,“恢委会”主席丹瑞大将参加了在曼谷召开的东盟十国领导的非正式会议,签署了《东南亚无核区会议》。对于1997年美国对缅新的经济制裁,马来西亚总理玛哈蒂尔就说:“我们正努力将缅甸纳入东盟。”印度尼西亚发言人则说:“我们一开始就相信任何制裁缅甸的措施都不会有丰富的成果。”泰国与在缅甸的欧美油商合作进行巨大的海岸油管投资计划,“恢委会”从中受益匪浅。[6]P46经过内部的多次争议,东盟在1997年5月一致决定接纳缅甸成为正式的会员国。该年是缅甸突破美国经济制裁,获取重大外交胜利的一年,也是美国的制裁受到重大打击的一年。东盟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对缅政策,即“建设性的接触政策”,认为更好的政策是与缅甸军政权进行积极的接触,对抗孤立谴责的政策是达不到目的的。

东盟国家还在各种场合宣称对缅甸的支持。200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非正式高峰会议上,新加坡总理吴作栋重申,东盟不会接受任何对其成员国缅甸的歧视政策。在同年11月的国际劳工组织大会上,东盟国家提出替代方案力图推迟对缅甸的制裁,尽管未获成功。2004年,欧盟提出不承认缅甸成为亚欧会议的会员国地位时,激起了东盟各国的反对,欧盟不得不让步,允许缅甸参加该会议。2005年,因欧美不断对东盟施压,缅甸考虑到东盟的整体利益,作出了放弃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决定。

尽管东盟部分成员国为了避免因缅甸问题而伤害与欧美的关系,但要对缅甸内政进行实质性干涉,甚至把缅甸开除出东盟这个地区组织也会面临许多的问题。东盟的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反对东盟放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即使缅甸主动退出东盟,或东盟开除缅甸,这都将摧毁东盟多年来构筑的“大东盟”的战略梦想。何况,东盟一味迎合西方作出制裁缅甸或迫缅退盟之举,势必损害东盟的声誉和凝聚力,严重影响东盟的发展势头和一体化进程。[7]2009年7月23日,东盟轮值主席泰国总理阿披实更是直接表示,东盟不会、也没有足够的根据驱逐缅甸出盟,即使缅甸没有释放昂山素季。[8]

二、欧盟的对缅态度

欧盟跟随美国在军政府违反人权、践踏民主后对缅甸实施制裁,但其对缅制裁政策却与美国有着一定的差异。欧盟主要采取软硬兼施,在批评缅甸军人政权违反民主、破坏人权的同时仍和军政府保持一定的经济交往和外交接触即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而非美国纯粹的大棒政策。欧盟一方面继续压制缅甸推行民主,释放反对派,维护民众基本的人权,另一方面也给予缅甸一定的好处,鼓励缅甸政府改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以此来扩大在缅甸的影响。

1996年欧洲议会发表声明,一致要求欧盟国家响应昂山素季提出的终止与缅甸的贸易、旅游及投资等一切联系来对缅甸的现政权实施经济制裁的要求。同年7月,缅甸取得东盟观察员国地位后,欧盟也反应强烈,向东盟提出抗议,拒绝出席有缅甸参加的一切国际会议,并禁止缅甸高级官员进入欧盟国家。由于欧盟的抵制,使得原定于1999年在德国举行的东盟-欧盟外长会议难产。

