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郝思佳
浅谈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的管理激励问题
中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郝思佳
早在20世界60年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曾提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将会有掌握知识懂得利用知识和信息的人出现。“知识型员工”是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发明的,这些员工与一般的体力劳动者有很大的差异,不是依靠劳动力来体现其价值,而是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所拥有的信息来创新体现。在知识型员工不断被大家所熟知的同时,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在企业中如何更好的激励知识型员工的问题。
中小企业 薪酬管理 对策
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世界各国,各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人才是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科技先进和信息化先行的发达国家,涌现了知识经济的浪潮,这给经济管理和传统经济管理理论带来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课题。根据发达国家调查显示,发达国家知识型员工已占人才市场的一半以上。在中国,知识型员工人数也在逐年地增长。20世纪你掌握了生产设备,那么你的企业就掌握了最有价值的资产,而新的21世界,企业最为宝贵的资产将是它的知识型员工的数量和生产率。
加拿大着名的学者弗朗西斯·赫瑞比(Frances Horibe)说:“简而言之,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现在,被大家普遍认知的知识型员工是:具有相当知识并能够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脑力劳动者。
知识型员工特点:
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研究后认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个因素分别是: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金钱财富。因此与其类型员工比较而言,知识型员工更注重对他们将来发展有利的挑战性工作,而且有着持续不断的人生追求;在企业交给他们的任务时,为了能以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工作,需要企业给予自主权;获取与自己劳动相媲美的一份薪酬使得自己能更好享受这份财富。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分析
主要分为注重长期效应和注重短期效应。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长期效应更多一些。怎样的激励才是有效的,传统企业和新经济的转换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传统企业的低工资。目前,理论界普遍认同的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可概括为:在激励重点上,以知识型员工的成长为主,不以金钱利益为重;在激励方式上,现代企业强调组织、团队、个人相结合的激励方式;在激励的时间效应上,以长期正效应的激励体制为主;在激励报酬设计上,从价值创造、评价、分配的事前、中、后三个环节出发设计奖励薪酬机制。斯蒂芬·P·罗宾斯在《组织行为学》一书中提到激励的特殊问题时如是说:“激励知识工作者,金钱和提升都不是最佳选择,因为他们一般有较高的报酬并喜欢自己的工作。他们工作中的奖励主要是工作本身。”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
(1)建立以知识型员工股票期权激励为核心的薪酬或报酬体系;
(2)建立知识型员工更具有自主权利并能参与到企业管理发展中的分享型体系;
(3)建立适当内部群体激励竞争的环境,增加组织的企业文化,环境的竞争意识;
(4)建立与知识型员工自我价值实现欲相匹配的激励制度,建立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体系,给予知识型员工将来的职务职称培训;
(5)建立与知识型员工自我激励相匹配的激励制度,即通过建立共同的愿景,以及组织与个人共同成长的机制,最终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体制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人才的管理。(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将制度化变得更具有灵活性,根据不同类型安排其不同的工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协调性,使得知识型员工更能发挥才能。(2)增强员工幸福感。多多关心知识型员工工作成长,创造一个和谐团结的团队心理氛围,既提高其工作热诚度,又使得员工对其工作企业的幸福感。(3)建立反馈沟通零距离化。有专门的主管领导或主管部门和下级沟通,做到领导员工零距离化,使得沟通反馈在短时间之内得到完好的解答,解决。
知识型员工往往把现在企业是视作为展示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发挥场所。如果企业忽视了对知识型员工基本的认知和赏识,忽略了人才的个人价值,人才长期被压抑,就无法留住最好的人才,企业竞争力也将因此失去活力。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无压力则无动力,压力是动力的源泉。对知识型员工适当加压,一、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安排给知识型员工,与普通员工相比较而言,知识型员工不满足于一般性的任务,而是希望完成更具有难度的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将这种压力成为自身提高的一种动力;二、与知识型员工分享更多的责任,使得其对企业有更大的责任,在无形中产生压力。同时也要积极缓解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为了使得知识型员工更好的释放压力,需要建立好的沟通体制,包括团队中的沟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实现无缝沟通。一个好的团队沟通体系可以起到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互补、增强团队凝聚力的作用。同时要创造合作上进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在相互协作和影响中工作。如果缺少了同事的支持,知识型员工就会觉得孤独并且独自承受巨大的压力,所以需要形成一种企业文化,组建技能互补的团队,增强团队意识和相互协作意识。
知识员工无论在工作方式上,还是在工作方法上,都具有很多的新特点,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不从局部看整体,要从战略性角度出去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培养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企业应该加大投资对普通员工的培训及潜能的开发,使得人力资本更加丰厚优秀。因而,企业要执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培训,培养出有特色的优秀知识型员工,并提供高含量的技能培训,和优秀的教育水平,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他们在学习中不断的自我跟新,自我创新,并将学到的创造出的运用到工作中,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1]张志.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构成[J]生产力研究,2009,(14)
[2]胡松.陈诚.如何避免知识员工的流逝[J]当代经济,2006.,(10)
[3]李福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6.
[4]孙慧芳.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及其激励原理[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4)
[5]罗晓扬.正对知识型员工特征的有效机制[J],人才开发,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