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记者 [日]光部爱 发自东京 译 于文
日本人,心存慈悲和感激
本刊特约记者 [日]光部爱 发自东京 译 于文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会发生什么,出生在日本这个国家,就要做好面对和承受灾难的准备,即使不愿意,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我们觉得只要平安无事地度过一天,就会心存感激。
3月11日,我正在日本新出差时发生地震,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经历如此大的灾难。就在晃动发生之前,我还悠然地在一栋高层建筑上俯瞰新的街景。登上31层的望塔,市内和日本海一览无余。这里距离地面125米。然而,我还来不及享受这无以伦比的美景,顷刻间,它就变成了我30年来从未体验过的恐惧。感觉到摇晃的一瞬,我并不以为然,觉得它会像往常一样很快停止。可是没想到越晃越厉害,我摇摆着,恐惧着,两腿发软根本无法站立。双手紧紧地抓住桌子,就这样久久地等待着晃动的停止。
此后,大地震和伴随而来的海啸以及核电站危机成为报道主流。灾害发生,我惊魂未定,还不知道受灾损失会有多大,而救灾和重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里,我想把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与大家分享。
众所周知,日本是地震和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从出生时起,灾害和危机就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对于我们来说,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会发生什么,总之,平稳的生活有可能会在很短的一瞬间被突然破坏掉。这样的意识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每个日本人的脑海里。出生在日本这个国家,就要做好面对灾难和承受灾难的准备,即使不愿意,但这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也许正是这样的想法,让日本人对日常小事都会心存慈悲,为人和蔼谦虚,觉得只要平安无事地度过一天,就会心存感激。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会坐以待毙。日本政府的相关人员每天都在研究着防灾抢险、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的对策。
其中的一项就是避难训练。那还是我小学时候的事情。我们的座椅上都有一个坐垫,其实那是里边塞满棉花用来保护头部的“帽子”,叫做“防灾头巾”,每天我们都把它坐在屁股底下以备不时之需。所有的学校都会定期进行避难演习。就像拍电影一样,从校长到全校学生,所有人都变成演员,到安全的场所集合。遇到灾害时,任何非常时刻都要遵守“OKASI法则”(不推搡,不快跑,不说话)。这条法则就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老师也时常教导,非常时刻尤其应该保持冷静,这些教导深入人心。即使上了大学或者成为社会人,也依然要定期接受训练。退休之后,街道委员会也会组织训练。不夸张地说,只要人在日本,抗灾训练就会持续一生。日本有句谚语,叫做“灾害将发生在忘却的时候”,我们接受训练时每次都要喊出这句口号,以增加防灾的紧迫感,永远不能掉以轻心。
在这次灾害中,有国外媒体赞叹“日本人在紧急的时刻还能保持秩序”。其实,听了这样的赞扬,我们日本人会觉得有些谬赞。地震发生时我们的心里是十分慌乱的,甚至处于失控状态。不过,从客观事实上讲,我们日本人的行动还是井然有序,我想试着分析一下能做到这点的原因。
首先,日本人认为“不以自我为中心”是美德。大家认为,自私自利的态度和行为必然会让自己更痛苦,自己一定会为这样的行为感到后悔。其次,日本人知道避免混乱是通向目标的捷径。“体谅、互助、我能做的事”,这些词汇在日本的上空交错飞行。“团队协作精神”,“自己一个人幸福不是幸福”,也是从上小学时起就深深刻在我们每个人脑海里的。比如说,现在我在温暖的房间里对着电脑写文章,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我会觉得这也是一种罪恶,因为还有那么多人在受冻挨饿。我想,这种罪恶感就是源于这些思想吧。
最后,出现在媒体报道里的灾民是被我们称为特别能忍耐和特别有人情味的东北人(日本东北部的居民)。我想主要是他们的坚强表现,为日本赢得了赞誉。
“一定能复兴!”这句话很早就传遍了整个日本。这是一句令人振奋的标语,说出这句话的人也会心情舒畅吧。可是,灾区的人们听到了这种标语式的话又会怎样呢?我自己没有受伤,家财完好,亲戚也安然无恙。即使如此,我依然担心东京发生的余震,害怕放射性物质。这时候有人告诉我,说不久后就会复兴。说实话,此时这句话空洞得有点让人不敢相信。
然而,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向在地震中失去家园的人们和失去亲人的人们送去帮助,为逝去的人们祈福,哪怕只是一句振奋人心的话。即使我们背负着无限的悲伤,我们依然相信希望,我们一定能够从容地站立起来!
光部爱 日本中野电视台主持人,FM世田谷电台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