但欧盟对缅甸开始实施制裁的第一波未久,欧盟的制裁政策就出现一些松动的迹象,自1993年第一家外国银行获准在缅甸开设代办处起,欧盟许多国家的银行已先后进入缅甸。到1996年9月,法国、英国、德国的多家银行已获得在缅甸开设代办处的许可证,其中法国5家、荷兰2家、英国1家、德国1家。欧盟还反对缅甸加入东盟,在1997年首次召开的第一届“亚欧会议”上,欧盟希望将缅甸问题纳入会后声明宣言,但在东盟的反对下,也只好作罢。1997年11月的东盟欧盟合资合作会议,也因为东盟一再坚持缅甸应成为该会议的观察员地位而被无限期推迟,最后欧盟不得不提出一个妥协性的对策,即允许缅甸和老挝以“消极出席”的身份参与该会议,才使它与东盟在该问题上的矛盾于1998年得以化解。欧盟在缅甸问题上与东盟的多次争执使欧盟逐渐认识到要发展与东盟的关系,就不得不与东盟在缅甸问题上寻求某种妥协,尽管仍对缅甸的民主和人权状况进行批评和指责,仍然继续制裁缅甸。1999年一个由欧盟高级官员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仰光,分别与缅政府高官钦纽、昂山素季及其他少数民族领袖进行会谈。泰国外长苏林·皮苏万称此次外交为“破冰之行”。[9]P142001年欧盟便放弃了以后对缅甸在参与东盟-欧盟会议的反对。2003年欧盟对来参加布鲁塞尔东盟-欧盟会议的缅甸副外长吴钦貌温发放签证。2005年欧盟与缅甸在亚欧会议期间进行第一次外长级会谈,建立了外长级接触机制。2006年欧盟同意缅甸外长参加在芬兰举行的亚欧领导人峰会。欧盟27国外长在卢森堡开会决定对缅甸的制裁再延长一年,然而他们也表示愿意与缅甸领导人在下一次河内亚欧会议进行磋商。[10]

总之,只要人权问题在缅甸有所缓和,甚至只要不再出现恶化的现象,东盟国家仍旧支持缅甸,欧盟对缅甸的制裁力度必将进一步趋缓,毕竟欧盟在东盟有着极大的利益关系。

三、中国的对缅政策

缅甸能够打破美欧的封锁和制裁,中国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共对缅甸政策的考量,基本上是以战略安全为基础,将缅甸视为中共与印度的缓冲国。随着中共经济开放而来的庞大力量,经济贸易利益成为中共达成战略的工具。[11]

在经济上,中缅大力开展双边贸易,中国向缅甸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1989年中国对外经济及贸易助理王文栋率庞大代表团访问仰光,签署了一个经济及技术合作协定,还提供5000万人民币的无息贷款。梭蒙将军1991年访问了北京,中国再次向缅甸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无息贷款用于缅甸的无线电视台和转播站以提升军政府的宣传能力。中缅关系的迅速发展,还表现在双方贸易的飞速增长上。据海关统计:中缅贸易总额1988年为2.7亿美元,1989年为3.127亿美元,1990年为3.27亿美元,1991年为3.92亿美元,1992年为3.68亿美元,1993年为4.895亿美元,1994年为5.12亿美元,1995年为7.76亿美元,1996年为6.43亿美元。[12]中国对缅甸的经济援助和良好的双边贸易对改善缅甸的经济局势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外交上,中缅两国高层领导互访不断。1989年10月,为了增进中缅两国间的友好关系,军政府第二号人物——“恢委会”副主席丹瑞中将访华;1991年8月,缅军政府一号人物“恢委会”主席苏貌大将访华;1994年12月,李鹏总理应“恢委会”主席丹瑞的邀请访问缅甸;1994年,“恢委会”秘书长钦钮访华并会见了中国高层领导。1994年12月,李鹏总理应“恢委会”主席丹瑞大将的邀请访问缅甸;1995年12月,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访问缅甸,高度评价中缅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胞波”情谊,并提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的睦邻原则。

中缅两国还开展了广泛的军事合作。在遭到西方国家全面封锁和制裁后,中国成为缅甸唯一能得到军事援助的国家。1990年8月,中缅签订一项达12亿美元的军售。同时,中方在云南的军校和基地代训缅方180名排级干部,以及另外400名海空军干部及技术人员,以便维修和运用中方移交的三军武器系统。从1990年到1997年,中国共向军政府提供了价值达3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13]P219

中国在缅甸加入东盟后,继续保持与缅甸的良好关系。1998年2月,缅甸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简称“和发委”)第一秘书钦纽会见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唐家旋时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睦邻友好和经贸合作关系。2000年6月,应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的邀请,缅甸“和发委”副主席貌埃上将访华,双方签署了《中缅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框架文件的联合声明》。2001年12月,江泽民主席对缅甸进行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中缅签署了关于在渔业、边防、经济技术、投资保护动植物检疫等七个双边合作文件。2003年1月,丹瑞第二次访华,两国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卫生合作和体育合作3个协定,中国还承诺向缅甸提供2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并表示中方愿与缅甸加强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合作。2006年,梭温总理对中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友好访问。在与温家宝总理会谈时,两国总理表示要共同努力把两国睦邻友好关系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14]2009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访问缅甸,中缅签订了建设中缅油气管道、水电开发的多个合作协议。2009年6月,中缅油气管道开工建设。

