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的汉语教学历史和近况

2011-10-09 10:21飞,张
海外华文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拉脱维亚汉语大学

彭 飞,张 红

(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天津300071;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中国天津300071)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在每个具体的国家和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程度都不尽相同。目前已经有多篇文章对美国、日本、韩国等汉语学习者比较多的国家的汉语教学情况进行了介绍。而关于拉脱维亚的汉语教学,我们仅发现了2000年的一篇。近十年来,随着中拉两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强,该国的汉语教学情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拉脱维亚的基本情况

拉脱维亚是一个位于东北欧的国家,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西邻波罗的海,与在其北方的爱沙尼亚及在其南方的立陶宛共同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方则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二国相邻。首都里加有着“北方小巴黎”之称,建城于1201年,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枢纽城市及避暑疗养胜地,风景怡人。在经历了被瑞典、德国、波兰、俄国占领的历史之后,拉脱维亚于1918年独立。之后受到了二战的洗礼加入了苏联,1991年又重新宣布了独立。在2003年9月20日经由全国性的公投,拉脱维亚人投票决定加入欧盟,其会员国身份自2004年5月1日起生效。拉脱维亚的历史曲折,原因就在于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海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历来是兵家争夺之地。

该国经济基础较好,以工业和农牧业为主,是波罗的海沿岸经济发达的国家,是原苏联经济最发达和富饶的地区之一,在波罗的海三国中,其工业位居第一,农业位居第二。

拉脱维亚面积为6.4589万平方公里,目前拥有约230万人口,其中拉脱维亚族占了一半,第二大民族是俄罗斯族,其它还有立陶宛族、乌克兰族、瑞典族等,这就造成了该国语言复杂的现象。官方语言为拉脱维亚语,属于印欧语系立陶宛语族,还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95%以上的居民懂俄语,约10%的居民懂德语、英语。1991年拉脱维亚与中国建交,1992年中国在拉设立大使馆。

拉脱维亚的学校教育包含9年义务基础教育和3年高中教育,政府提供直到高中毕业的免费学校教育。大学实行公费和自费两种制度。拉脱维亚人均大学生数量曾排名世界第三,到2008年初,每万人中有近500名大学生。有50所中等专业学校、18所国立高等院校和14所私立高等院校。

二、拉脱维亚的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

拉脱维亚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古代,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近代,拉脱维亚也是波罗的海地区最早开设汉语教学的国家;如今,拉脱维亚学习汉语人数仍在不断增多,并呈现出“汉语热”的潮流,已经发展成波海三国地区的汉语教学中心。早在1993年,拉脱维亚大学东方语言系就开设了汉语课,贝德高先生等一批汉学家开教授汉语之先河。从此,拉脱维亚的汉语事业有了质的飞跃,从零散的学习者发展到大规模的招生,大学也设立了汉语专业及选修课,完善了本、硕的教学层次。

拉脱维亚研究汉学的历史由来已久,最著名的就是汉学家史莲娜教授,其多年潜心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曾经翻译出版了拉脱维亚语版《论语》。她教学经验丰富,现在该国孔子中心进行汉语教学,为拉脱维亚汉学研究及汉语教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还有拉脱维亚大学著名教授贝德高先生,他曾作为记者在中国常驻多年,其花费8年时间编撰完成的世界上第一部拉汉词典《汉语拉脱维亚语大词典》已出版,这是两国交流领域的一项历史性事件。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公派教师来拉脱维亚之前,一直是中国台湾教师在教汉语,而且当地学生很少有机会亲自来到中国大陆,所以学生自身对中国的理解和印象就不太全面。中拉1991年建交以来,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不断加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在拉脱维亚开展汉语教学工作,并为此提供了师资、奖学金、教学设备、教材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派出中文教师与拉脱维亚同行们一道教授汉语,有力地推动了汉语教学。在中国驻拉使馆推动下,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汉语桥”比赛在拉国生根开花,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深受汉语师生及爱好者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拉脱维亚目前学习中文的约有500人,汉语教学已初具规模。拉脱维亚现有5所教授汉语的院校和教学机构,其中有首都里加的拉脱维亚大学、斯特拉京什大学孔子中心和里加文化中学,其它城市的维泽梅大学和道加瓦皮尔斯大学。除拉脱维亚大学外,其它四所学校的汉语课均为选修课。维泽梅大学和道加瓦皮尔斯大学近两年均有中国教师任教。但是代表拉脱维亚汉语教学最高水平的当属拉脱维亚大学。

