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中阿魏酸水提工艺的单因素考察

2011-09-28 03:03:08师立军王佩惠贵民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1年1期
关键词:细粉筛网浸膏

师立军王佩惠贵民

(1.甘肃成纪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甘肃天水 741020;2.甘肃中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 731000)

当归中阿魏酸水提工艺的单因素考察

师立军1王佩2惠贵民2

(1.甘肃成纪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甘肃天水 741020;2.甘肃中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 731000)

目的:优选当归中阿魏酸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当归中阿魏酸的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优选出当归中阿魏酸的水提工艺。结果:当归中阿魏酸的最佳水提工艺为:未过20目筛网的当归细粉,在80℃下,提取两次,初提用10倍量水提取3h,次提用8倍量水提取2h。结论:水提液中阿魏酸采用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优选出的水提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当归;阿魏酸;水提;单因素试验

Abstract: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for extraction of ferulic acid from angelica sinensis with water. Methods: By using high ef fi cient liquid phase chromatogram, the transfer rate of ferulic acid and the gaining rate of immersed ointment, which were used a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were measured. Then, the process of extracting ferulic acid with water was optimized using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design. Result: The optimum process for extracting ferulic acid from angelica sinensis is: the fi ne powder of angelica sinensis is extracted twice under 80 ℃. The fi rst extraction is carried out for 3 hours with 10 times water, and the second extraction for 2 hours with 8 times water. Conclusion: The ferulic acid in water extraction liquid can be measured through liquid phase content, and the optimized process is stable, proper and feasible.

Keywords:angelica; ferulic acid; extraction with water;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1 前言

当归是伞形科植物当归 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当归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在很多中药制剂中都有应用,其活性成分阿魏酸具有抗氧化[1],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内膜不受损伤;降低胆固醇,防止脂质沉积于血管壁;抗血小板功能,具有防止血管壁血栓的生成;增加免疫功能等作用,如何在现有的大工业生产条件下,消耗最小的生产成本,获得最大的阿魏酸收率,是一个很有实效性的研究课题。以当归中的有效成分阿魏酸的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综合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当归中阿魏酸的水提工艺,为生产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2 仪器与材料

2.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600E),20L不锈钢桶,电子分析天平,粉碎机;筛网(20目);电热鼓风干燥箱。

2.2 试剂与材料

当归(批号:20091012;产地:甘肃岷县;来源:甘肃省天水市药材公司)经甘肃省天水市药检所鉴定为道地药材;阿魏酸标准品(批号:20091108);分析级甲醇;色谱级甲醇;分析级乙醇;色谱级乙腈;磷酸;微孔滤膜;蒸馏水;注射用水。

3 方法

3.1 分析方法的建立

色谱条件 色谱柱:Symmetry C18(5 µm 4.6× 150 mm Colunmn,Made in lrelaud)柱;流动相:乙腈-0.085%磷酸溶液=25:7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16 nm;柱温:35℃;进样量:20μL。[2]

阿魏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和检验当归药材中阿魏酸含量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均按照药典[2]配制 。

3.2 影响当归中阿魏酸水提的因素

评价指标的确定 当归中起主要作用的有效性成分为阿魏酸。所以将阿魏酸的提取转移率定为一个评价指标;又因为在制剂工艺研究中,浸膏量是一个重要影响指标,所以在这里将浸膏得率定为另外一个评价指标。根据各指标成分在工艺选择中的主次地位,给予不同的加权系数,求出综合质量评分Y,比较不同因素及其各水平对当归水提工艺的影响大小。

3.2.1 粉碎粒度的影响

提取工艺条件设定:

提取温度:90℃;加水倍数:初次提取10倍,二次提取8倍;

提取时间:3 h;

提取溶剂:蒸馏水;提取次数:2次;浸泡时间:30 min;

粉碎粒度水平确定:

(1)过60目筛当归细粉;

(2)过40目筛而未过60目筛的当归细粉;

(3)过20目筛而未过40目筛的当归细粉;

(4)未过20目筛网的当归细粉;

(5)当归药材切制成的饮片。

操作步骤:

按粉碎粒度五水平分别称取约4 kg当归细粉,按照提取工艺设定条件加水提取,于设定时间取样1 ml,精滤后进液相色谱检测。3 h后准确测量余液体积,对药渣进行第二次提取,于设定时间取样1 ml,精滤后进液相色谱检测。2h后准确测量余液体积。

3.2.2 水提温度的影响[3]

提取工艺条件设定:

加水倍数:初次提取10倍,二次提取8倍;提取时间:3 h;

粉碎粒度:未过20目筛网的当归细粉;提取次数:2次;浸泡时间:30 min;提取溶剂:蒸馏水。

提取温度水平设定:

(1)60℃;(2)70℃;(3)80℃;(4)90℃;(5)煮沸

操作步骤:

称取5份未过20目筛网的当归细粉各4 kg,按照提取工艺设定条件加水提取,于设定时间取样1 ml,精滤后进液相色谱检测。3 h后准确测量余液体积,对药渣进行第二次提取,于设定时间取样1 ml,精滤后进液相色谱检测。2 h后准确测量余液体积。

3.2.3 加水倍数的影响

提取工艺条件设定:

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粉碎粒度:未过20目筛网的当归细粉;

提取次数:2次;浸泡时间:30 min;提取溶剂:蒸馏水。

加水倍数水平的设定:

(1)7倍 (2)8倍 (3)9倍 (4)10倍 (5)11倍 (6)12倍

操作步骤:

称取5份未过20目筛网的当归细粉各4 kg,按照提取工艺设定条件加水提取,于设定时间取样1 ml,精滤后进液相色谱检测。3 h后准确测量余液体积,对药渣进行第二次提取,于设定时间取样1 ml,精滤后进液相色谱检测。2 h后准确测量余液体积。