中国开展国与国之间友好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干涉内政,中国多次宣称缅甸问题本质上属于国家的内政问题,外来的压力和制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缅甸的民主人权问题,因此,中国对美国制裁缅甸的政策一直持不赞同的态度。

四、印度的对缅政策

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大民主国家的印度,当然不会在缅甸军政府违反人权、不承认1990年的大选结果上不有所表示。印度公开批评缅甸新军人政府,支持缅甸的民主化运动和缅甸反政府的活动人士及组织。1992年7月,印度政府准许缅甸军政府反对派缅甸联邦民族联合政府组织(NCGUB)在新德里设立办事处(该组织后来被缅甸宣布为恐怖组织);[15]P20但是到了1993年,印度的政策开始了转变。印度对于缅甸发展与中国的良好关系日益不安,并认为中缅关系威胁到了印度在印度洋的利益。1993年印度外长迪克希特访问缅甸,双方同意进行军事对话,共同应对来自毒品走私和武装叛乱的挑战。1994年印度陆军首长钱德拉·乔西访问缅甸,这是印度军方对缅甸的首次访问。自此印缅的关系日益密切,印度也就对缅甸的人权和民主问题保持沉默了。[11]1997年,印度为平衡中国在孟加拉湾的影响,力拉缅甸参加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经济合作组织即孟加拉湾沿岸国家经济合作组织。1998年,印度内政、贸易、农业等政府部长先后访问缅甸,印缅就打击边界地区反政府武装和走私活动达成了一致,签署了多项贸易投资协议。[16]2000年,缅甸外交最重大的成果是与印度的关系,地缘战略、经济的和边境问题的考虑驱使印度政府把印缅关系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年,印度高官掀起了访问缅甸的热潮。当缅甸“和发委”副主席貌埃率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访问印度后,双边关系达到了高潮。双方同意在边界贸易、投资、基础建设、技术转让、禁毒行动和安全问题方面采取合作。同时,印度向缅甸提供1500万美元贷款用于引进工业和电力设备。[17]P1532001年印缅两国军队在印缅边境进行了多次联合行动,此外,印度出资2200万美元修建的连接印缅两国16公里的公路竣工后,印度外长出席了通车典礼并对缅甸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18]2003年11月,印度副总统率团访问了缅甸,表示继续对缅甸军政府的支持。[1]P912004年,钦纽被撤职后,丹瑞访问了印度,并受到了盛大的欢迎。这是缅甸国家最高领导人24年来首次访印,也是缅甸军政府16年来缅印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在访问期间,两国签订了众多的贸易协定,涉及远程通信、公路和铁路建设。两国还同意共同采取军事行动打击驻扎在缅甸北部的反印度的反叛组织。[2]P1782004年10月,印度政府在缅甸军政府罢免前总理钦纽并遭到国际社会批评的背景下,继续邀请丹瑞来访,表明缅印关系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19]2006年3月,印总统卡拉姆访缅,签署包括能源合作协议在内的若干双边协议。2007年9月,印石油部长迪奥拉与缅甸签署了总值达1.5亿美元的天然气勘探开采协议。

印度对缅外交政策从最初的对缅批评和制裁转为发展与缅甸全方位的外交,有着多方面的考虑:缅甸是印度东向政策的桥头堡,与缅甸关系的亲疏对印度的东向政策有着重要影响;发展对缅关系还可以制衡中国在缅甸、东南亚、南亚和印度洋的影响;良好的印缅关系有利于综合解决印度东北部的少数民族问题和改善因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能源紧张问题。鉴于印度在缅甸越来越大的利益,印度不得不抛弃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缅的批评和制裁政策,采取现实主义的作法来发展印缅关系,尽管此种外交政策招致印度国内部分反对派和欧美国家的批评。