(一)斯特拉京什大学孔子中心

到目前为止,拉脱维亚还没有正式的孔子学院,但有一家“孔子中心”。为了加深拉脱维亚与中国之间的合作,拉脱维亚第一家孔子中心于2005年10月26日在里加斯特拉京什大学挂牌成立,是由拉脱维亚著名汉学家史莲娜教授创办的。

孔子中心将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提供与中国有关的咨询活动等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此外,中心还邀请中国专家前来讲学,参与中拉两国共同进行的科研项目,组织会议等。该中心的全部经费由校方支付,主要在全国举行和中国有关的学术活动,为双边合作提供“新的动力”。为了增进当地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孔子中心还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

该中心采取的是中文培训班的教学形式,许多爱好汉语的其它专业学生课余时间都会来这里学习,中心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汉语人才。

总之,坚持面向社会全方位、多层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汉语教学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阶层人们学习汉语的需求,是孔子中心的办学宗旨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里加文化中学

截至2009年,里加文化中学是拉脱维亚唯一一所开设汉语选修课的中学,该校现有学习汉语的学生40余人。每年该校都会开办中文周,举行各种活动,在“汉语桥”比赛中也都有学生参加,为高等学校的汉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输送了很多人才。

(三)道加瓦皮尔斯大学和维泽梅大学

这是分别处于拉脱维亚南部及北部两个小城市的大学,均于2006年开始为该校学生以及当地爱好汉语的学习者开设汉语选修课。国家汉办于同年派遣志愿者教师前往任教。当时志愿者教师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都是根据学生特点及需要自己设置课程。

以道加瓦皮尔斯大学为例,汉语课是一门选修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刘珣主编的《新实用汉语课本》。分初级班和中级班两个层次。初级班主要讲授现代汉语基础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培训学生简单日常生活汉语对话能力。学生都是刚开始接触汉语的一部分学生,大多数是大一新生,还有几对已工作了的夫妇。因为这里的大学课堂对城市居民完全开放,所以他们可以选听任何自己喜欢的课程。有一些其它外语教师(如英语和德语)也来学习汉语。中级班则在培训汉语口语对话的同时,逐渐培养学生的汉字认读以及基础阅读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为培养学生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学校将中国文化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重视教学实践,开设了书法、剪纸、中文流行歌曲等课程,老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开口、多练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们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又加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汉语桥”拉脱维亚赛区的比赛中,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四)拉脱维亚大学

拉脱维亚大学是拉脱维亚综合性重点大学,创办于1919年。汉语专业于1993年开设,附属于拉大外语学院的东方语言系。汉语教学设在中文研究室之下,由于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于2005年改为拉脱维亚大学现代语言学院亚洲学系汉语专业。

1.师资配备

该校从1996年开始聘请由中国教育部选派的教师任教。截止到2010年,前往拉脱维亚大学任教的公派汉语教师共有6人,志愿者教师2人。师资配备目前采取公派教师与当地汉语教师相结合的办法。公派教师主要担任各年级的汉语综合课教学,现在也开始给二年级和三年级开设汉语视听说课,每人的工作量为每周14-18课时。除中国老师外,现在还有5位当地教师分别教授古代汉语、汉语语法、翻译及中国历史哲学课。从未来的发展前景来看,及时培养一批相对固定的本地教师,势在必行。随着生源的逐年增加,教师的需要量也必然会有所增加。仅仅依靠国内公派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当地教师具有双语优势,在教授文化以及翻译等课程时无可替代。

由于教师人数不多,因此每位教师的教学是否受到学生们的认可和欢迎,直接影响到将来的生源。为了及时了解学生们对教学和公派教师的看法,我们每学期都向学生发放调查表,他们可以对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匿名评估。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们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意见提出来,教师们也可以从学生们的反馈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专业和课程设置

近些年来汉语热一直持续升温,从2005年秋季起,拉脱维亚大学汉语专业由原来的隔年招生改为每年招生,学制改为3年。2005年招收学生50人,2006年招收汉语学生为80人,由于师资力量匮乏,2007年限量为50人,现共有学生150余人。与其他语种相比,仍然占居首位。拉大汉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在逐年丰富、完善。汉语专业和中文有关的课程现分设语言课和文化知识课,在两种课型中都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以2009年为例,具体课程设置见下表。

