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健 赵 佳
圆明园西洋楼建筑装饰艺术的源流及其变异
于 健 赵 佳
关于圆明园西洋楼的专业论著,到目前为止还基本是关于其建筑风格和营造方法的研究,专门针对建筑装饰的讨论比较少。本文将从19世纪外国摄影师拍摄的西洋楼废墟照片以及作者本人拍摄的圆明园石刻遗残入手,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西洋楼建筑装饰,对比17和18世纪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解读西洋楼装饰艺术的源流及其变异,以丰富对圆明园西洋楼的学术研究。期。当时为了建造西洋楼,清廷从欧洲搜集了大量建筑及装饰的资料以供参考。
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盛行于17至19世纪,主要是从意大利的建筑设计延伸到法国的室内装饰。其特征可以概括为装饰风格华丽繁复,造型流曲涡转,常以植物纹饰辅助烘托人物和动物等神话、宗教等叙事主题。这些装饰风格大大吸引了中国皇帝,激发了其拥有此类建筑的愿望,但多重因素却影响并制约了西洋楼的设计和建造。
圆明园西洋楼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始建于1747年,1760年全部完工,前后历时13年完成。其自西向东包括谐奇趣、养雀笼、花园门、迷宫、方外观、竹亭、海宴堂、大水法、远瀛观、线法山、线法墙。这批建筑主要由当时的宫廷画师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法国传教士蒋友仁等设计监造。根据现有史料,深得皇帝信任和喜爱的宫廷画师郎世宁,是西洋楼建筑及内外装饰的主要设计者。蒋友仁作为水动力专家,主要负责西洋楼水法——流水喷泉等装置的设计。在设计监造西洋楼期间,郎世宁等主要设计者未曾赴欧洲做专门考察。
清廷从康熙皇帝起,便开始有了了解西方世界的兴趣,并逐渐加大了与欧洲的往来。至乾隆当朝,便有了修建西洋建筑的想法并付诸实施。圆明园西洋楼修建期间,正是欧洲建筑及装饰艺术经历了繁盛的1 7世纪巴洛克(Baroque)风格,并正在经历18世纪洛可可(Rococo)风格的时
第一,任何建筑以及装饰的样式都是由它的建造目的决定的,而建造西洋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乾隆皇帝对西洋水法装置和西洋建筑异趣的猎奇心理,从而在根基上导致了西洋楼的建造目的和装饰功能与其仿造“母体”——欧洲巴洛克式宫廷或宗教建筑完全不同。
第二,当时东西方文化艺术之间差异巨大,加之中国宫廷对欧洲建筑文化更是所知甚少。尽管当时从欧洲运来了大量的图纸,甚至还包括法国路易皇帝送给乾隆的一套凡尔赛宫的画稿,但这种未知使得清廷对参考信息不免存在离散和片断式选取的情状。
第三,欧洲巴洛克建筑的设计有其建筑文化、建筑艺术和建造技术的传承性,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极为体系化。但西洋楼不具备这一点,西洋楼所参考的建筑造型和装饰纹样,容易出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元素拼凑组合的情形。
第四,作为极具才艺的乾隆皇帝,是设计方案的最终审定者,而且他对西洋楼的设计建造始终抱有极大的热情。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他的修改意见实质上构成了设计本身。可以说,以乾隆为代表的中国宫廷的审美趣味,直接影响着西洋楼的最终样式。
第五,作为主要设计者的郎世宁,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宫廷画师。虽然早年在他来中国之前学过一些建筑设计的知识,但他全面负责建筑设计的经验应该是有限的。此外,根据一般的规律推测,画师出身的人更容易注重和强调建筑的装饰效果。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致使西洋楼在建成后,在建筑整体上尤其是内外装饰上,呈现出既彰显巴洛克风格又明显有别于巴洛克装饰样式的特征。为了解读西洋楼建筑装饰的风格特征,我们将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装饰内容,比对西洋楼与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纵观西洋楼建筑装饰不难发现,贯穿巴洛克风格的莨苕饰纹同样构成了西洋楼建筑装饰的主体元素。另一个明显的装饰元素就是洛可可风格的贝壳纹饰。据考这也是乾隆皇帝的至爱。此外,曲线与涡卷造型也是随处可见。