五、日本的对缅政策

日本在新军人政权违反人权、不承认1990年选举结果之初,也响应美国的制裁政策,终止了在缅甸的发展项目。但是随着中国对缅甸关系的快速发展,日本很快改变了对缅政策。虽然它一方面呼应美国对缅甸的制裁,但是另一方面却恢复对缅甸的投资与援助。

“恢委会”成立之初,日本先是表示希望缅甸能以民主的方式解决国内问题,并表示承认该政府的条件是新政府必须经民主选举。但在缅甸有着重大利益的日本公司不断游说政府,希望维持与现政权的关系,否则日本公司将会蒙受巨大的损失,丧失在缅甸的经济权益。日本随后在1989年2月就承认了缅甸新军人政权,它是西方阵营中首个承认“恢委会”政权的国家。1990年5月,日本外务官户河野雅治表示:“我们能自动地将军事统治与人权划上等号吗?我不确定缅甸违反人权的状况是否如同西方所报道的那样广泛,因为缅甸尚未达到民主阶段,国家安全是第一位的。”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日本对缅甸政策变化的一些端倪。1997年日本政府决定提升与缅甸的经济关系,贸易大臣突木认为如果缅甸能得到外界实质性的财务支持,缅甸的经济成长会像火箭般的快速发展。[20]P411998年,日本向缅甸提供1100万美元的政府援助以及1950万美元的贷款用以修复仰光机场,并承建了一系列的工业项目。1999年11月,在马尼拉“10+3”会议上,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渊惠三与缅甸领导人进行了“划时代”的会谈。2000年缅日在经济、文化、卫生、禁毒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尤以日本通产大臣深谷隆司赴缅甸参加5月初在仰光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贸易部长会议最具象征意义。这是自1988年以来日本内阁成员首次访缅。2001年缅甸在日本的游说活动使日本答应斥资2900万美元对缅甸最古老的水电站进行修缮,还免除缅甸1000多万美元的债务。2002年,尽管日本以缅甸未能偿还已贷款项决定不再延长对缅的日元贷款,但却恢复了对缅甸的官方开发援助,与缅甸签署了2800万美元的对巴卢昌河水电站进行维修的协议,而且在岁末宣布免除缅甸12.5亿美元的债务(超过缅甸欠日本33.2亿美元债务总额的1/3)。2003年缅甸发生数十人死伤的“5·30”事件后,日本虽然对该事件表示了谴责,对昂山素季继续遭到软禁表达了不满,停止了对缅的“政府开发援助”,但仍然对缅采取接触政策。2005年日本虽然表示关注缅甸的人权状况,但是它仍然同意向缅甸提供1100万美元的援助用于人力资源的培训和缅甸中部炎热地区的绿化。2006年日本与中国和俄罗斯一起反对美国试图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制裁缅甸的决议。2007年仰光爆发的大规模游行示威中,日本记者长井建司在冲突中遇害,日本政府迫于国际国内压力,表面上提出抗议,扬言要采取措施以响应欧美等国,但实际上并没有追随欧美等国对缅甸实施制裁。[21]

由于日本在缅甸有着巨大的地缘政治利益,如确保日本从波斯湾、印度洋、东南亚到太平洋的航运线的安全,制衡中国在缅甸和东南亚的影响等,这些都决定日本不可能会对缅甸采取强烈外交制裁手段,也不会与美国一道对缅甸进行实质性的制裁。

结论

当美国对缅甸不断实施制裁和孤立的时候,缅甸与印度、东盟、中国以及日本关系愈来愈密切。正如大卫·斯坦伯格所说的那样:“在制裁缅甸的过程中,谁孤立了谁,谁对谁实施了制裁?是这个曾经与外界隔绝了整整一代时间的缅甸吗?还是实施单边主义的美国?事实是美国自己孤立了自己。”[22]P22

