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的意象世界

2011-10-09 02:41张静静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
名作欣赏 2011年3期
关键词:庞德意象诗人

⊙张静静[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

庞德的意象世界

⊙张静静[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

庞德开创的意象派是对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叶维多利亚时期浪漫主义思潮的一种反拨。意象派追求别致、新奇的“象”,在语言、节奏、表现手法上都具有其独特之处。

庞德意象意象派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可以说,这首题为《在一个地铁车站》的短诗是庞德作品中知名度最高的代表作,也是意象派的压卷之作。很多读者都是从庞德的这首诗开始接触进而熟悉意象派的创作风格。这是庞德经过一年半时间创作出来的,据说这首诗最初长达30余行,经过删改后最后只剩下寥寥几十个字的两行。这首诗之所以享有盛名,主要原因在于其中包含的独特意象。尽管没有繁多的修饰,但该诗中的“面孔”和“花瓣”两个意象的叠加却带给读者与众不同的阅读感受。最为显著的是,这两行诗之间缺乏动词连接,从语法上来说,只是不完整的短语。但恰恰因为动词的省略,造成蒙太奇般的视觉效果,这种陌生化的用法避免了传统诗歌中把美丽的“面孔”比喻为“花瓣”的陈旧模式,也恰是这两者的并置,构成了这首诗无穷无尽的“余味”。

作为意象派的开创者,庞德在现代派诗歌运动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他于1885年10月30日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的海利。从16岁开始他辗转求学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汉密尔顿大学,1905年又返回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罗曼语言文学。1906年旅居普罗旺斯、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回国后在印第安纳州的华巴施大学任教,数月后再次离美赴欧。1914年,编成《意象派诗选》(DesImagistes)。然而,二战时期,庞德却在政治上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留下不可抹杀的政治污点。庞德竟以墨索里尼为知己,每周在罗马电台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宣传,攻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作战政策。由此,他在战后被指控为叛国罪。直到1958年,因为弗罗斯特(RobertLeeFrost)等诗人及同情者的呼吁,对他的叛国罪的控告才得以取消。庞德后来只得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度过余生,直至1973年11月1日去世。

从意象派的产生来看,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风格是对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叶维多利亚时期浪漫主义思潮的一种反拨。虽然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史上曾发挥积极作用,但是此时,它已变得愈发矫揉造作,形成无病呻吟、感情泛滥的诗风,并且统治着当时整个美国诗坛。一部分美国诗人、作家、评论家对此深感不满,开始锐意革新。正是在这样的文学史背景中,意象派应运而生。1912年,庞德首次采用了意象派名称,成为了意象派运动的开创者。1914年,庞德编辑的诗歌选集《意象主义者》出版,其中刊载了阿尔丁顿和杜利脱尔的优秀诗作。在他们的感召下,埃米·洛威尔(Amylowell)、约翰·高尔德·弗莱契(JohnGoaldFletcher)、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CarlosWilliams)等人先后投身意象派运动,创作出大量极富特色的作品。作为意象派诗歌的发起人和奠基人,庞德不仅为意象派确立了新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的标准,还热心扶植了一批作家如弗罗斯特、艾略特、乔伊斯等。

既然称之为“意象派”,该派的风格特点全体现在“意象”这个核心范畴上。对于“意象”概念,稍微懂点古典文学常识的读者并不陌生。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很早就有“意象”的说法。最早涉及“意象”概念的是《周易》。“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到了三国时,王弼更进一步地作了发挥,提出“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周易略例·明象》)的论断,提出了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而第一次把意、象连用,运用于艺术领域的是刘勰,他提出“窥意象而运斤”的艺术构思原则。可见,从“意象”一词的最初使用来看,在古典文论中更多指的是“表意之象”,“意”与“象”相契合,“意象”是融会了主观情感的形象。这与西方“意象派”的看法有着很大不同,可以说,此“意象”非彼“意象”,形似而神异。