植物与贝壳饰纹
谐奇趣为西洋楼最早的建筑,原楼体布满花饰。图1中的两块石刻上的花饰主要由卷动的莨苕纹饰和贝壳组成。其中莨苕纹饰与图2中的16和17世纪意大利装饰纹样和17世纪法国装饰纹样相符。贝壳则是融入了洛可可的风格特征。
图3是谐奇趣东侧门头琉璃装饰,现已不存在。图4是17世纪后期意大利都灵圣洛伦佐教堂内拱券装饰、18世纪初期法国雕花镀金画框、18世纪初期法国室内墙饰、18世纪法国中早期织毯上的装饰图案。谐奇趣东侧的琉璃装饰显现出上述这些饰纹的混合特征。
涡卷造型
图5是作为圆明园遗址象征物的大水法,图6中包括17世纪意大利罗马圣·彼得教堂中的铜制宝座靠背、1730年代意大利都灵斯图皮尼吉宫的屋顶装饰和17世纪意大利罗马圣安德烈·阿尔·奎里内尔教堂侧门。大水法中央门顶石和左右两端流坡状石刻的涡卷造型在其中清晰可见。大水法门顶中央原有的贝壳状雕刻虽在欧洲巴洛克建筑上常见,但
大水法上的雕刻内容复杂,层次叠套,体量超大。此外,水法左右两端石刻上增加了与水有关的贝壳状和水波状的饰纹,以衬托水法主题。图7中养雀笼东门上方装饰更是以重叠的手法强调了此类涡卷造型。
柱体
图8是远瀛观正门前的雕花石柱,通体雕满纯植物图案。在欧洲建筑中,柱体被雕刻的主要是人像柱。这种像柱同样不会在中国宫廷建筑上出现,取而代之的仍然是植物图案。
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形式背后,拥有着丰富而广博的文化内涵和宗教内涵,装饰纹样大都具有以人物或动物为主的叙事主题,这些叙事主题还处在醒目的核心位置上。而植物贝壳等饰纹充当的则是辅助和烘托的作用。然而,这些源自西方的主题是自然不可能被清朝宫廷接纳的,而且也未被置换成中式题材。于是,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在此取消了原有的主题与核心,一切在欧洲“母体”上的人物和动物等主题要素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将植物和贝壳饰纹充当了装饰主体,重复堆砌,夸张放大。这更加契合了满足皇帝视觉刺激和娱乐需要的建造目的。西洋楼实际成了大量夺目装饰的载体,在某些地方不免显得繁复而冗赘。
在欧洲“母体”中原本起辅助和烘托作用的植物贝壳等装饰元素,被突出放大成为装饰主体,这便是西洋楼建筑装饰最突出的特色,也就此形成了西洋楼独有的样式特征。圆明园西洋楼建筑风格的确可以被认定为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在东方的延续,它却走出了一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美学和装饰美学道路。假如它还能比较完整地留存到今天,必然会成为巴洛克建筑风格绽放在东方的一枝奇葩。
1. 《残园惊梦——奥尔末与圆明园历史影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 孙若怡:《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园林建筑与精致文化》,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3. A Racinet & M Dupont Auberville:《The World of Ornament》,Taschen,2006.
4. Vernon Hyde Minor:《巴洛克与洛可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John Whitehead:《18世纪法国室内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 Schulz,C.N.:《巴洛克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7. John Pile:《世界室内世纪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8. 殷丽娜:《营造法式石作制度与圆明园西洋楼建筑》,2007年10月。
于健: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高级工艺美术师
责任编辑:贾舒颖
赵佳: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