由于第三方的杯葛,美国的对缅制裁政策没有取得多大的效果而且也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没有那一个国家真正会与美国一道对缅甸实施制裁。缅甸不是一个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对美国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它在制裁之前就是一个差不多与世隔绝的但资源又丰富的国家,即使遭到美国更为严厉的经济制裁,它也能够继续支撑下去。更何况,美国对缅甸的制裁在国内也有不同的声音,受到对缅制裁政策影响的美国公司利用游说来努力影响美国政府,以避免美国政府订出更严格的制裁措施。2009年韦布和坎贝尔分别率团访问缅甸,标志着美国僵化的对缅制裁的结束和制裁加接触的弹性制裁的开始,不管此种弹性制裁将来的效果如何,至少表明了美国在前一阶段对缅制裁政策的失败,也显示出了制裁这一手段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局限性。

[1]Kyaw Yin Hlaing:Myanmar in 2003:Frustration and Des pair?,AsianSurvey,BimonthlyReview,Vol.XLIV,No.1,January/February 2004.

[2]Kayaw Yin Hlaing,Myanmar in 2004 Another Year of Un certainty,AsianSurvey,BimonthlyReview,Vol.XLV,N.o.1,January/February,2005.

[3]Thomas C.Hubbard,"U.S.Objectives inBurma,"U.S.Department of State Dispatch,Vol.5,No.28(July 1994).

[4]石斌.有效制裁与正义制裁—论国际经济制裁的政治动因与伦理维度[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08).

[5]Anonymity,"Junta Bows to Pressure,"SouthEast Asia Monitor,Vol.5.No.11(November1994).

[6]Seth Mydans,"Burmese Sanctions Get Little Backing in Asia,"The New York Times,April25,1997.

[7]孔鹏.浅析东盟对缅甸政策的变化发展[J].东南亚纵横,2008,(02).

[8]"Asean rejects US call to expel Burma",http://www.ban gkok post.com/news/asia/149924/asean-rejects-us-callto-expel-burma-pm

[9]EIU,Country Report:Myanmar(London),3rd Quarter 1999.

[10]Toby Vogel,EU extends sanctions on Myanmar until 2010.http://www.europeanvoice.com/article/2009/04/euextends-sanctions-on-myanmar

[11]莫大华.缅甸军政府之对外关系[J].问题与研究.1997,(10).

[12]刘少华.论中缅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2001,(3).

[13]Desmond Ball,Burma's Military Secretary:Signals Intel ligence from the Second World War to Civil War and Cy ber Warfare,Bangkok:White Lotus Press,1998.p29.

[14]李忠发,廖雷.温家宝总理与缅甸总理会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2-15.

[15]Jurgen Haacke,Myanmar's Foreign policy:Domestic In fluence and International Implications,Routledge,New York,2006.p.35.

[16]李晨阳.1998年的缅甸外交[J].东南亚研究,1999,(04).

[17]Tin Maung Maung Than:Myanmar in 2000:More of the Same?,Asian Survey,Bimonthly Review,Vol.XLV,No.1,January/February2001.

[18]李晨阳.缅甸发展透出一线曙光[J].东南亚纵横,2002,(02).

[19]李晨阳.缅甸内政外交2004年回顾与2005年展望[J].东南亚纵横,2005,(02).

[20]BertilLintner,“TheOdd Couple,”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July 11,1991.

[21]毕世鸿.冷战后日缅关系及日本对缅政策[J].当代亚太,2010,(01).

[22]DavidI.Steinberg:"Burma:Who'sIsolatingWhom?",Far Eastern Review,March,2004.

(责任编辑:魏登云)

LIU Wu
(Department of History,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The US has been imposing waves of sanctions on Myanmar since the military junta seized power in a coup in 1988,suppressing democracy movements,refusing to concede the 1990 election,putting Aung San Suu Kyi house arrest.Its goals were not reached because third-party boycotted America-inspired sanctions against Myanmar.That the US achieves its diplomatic aims through sanctions remain pretty bleak though it carried out engagement-sanction policy from 2009.

third-party;America;sanctions;Myanmar;ASEAN;China;India;Japan

K337.5

A

1009-3583(2011)-01-0007-05

2010-10-15

刘 务,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

猜你喜欢
缅甸制裁印度
制裁之痛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识别美初级制裁和次级制裁
缅甸记忆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美对伊制裁引发的风波
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缅甸非常之旅
印度式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