何为意象派的“意象”?作为意象派的奠基人庞德首先提出“意象派”这一说法。在《意象主义者的几个禁例》中他把“意象”定义为:“在瞬息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庞德强调意象呈现的瞬间性,意象形成于一瞬间,全靠直觉完成,是呈现于直觉的“象”,诗人的感受则完全需要靠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暗示给读者。可见,在意象派那里,偏重于“象”,他们不太关注意象背后的意蕴、情感。在创作中,他们或着重于单个意象,或把几个单独存在的、没有秩序的“象”排列在一起。为此,意象派诗人为了寻找新奇别致的意象,殚精竭虑。这也是意象派给读者印象最为深刻之处。意象派追求的意象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相比,“意象派诗人着意模仿的只是中国古诗的形式,殊不知,中国古诗在意象松散的表面之下蕴藏着深刻的内涵”。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国古代诗歌中这些看似松散、跳跃的意象其实是按照一定的情感逻辑连接起来。

庞德的意象与直觉这个概念息息相关,要理解“理性与感情的复合体”就需要了解当时流行的柏格森主义。可以说,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哲学是意象派主要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在柏格森的哲学中,直觉有两种含义:其一指本能,这是有机体的一种本能的活动。它完全是不由自主的,无确定方向的;其二指静观,或称为理智的交融,也就是认识的主体与对象情感相通,互相交融。可见,这是一种超越理智的内心体验,一种神秘的非理性活动。庞德的意象观正是柏格森的直觉论在审美创造中的典型应用。由此,意象派创造的意象有时带着神秘、非理性的特点。

从意象派的创作实践来看,庞德强调在诗歌创作技巧上有所创新。在语言方面,他要求“不要用多余的字句和不能说明任何东西的形容词”,“不要用平庸的诗句去重复早已用优秀的散文写过的东西”。他们强调诗歌应该呈现“意象”,他们坚信凝练是诗的精髓。庞德曾说:“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要比写出成篇累牍的作品好。”可见,意象派诗人追求诗歌的简洁、凝练,这与浪漫主义造作、繁复的文风截然不同。

作为诗歌,节奏感是其突出特征。意象派诗人除了对意象的追求之外,尤其强调诗歌韵律的变换和节奏的多样性。这与传统诗歌的追求不同。在他们看来,诗歌要用连续的音乐性语言,不要“将作品砍成一个个不相连接的抑扬格”,要创造新的节奏以表达新的情绪,而不模仿表现旧情绪的旧韵律,因为一种新节奏就意味着一种新思想。由此,他们大多采用自由诗体进行创作,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

庞德同其他几位意象主义诗人共同拟定了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并发表在第一部意象派诗集的前言中。这就是著名的“意象派三原则”:1.对于所写之“物”,不论是主观的或客观的,要用直接处理的方法;2.绝不使用任何对表达没有作用的字;3.关于韵律,按照富有音乐性的词句的先后关联,而不是按照一架节拍器的节拍来写诗。从这些原则可以看出该派诗歌的创作宗旨,即以鲜明、准确、高度凝练的意象直接来表达外界事物或诗人的感受;反对任何多余的辞藻;反对僵硬的格律。这些创作主张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使得意象派从语言、节奏、表现手法等方面带有自己的独特性。总体上看,他们的诗歌语言凝练、节奏新颖、意象奇特,这对现代诗歌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这种以创造明确、简洁、直觉的“意象”为中心的诗学观一方面是意象派的创新之处,但另一方面却决定了意象派的诗歌题材大多偏重琐碎平凡的事物。凝练、质感、简洁是它的优势,但难以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思想内容。这种先天不足随着意象派的发展愈发凸显,并最终导致意象派的衰落。作为意象派诗歌的开山鼻祖,庞德也很快就意识到了意象派诗歌创作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于是他最终选择开创了漩涡主义的诗歌创作理论。再加上意象派诗人内部美学观念和艺术风格的差异,导致意象派内部的分裂和矛盾。最后,意象派诗歌的阵营只剩下了艾米·洛厄尔。然而,艾米·洛厄尔仅仅是将三原则改成了六原则,并没有太多的理论创新,她未能改变意象派的最终命运。

从1908年它诞生到1917年最后一集《意象派诗集》出版,盛行一时的意象派如同昙花一现般转瞬即逝,前后不过十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艺术探索有着极大的价值,给英美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开创了现代派诗歌的新天地。同时,尽管作为一个流派已经消失,但是它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在其他派别的诗人作品中一直被应用着。

