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学习社区发展述评

2011-10-10 02:26何军于梅英陈雅鑫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6期
关键词:检索

何军 于梅英 陈雅鑫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兰州 730000

虚拟学习社区发展述评

何军 于梅英 陈雅鑫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兰州 730000

通过对《电化教育研究》、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中外文期刊检索,得到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相关文献117篇,并且对文献的时间、作者及高频>

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类目分析表,根据6个一级类目、26个二级类目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得出虚拟学习社区目前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薄弱点,最后预测出虚拟学习社区的未来发展趋势。

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知识建构

1 文献来源及分析

选取《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等9个核心期刊,通过“学习社区”“网络学习社区”“网上学习社区”“在线学习社区”“学习社群”“虚拟社区”等>关键词检索,共得到论文99篇。其中检索硕、博士论文37篇,占37%。

在E d u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o l o g y、“谷歌学术”中通过“learning community”“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web-based learning community”“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共获得文献18篇。

1.1 时间统计及分析

对检索到的117篇文献进行时间统计,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自2001年起,“学习社区”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002年有4篇文献;从2006年到2007年达到一次高峰,说明关于学习社区的探究已经引起广大研究者者的浓厚兴趣,其数量达到22篇,占文献数量近19%;虽在之后有回落的情况,但2010年继续保持23篇的数量。“学习社区”已经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图1 学习社区中外文献数量统计

1.2 作者统计及分析

对“学习社区”文献第一作者进行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甘永成、王陆的文献数量分别为7篇和6篇,说明此二人在“学习社区”这一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甘永成博士常年专注于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建构方面,王陆从2000年以来就一直致力于研究虚拟学习社区。国内逐渐出现“学习社区”的两个研究阵地: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王陆等,文献共计10篇)、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立国等,文献共计5篇)。

1.3 >关键词统计及分析

在对检索到的文献>关键词进行统计时,通过对相似>关键词进行合并,以及对英文>关键词进行翻译合并,得出关于“学习社区”的>关键词主要集中在“知识建构”“知识分享”“社会网络分析”“P2P”“web2.0”“互动”“教师专业发展”。可以看出: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者更倾向于探讨利用网络搭建学习环境,希望通过虚拟学习社区的成员结成社会网络,起到知识共享和知识建构,以达到自身的发展。可见,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是虚拟学习社区长期生存的灵魂,只有通过互动才能达到成员自我知识的建构。

图2 第一>关键词作者统计

2 文献内容分析

2.1 文献类目划分

2007年,赵睿等对“网上学习社区”主题进行文献统计分析,从社区概论、研究工具的编制、评价等9个方面进行类目划分[1]。笔者认为其对文献的划分不够细致,加之2009、2010年又有大量“学习社区”的文献累积,故对其进行重新划分,如表1所示。

2.2 文献内容分析

1)研究的层次分析。由表1可知,关于“学习社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学习社区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方面,两者文献占56.5%。在“设计开发”方面的硕士论文为21篇,占整个硕士论文文献的56.8%。而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和互动的研究只占整个文献的15.3%,可见这一方面是目前研究的薄弱点。

2)分析研究。由表1可知,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分析研究”,研究者或从社会学角度,或从教育游戏与网络的融合角度阐述虚拟学习社区的教育、教学应用以及课程开展问题,这方面的文献占11.1%。但是关于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探讨的文献较少,二者之和占6%,且主要集中于研究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技术支持3个方面[2]。

3)设计开发。由表1可知,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开发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尤其硕、博士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借鉴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从相关理论、标准两个角度对此研究,并聚焦于学习理论和基于资源的学习方面[3]。关于设计开发原则和方法的研究,文献为9篇,占7.7%。研究者的研究偏好也反映出对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开发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深度。笔者认为从描述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述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而对其进行的定量研究存在大量缺失。相关的文献认为设计开发的方法主要有形成发展法、WebQuest等,关于设计的原则多从学习者、资源、过程性评价等方面研究[4]。

表1 学习社区文献类目表

4)应用评价。由表1可知,虚拟学习社区的“应用评价”文献为23篇,占19.7%。大部分涉及“应用”角度,包括应用现状、应用价值、应用效果、个案研究以及与课程整合研究,分别对有效性、对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价值,及如何将先进的技术、方法、工具应用到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展开探讨[5]。而从评价角度研究的只有2篇,占1.7%,分别谈及评价方法和评价问卷的编制[6],反映出虚拟学习社区的评价也是一个薄弱点。

5)社会网络分析。由表1可知,关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文献为10篇,占8.6%,主要集中于对虚拟学习社区的成员所形成的社会网络的整体结构、社群分析、角色分析、信息流分析等方面[7]。

6)知识建构。由表1可知,关于知识建构的文献为11篇,占9.4%。关于建构过程、方法的文献较多,多从知识构建的模型、方法方面研究[8],而关于知识管理的论文几乎都集中于知识管理的框架、共享方面。研究普遍认为,知识管理可以促进学习者在虚拟学习社区的效率,也有利于促进个人知识的建构[9]。

7)互动。由表1可知,关于互动的文献为10篇,占8.5%。文献多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认为虚拟学习社区的交互可以促进社区成员的自我发展[10],在互动结构上呈现空间结构、角色结构、内容结构、行为结构和时间结构[11],在交互类型上涵盖文本交互、音频交互和视频交互[12]。

2.3 虚拟学习社区发展研究展望

虚拟学习社区作为网络教育的重要教学、学习平台,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的研究点集中在虚拟学习社区的相关概念理论的探讨,对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开发及深入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同时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虚拟学习社区必须走向教育教学,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实现与课程整合,同时将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应用于虚拟学习社区,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归属感,让学习者感受到自己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同时通过更先进的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在未来的网络教育等方面必定有更大的优势,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也将走向深入。

[1]赵睿,李媛媛.我国网上学习社区研究现状:基于中国期刊网的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7(5):60-63

[2]叶国萍.虚拟学习社区的技术支撑及发展前景[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108-111

[3]Charlott N. Social Pres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Designing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ies[J].开放教育研究,2005(5):54-59

[4]李灵宁.基于JADE的学习社区构建和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5]Baskin C. Towards a smart community: Rethinking the strategic use of ICT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J].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3,19(2):192-210

[6]梁玉娟,彭华茂,王迎,等.网络学习社区评价问卷的编制[J].中国远程教育,2007(1):25-28

[7]陈向东,方群,唐辉云.Blog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研究:以“东行记”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1):40-44

[8]甘永成,陶舟.e-Learning、知识管理与虚拟学习社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8-22

[9]甘永成,祝智庭.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发展的学习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5):27-30

[10]李远航,王子平.社会学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性交互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9):75-77

[11]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6

[12]康传伟.探究型虚拟学习社区中文本交互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G434

B

1671-489X(2011)06-0030-02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6.030

猜你喜欢
检索
The effective transfection of a low dose of negatively charged drugloaded DNA-nanocarriers into cancer cells via scavenger receptors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领域本体的查询扩展和检索研究
基于多尺度投影的相似颅骨检索
供求速递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第37卷1~6期(2016年)目次检索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