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间断地持续改善
Ongoing Continuous Improvement
在当今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时代,不只众多中小企业面对发展革新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就连许多大企业在科学技术不断革新时都感到胆战心惊。众所周知,丰田公司不但在业界享有盛名且被世界众多的公司树立为标杆。那么丰田公司又是怎样做到这样的?这就是丰田被众人推崇得无以复加的TPS模式,丰田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就是挑战、改善、现地现物、尊重和团队合作这五大要素构成,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改善。丰田自始至终都非常重视持续改善,不断及永不间断地进行改善,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变革。
管 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不是赚取最大化的利润,而是在于如何获得最大利润,在于如何获得充分的利润,应对经济活动的风险,避免亏损,以保存生存资源,继续在现有行业中求生存,并能进行扩张式发展,赢得竞争成功。而要做到这些,就必然要像丰田公司一样坚持持续改善,一处改善带动下一处的改善,进而推动企业不断的创新,使得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参观过丰田的人都知道,在那里总能感受到持续改善观念的基本哲学,每一人、每一个工序的不断及永不间断地改善,从最高管理部门到管理人员再到工人,都始终在坚持从头到尾改善公司的进程。
松下幸之助说过:“没有全员的参与,就没有全面的管理。”持续改善更需要企业内的相互交织的参与。改善工作不是某一个单项的任务,它是一种紧密协作的活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不同程度,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的方法和质量。
持续改善的一个核心就是尊重员工,让每位员工成为主体,全员的参与,打造激情四射的集体,依靠全体的智慧和努力完成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企业的飞速发展。全员的参与,就是发挥企业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在的创造力,增强员工的活力,把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在丰田公司的现场,你会看到专门用黑板做的“改善看板”,这上面记录着员工们的参与,上面有很多工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最吸引眼球的是一张张工人们来自生产中的保质增效又降低成本的建议图。比如一张图纸上,清晰地画着一个工件,该工件大概是属于易损工件需经常更换。而工人在实践中发现,该工件易损部位只是头部,是可以单独更换工件头部的,完全不用整个工件更换,这样无疑将降低成本。据介绍,由于鼓励工人们在生产中不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丰田会对于切实可行并已批准使用的新技术的发明人按效益给予档次不同的物质奖励,所以工人们热情很高。
奈斯比特曾指出:“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
持续改善离不开有效的沟通,而有效的沟通则是管理艺术上的一种精髓。人不同于各种工具、制度、标准等等,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那么对于人的管理就需要有效的沟通。有效的沟通是实现组织目标不可忽视的一种必要方法,它利于信息传播在内部的充分流动和共享,可以不再只看表象的问题而是注重实质问题的存在;可以准确理解公司的各项政策,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化解组织存在的矛盾;更重要是能够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尊重员工,以人为本”的思想。
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明白,他们的信息的来源并不是最直接的,而是通过部属和一些报表所得知,而这些得来的信息恰恰不能真实的反应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在组织中强调民主,“唧唧叫”提倡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并商讨组织事务与决策,为此管理者在公司设立指示牌方便员工的工作,同时管理者将自己的办公室设在最显眼且易找到的地方,当有员工向其反应相关问题时,总是能在最短时间、最短的路程以及不会相关人员的阻拦,而找到管理者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及提出合理化建议。管理者为了使沟通有效并有意义,逐步把横亘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障碍清除,尽量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够畅流通。
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必定有良好的组织沟通,而良好的组织沟通得益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有效的沟通,组织成员的意见、建议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只有有效的沟通,信息的流动才能畅通无阻、使工作顺利的进行;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让员工有认同感、提高工作成绩。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而组织沟通则是企业的精髓,只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才能使企业上行下效并达成价值观的认同。
持续改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任何组织与个体进步和成功的途径。罗马不是一日造成的,企业的成功不能追求一蹴而就,持续改善是创新和变革的基础。企业要想成为高绩效的组织,就必须在企业中进行持续改善的活动,在持续改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推动变革,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的方法和质量,从量变实现质变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