表1 2009年拉脱维亚大学汉语课程设置表

学生的语言课基本使用汉语讲授。低年级的部分基础汉语教学由会汉语的拉脱维亚教师担任,授课时汉语、拉语兼用,语法、拼音知识用拉语讲授,其它用汉语。听力训练开始主要是听汉语拼音,而后增加汉语理解听力。各年级的汉语综合课都由中国教师担任,文化知识课大多由拉脱维亚教师用拉语讲授。高年级讲座有时也聘请欧洲专家上,一般使用英语。

拉脱维亚大学是三年制,对于汉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三年的语言课分别是20、16、12课时每周,但是分配给中国老师的汉语综合课只有每周6课时(一、二年级),到了三年级更是只有每周4课时。按每学期16周来算,这些专业学生在大学3年里可以上的汉语综合课只有512课时,除去各种因素的干扰,大约只有500个课时能够直接接触汉语。而且由于缺乏各种资源,课程设置没有分开的听力、口语等技能课。在中国,学生每周上20节左右的汉语课,一年大约40周,包括汉语综合和各种技能课。也就是说,国内学生一年学习的内容就相当于拉脱维亚学生三年学习所得。根据统计,国内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在一年之内学完所有的初级课本,也就是大约1000-1500个汉字,以及全部的基本句型。在拉脱维亚,一年级主要教授语音及一些简单的句子和对话,二年级大约能够学完基本句型,三年级基本上能够学完四册《新实用汉语课本》,掌握2500个生词,相当于国内的中级水平。

学院规定一年只有两次正式考试。学年考试在每学期末进行,考试时间安排在一个月内。考试形式根据课型的不同分口试、笔试及考查三种。学年成绩不合格需要重修或者转系。

3.教学特点

(1)课程设置偏重文化知识课。在2000年时,相对于文化课,语言课的比重较大,比如低年级的语言课占到了80%。但是现在,语言课的比重不如文化知识课。低年级语言课占40%,文化课占60%。学分:语言课6分,文化课4分。高年级语言课的比重更低。语言课课型缺乏,除中拉语翻译课外,只有汉语综合课,并没有安排分开的各种技能课,比如听力、口语等。

(2)以前的文化课内容明显偏重中国政治、经济及史学方面。因为研究生是跟政治系联合招生的,要求汉语专业的学生也兼修政治系的课程。现在的教学更加偏重中国历史、古代文化、哲学、汉藏研究等方面,这与老师的研究方向有密切关系。

(3)语言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学院和教师都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尽可能地与当地华人交流,所以学院在08年开设了汉语角,邀请当地华人及各国汉语学习者一起座谈。学生们每次都积极参加,练习了口语,又加深了对普通中国人的了解。教师也经常带学生去当地的一家华人餐馆体验中国饮食文化。

4.中文教材和图书配置

在国外教学,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汉语教材的选择不仅要具有针对性,而且要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尤其要适合在非汉语环境下的对象国学员特点。据调查,目前还没有一本专门针对拉脱维亚学生的汉语教材。汉语教材以大陆教材为主,以前主要是使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及南开大学的教材,也有台湾教材。考虑到该校学生的需求、特点以及学期和课程的安排,我们比较了部分国内已经出版的汉语教材以后,从2007年起开始使用汉办推荐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一至四册。文化知识课大多使用俄语及拉语教材。

从学生反馈和教师使用情况来看,大家对教材褒贬不一。教材难易程度大致符合学生水平,但内容不算是很吸引学生。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近一半学生认为这套教材不适合他们的学习情况。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课文的很多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不够贴切”(46%),“很多词语没有用,学不到有用的词语”(38%)。另外,任课教师也反映教材的分量不够,课文局限于对话体。为了弥补教材的这些不足,笔者在任教期间准备了大量练习题和课外阅读材料。练习紧密配合教材的内容而设计,因此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受到师生欢迎。

在国外开展教学,中文图书资料的配备很重要,因为学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中文图书。为此,该校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汉语资料室。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几千册中文和有关中国的俄文图书,其中也包括很多汉语教材和音像资料等等,这些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的赞助。这为学员们的汉语学习以及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每位公派教师在赴任时都会带去国家提供的一些图书和资料,在离任时会将其留下,方便继任教师在此基础上改进和使用。