关于庞德及其开创的意象派,不得不说的是他与中国文学之间发生的故事。庞德对中国文化的首次接触开始于他于1908年到达伦敦以后。他先是在知名的东方学者劳伦·比尼恩(LaurenceBinyon)影响下接触了中国和日本的绘画艺术,又在休姆的“诗人俱乐部”里了解了日本俳句。这些东方因素影响着他今后的创作,可以说这是影响整个意象派的重要要素。庞德不谙中文,他对汉诗的理解凭借的是翟理思(Herbert Allen Giles)的中国文学史等书。此书是阿伦·厄普沃德(Allen Upward)介绍给他的。庞德1911年至1912年间与厄普沃德相识,并通过后者接触到了翻译成英、法文的儒家经典和翟理思的译作,由此开始了他对儒家思想的毕生崇拜。

然而至此为止,中国诗歌尚未在庞德的心目中占据中心位置。直到1913年,庞德得到了费诺罗萨的汉诗直译手稿,特别是读到了费诺罗萨的论文《作为诗歌载体的中国书面文字》,豁然开朗,认为费文充分表达了他追寻已久的现代主义诗歌理论,从而开始倾心于中国古诗。庞德发现中国诗歌的过程,也就是他走向现代主义的过程。

自此,庞德将目光转向中国,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爱好者和介绍者,他修订出版了《华夏集》(Cathy),还翻译了《大学》《中庸》《孟子》等。虽然庞德对于中国古诗的翻译存在很大的争议性,批评最多的就是其翻译的准确性问题。批评者指出庞德的翻译根本没有反映出原作的精髓,因为庞德不认识中国汉字,他仅依据费诺罗萨的笔记作为参考。虽然如此,庞德仍以他诗人独有的直觉和敏感,超越了语言上的障碍,他翻译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再创造的过程。对于庞德来说,他最为关注的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在他的积极介绍下,英美文学界掀起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热潮。

十分有趣的是,20世纪初,中国古典文学对庞德的影响催促了意象派的诞生。而与此相反,当时的中国文学界却极力摈弃传统,积极地向西方现代派学习,包括其中的意象派。中国新诗的开拓者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1910年9月—1917年5月)正值英美意象派运动的高潮,他对这个流派十分感兴趣,并接触过这些诗人。他曾将意象派运动的六项原则全文收入自己的日记,并宣称“此派主张,与我们所主张多相似之处”。他后来发表的新诗运动纲领性文章《谈新诗》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新诗理论,也明显注入了意象派诗歌主张的精髓。除此之外,闻一多同样在留美期间(1922年7月—1925年5月),耳濡目染地受到了美国文学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运动”(New Movement)的影响。在闻一多后来提出的“三美”主张即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中,除了建筑美这一条,音乐美和绘画美与意象派的创造原则颇为接近。

可见,由于时代语境的差异,由于审美趣味的不同,20世纪初中西文学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以庞德为代表的美国新诗运动试图反对文坛充斥的欧洲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传统,他们在中日古典诗歌中找到了与意象主义诗学一致的主张。而以胡适为代表的反传统的文化激进主义者恰恰面临着对中国古典文言诗进行改革的使命,在新诗白话运动的过程中要以打倒传统、拒绝传统为目的。”

[1]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主编:《象征主义·意象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35。

[2]彼德·琼斯著,《意象派诗选》[M],裘小龙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152。

[3]黄修齐:《意象派诗歌及其艺术特色——兼谈与中国古诗的形似神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5:(4):60。

[4]《象征主义·意象派》,第136页。

[5]《象征主义·意象派》,第136页。

[6]《象征主义·意象派》,第138页。

[7]胡适:留学日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1071-1073。

[8]刘燕:《意象派对20世纪中国新诗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85。

作者:张静静,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西方文艺理论。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by@sina.com

猜你喜欢
庞德意象诗人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走过同一块地毯”:庞德与詹姆斯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意象、形神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庞德子
诗人与花
海明威学写诗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