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中心医院 谢少磊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业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医院各个业务环节,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问题。随着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较大的关系到医院的运营与发展。然而因为各种因素,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有着不少弊端,损害了医院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笔者按照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针对怎样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促进医院健康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在新的社会形式下,医院的管理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状况并没有完全合乎国家医院经济管理改革的标准。有的医院监理经济管理科、财务科,各自有着会计核算,这样造成机构重叠与资金分散,财会核算的内容彼此都不全面,限制与减弱了医院对财务管理的统一管理。部分医院财务管理缺陷较多,不遵守规章制度或有法不依、责任不明确的现象较为常见,加上缺乏落到实处的管理方式与措施,造成了医院财产物资严重流失、浪费的不良现象。
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推进,医院的财务活动量也渐渐增加,而医院招录财务人员时往往并不全是财务类专业的毕业生,因为缺乏关于相关的管理知识了解和系统的经管教育,有的员工对财管知识了解较少,甚至以为财务管理只是出纳、算账。医院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往往也不够,思想观念落后、方法陈旧、知识老化,创新精神和能力不足。
医院等卫生单位大多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并没有涉及到全部的部门和人员,造成各部门的职权和权责衔接不明确,和别的部门的业务衔接不明确。而且,因为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杂乱、账户不实等原因导致财务信息失真,控制制度的缺乏导致各业务部门间相互约束和牵制较弱,这些主要是由医院领导者的内部控制管理思想缺失造成了制度的不完善或执行不力。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制度的逐步推进,财务管理现在涉及到医院的所有关键部门。医院要在大局上考量医院的经营管理,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将财务管理思想渗入到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当中,于思想观念上加强在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关键性的认识了解。另外,笔者认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市场化不该成为医疗改革的主要方向,即使将医疗服务的一部分进行市场化、经济化,医院的财务管理理念也不应当因此模糊。因为归根结底,医院的职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的人民生命健康,所以,医院的社会公益性都不能成为次要方向。为此,医院的财务管理要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不是以敛财为目的。市场化能够成为一个经济手段,但根本理念仍然应当是为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医院在能够充分的达到其救死扶伤的前提之下,再使用市场化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目的。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才能在根本上赋予医院明确的财务管理理念,完成其社会角色的职责。
医院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针对财会人员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关键。首先,要加强财务人员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制度的学习,提高专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其次强化财务人员的素质,还要抓好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再次是医院领导要对一切不符合财经纪律的行为进行及时制止,进而规范管理秩序,发挥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最后要提高的是医院财务人员的道德素养,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医院同时具有企业性质和社会公益性质两种属性,医疗服务也将面临市场化竞争,然而,财务人员不应过分关注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更不该因为经济原因而对病患区别对待。
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会对医院的管理产生负面影响。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以标准化的管理防止舞弊,预防差错,实现最大可能的节约。根据内部控制理论,各类业务的操作者必须是经过院方授权批准的,且应该严格遵循相关业务操作流程,并应有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监督或复核。另外应根据科学设计的指标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可以根据日常业务流程以及已经发现的问题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是人员问题则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惩罚。
医院的财务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庞大的业务,完善的财务管理能促进医院整体实力的提升与健康发展,让医院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加强新医改下的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健康发展的关键。将财务管理上升到医院重点业务上来,同时把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作为出发点,使医院的财务管理向更完善、更有效方向发展,实现医院的健康发展,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高广颖,李月明.医院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谷祺,刘淑莲.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马中立.论新形势下军队医院卫生经济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2005(1)
[4]刘爱娟,赛岳,杨贵欣.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问题和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5]文陶.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0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