教学设备不是很理想,原因是全校调配教室,加之有语音设备的教室不多,所以一般无法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拉脱维亚大学相对于日韩等国的大学,开设汉语教学的时间不算长,但汉学研究却较久远,加上实行开放的教学政策,吸收多方支援,因此汉语教学事业成绩显著,前景光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由于拉大拥有最好的汉语师资力量而更愿意报考这所学校。

三、拉脱维亚汉语学习者的特点

前面我们对拉脱维亚概况和汉语教学的情况进行了介绍,而除了这些客观因素外,学习者本身的特点对汉语教学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一)学习动机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特定的心理时期,他们对一些东西充满着好奇,也有很强的排斥心理。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会去学。但是如果这样东西让他们觉得没有兴趣,或者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挫,那么他们就会放弃。拉脱维亚大学的学制也给他们制造了转系的机会。所以当地汉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的要求教材编写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基于以上认识,在2009年,我们对三个年级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动机、需求和建议等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向学员发放了60份问卷,收到有效问卷50份。问卷中的重点问题之一“你为什么选择学习汉语?”下有6个选项,被调查者可以多项选择。

表2 你为什么选择学习汉语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地的学生有八成是因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感兴趣才选择了这个专业。另外,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些学生想把汉语作为谋生的工具,他们想做翻译、与中国人进行贸易,希望能很快就掌握汉语。很显然,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不可低估的市场潜力,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而选择打算将来从事翻译或者汉学学术方面研究的学员则不太多。

(二)经济原因

拉脱维亚大学生和中国国内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大部分需要自己打工挣学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拉脱维亚的学费数目不小,对学生来说是不小的负担,所以很多学生迟到、旷课,理由最多的就是“今天我有工作”。他们会为了工作而选择性地上课。如果这堂课不能吸引他们,那么他们下次就会缺席,有时候甚至一个月也见不到他们的身影。还有个别学生学习汉语几个月后一直没有提高,信心受挫,觉得自己不适合学习这门语言,就会早早地放弃。针对这一特殊情况,老师需要调整上课的时间和教学的内容,更加注意上课的节奏和讲解的方式。

(三)年龄特点

目前在拉脱维亚,学习汉语的主要还是大学生,其他的只是少数。所以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需要选一些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内容,这样才能吸引每次都来汉语课。而拉脱维亚的学生更感兴趣的话题是恋爱、旅游、婚姻、饮食等等。他们的年龄特点也要求教材各方面内容不能太死板、枯燥。另外,学生非常渴望了解中国大学生的生活,因此教师还应对中国年轻人目前的生活方式等有一定了解。这对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其学习中文的兴趣是大有帮助的。

(四)习得特点

总体看来,拉脱维亚的学生读写能力比较强,听力次之,口语相对较弱。对于他们来说,最困难的是听和说。因为他们没有语言环境,唯一接触汉语的机会就是课上和汉语角,而仅仅依靠这些想要学会一口流利的汉语,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迫切需要加强和国内院校的合作,让学生能来中国学习一段时间,在目的语环境下学习。

总之,只有细致考察拉脱维亚学生的构成和需求并对其进行分析,多征求他们的意见,不断改善课程设置,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定教学重点,从而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使我们的教学逐渐趋于成熟与完善,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还担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对于中国社会现状有一定了解,对社会热点问题、热点事件适当关注,并融合进课堂。这使学生既能学到标准的汉语,也能接触到鲜活的汉语词汇,了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全方位地贴近现代中国,大大提高语言教学的实用性。

四、结 语

拉脱维亚的汉学研究和汉语教学开展已有一段时间,但对于中国学者和教师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很少有人能亲自到那里考察,或者有文章介绍当地的教学情况,所以对当地的教学进行研究或是提供建议都很困难。拉脱维亚的发展和我国国际影响的扩大使得拉脱维亚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该国汉语教师的缺乏和硬件条件的不足,使得他们没有实力编写一部合适的汉语教材,所以需要两国教师共同努力,集思广益,把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除了教材外,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的学习机会、策略等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果在这些方面加以努力,拉脱维亚的汉语教学事业会发展得更快。

何杰:《拉脱维亚大学的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2期。

禾丰:《“大话”拉脱维亚高等教育》,《神州学人》2008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拉脱维亚汉语大学
2022年6月8日,美国一架MV-22鱼鹰在拉脱维亚上空飞行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汉语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大学求学的遗憾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快乐自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