3.2.4 水提次数的影响

由前面三个当归中阿魏酸水提单因素考察试验结果可知:当归中的阿魏酸在经过两次提取后绝大多数已经提取完全,所以将提取次数定为两次。

3.2.5 当归水提时间的影响

由前面三个当归中阿魏酸水提单因素考察试验结果可知:当归中的阿魏酸在初提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加,阿魏酸的转移率逐渐减小,3 h后阿魏酸的转移率增加不明显,所以将初提时间定为3 h。在次提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加,阿魏酸的转移率同样减小,2 h后阿魏酸的转移率增加不明显,所以将次提时间定为2 h。

4 结果与讨论

4.1 当归药材检验

依照2005版《中国药典》测定:

水分为:10.96%;总灰分: 6.87%; 酸不溶性灰分:1.92%; 浸出物:45.29%。

当归按干燥品计算其中阿魏酸的含量为0.07979%因此,本品按药典检验要求达标,为合格药材。

4.2 粉碎粒度单因素实验

由图1可以看出:粉碎粒度越小,当归中阿魏酸提取完全所用的时间越少,转移率越高。图1的纵坐标之所以不选择阿魏酸的转移率是因为在每个取样时间点都不能准确测量到余液体积,因此,选择峰面积大小作为纵坐标,从侧面反应出阿魏酸转移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由图2可以看出:二次提取的阿魏酸转移率相比于一次提取的量要小很多,两次提取已经比较完全,所以没有进行第三次提取,因此,将提取次数初步定为两次。同时,当归的粉碎粒度越小,阿魏酸的转移率越大。由图4可以看出:经过水提后,浸膏中所含成分复杂,阿魏酸含量较低。

根据各指标成分在工艺选择中的主次地位,给予不同的加权系数,求出综合质量评分Y,Y=(各样品中浸膏的含量/5个样品中最重浸膏重)×30+(各样品中阿魏酸含量/5个样品中阿魏酸最高含量)× 70。

图1

图2

图3

图4

由图5最终评分显示:随着当归粉碎粒度的减小,综合评分值Y增加且增加趋势变缓,所以,在后面当归中阿魏酸水提最佳工艺确定时,考虑到粒度越小,粉碎工艺越复杂,工艺成本越高,而相应的综合评分分值变化不大。因此,在粒度因素水平选择中,应选择粒度较大的水平。

图5

图6

4.3 水提温度单因素实验

图7

图8

由图7可以看出,提取温度为80℃时,当归中阿魏酸的转移率最大。由图8可以看出:对于前四组来说,温度变化对于浸膏得率的影响不是太大,煮沸组浸膏重增大明显。由图9可以看出,各浸膏中阿魏酸含量较少,80℃提取的浸膏中阿魏酸含量最高。由图10可以看出,提取温度应不小于80℃,并以80℃为最佳提取温度。(注:评分标准同前)

图9

图10

4.4 加水倍数单因素实验[4]

由图11可以看出,随加水倍数的增加其峰面积减小趋势,提取液阿魏酸浓度呈减小趋势,除以各自的余液体积后,阿魏酸转移率随加水倍数的变化趋势见图12。由图12可以看出:随着加水倍数的递增,阿魏酸的转移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加水倍数为10倍时,其阿魏酸转移率达到最大值。由图13可以看出:随加水倍数的递增,浸膏重的变化与阿魏酸转移率随加水倍数递增所呈现出的变化趋势近似。由图14可以看出:当归水提液中成分复杂,阿魏酸在浸膏中的含量较低,当加水倍数大于9倍时,浸膏中阿魏酸含量增加明显。由图15可以看出:当归水提的最佳加水倍数为10倍。(注:评分标准同前)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5 结论

在经过上述当归中阿魏酸水提工艺的单因素考察试验后,将最佳水提工艺定为:未过20目筛网的当归细粉,在80℃下,提取两次,初提用10倍量水提取3 h,次提用8倍量水提取2 h。按照最佳工艺提取当归中阿魏酸三次,阿魏酸的转移率为89.71 ±1.42%,水提液中阿魏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测定方法,优选出的水提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1]阎雪梅.煎煮时间对当归中阿魏酸稳定性的影响.天津药学,2005,17(3):21.

[2]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89页

[3]吕海涛,王艳丽,王英芹.当归提取液中稳定性研究中成药,2008,30(10):1555-1557.

[4]王萍,赵生俊,张红.当归中阿魏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新疆中医药,2006,24(3):49-50.

Investigation of Single Factor in Angelica Ferulic Acid Extraction Process

Shi Lijun1Wang Pei2Hui Guimin2
(1. Gansu Chan Gee Pharmaceutical Co., Ltd Tianshui 741020; 2. Gansu Zhongr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Lanzhou 731000)

R943

A

1008-455X(2011) 01-0020-04

2010-11-16

师立军(1979-),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药厂生产管理及工艺研究工作。

Tel:13830856986 E-mail:shili0012003@126.com

猜你喜欢
细粉筛网浸膏
镁砂细粉粒径对镁碳砖物理性能的影响
昆钢科技(2021年6期)2021-03-09 06:10:22
延长干式球磨机外筛网使用寿命的方法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中成药(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图拉法筛网自动往复冲洗装置
建筑垃圾再生细粉用于聚苯颗粒保温砂浆试验研究
江西建材(2015年12期)2015-12-02 01:44:08
水力筛网多重分沙装置在头屯河上的应用
中国水利(2015年6期)2015-02-28 15:12:4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暖宫孕子丸浸膏中黄芩苷含量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32
温度对3种中药浸膏片包衣工艺参数的影响
中国药业(2014年4期)2014-05-09 08:48:22
高升油田泥质细粉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