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未锻造铜及铜材2010年12月进口34.5万吨,2010年1~12月累计进口429.2万吨,累计同比不变;废铜2010年12月进口43万吨,2010年1~12月累计进口436万吨,累计同比增长9.2%。
另有数据显示,2010年12月,中国未锻造的铝及铝材进口8.3万吨,2010年1~12月累计进口95.5万吨,累计同比减少58.8%;氧化铝2010年12月进口41万吨,2010年1~12月累计进口436万吨,累计同比减少16.1%;废铝2010年12月进口26万吨,2010年1~12月累计进口285万吨,累计同比增长8.7%;中国2010年12月出口未锻轧铝7.9万吨,2010年1~12月累计出口75.4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43.2%。
1月18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起,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等十一家单位共同参与的中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了启动仪式。
中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是以加强节能减排标准化合作与交流为目的,致力于推进中国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的集公益性、服务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非盈利性技术组织。联盟将充分发挥研究机构、大专院校、行业协会、认证机构等各层面的作用,打造“领先性联盟标准”,构建适应市场、技术领先、需求导向的“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国节能减排标准的有效性和国际影响,打破发达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新的绿色技术贸易壁垒。
2月16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召开《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编制工作会议,解振华副主任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研究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讨论了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编制大纲,并听取了与会同志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解振华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思路、重点和措施。《循环经济促进法》要求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此项规划已列入报请国务院审批计划。
2月18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铅期货交易。按相关规定,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和程序履行完毕后,证监会将批准铅期货合约正式挂牌。
对铅行业来说,铅期货的推出将对铅相关现货企业的采购订货及定价模式产生影响,铅产业链的价格将呈现透明化,国内外价格传导机制将更顺畅。从国内市场最成熟的铜期货市场表现来看,据统计,目前上海期铜与现货铜、上海期铜与沪深股市铜企业综合指数相关性均高达90%。上海锌期货与现货市场的相关性虽然略低于铜,但也处于较高水平。
2月1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举办了中国再生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就启动再生铅行业准入制度,加快研发再生铅产业关键性技术装备及产业化应用进行了研讨;并就如何发挥专业企业的优势和条件,建立先进、完备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促进我国再生铅产业及铅酸蓄电池产业上下游的协调联动,引导、规范、提高再生铅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来源:工业与信息化部产业司)
2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消息称,我国将出台《“十二·五”节能环保装备专项规划》,组织研究制订节能环保装备、产品标准体系,引导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有序发展。
以技术为主线,工信部将提出一批需要研发、应用和推广的环保技术装备,编制推荐目录,提升环保装备的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和配套能力强、提供就业岗位多的中小企业和节能环保服务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在有条件的领域和地区形成若干区位优势突出、集中度高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
2010年,我国累计拆解国内外各类废旧船舶283艘、187.9万轻吨。中国拆船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累计拆船310余万轻吨。尽管2010年我国拆船吨位比2009年减少四成左右,但仍高于2006年、2007年和2008年,为“十一·五”期间的第二好成绩。此外,2010年我国拆船业贸易额超过45亿元,废船进口环节上缴关税和增值税超过9亿元,供拆解的船舶及其他浮动结构体占我国主要进口船舶产品的40%以上。
2010年,我国拆船业进口废船月平均价为361.91美元/轻吨,每月的进口废船价格都高于2009年同期。在废船船型方面,2010年造船市场回暖趋势较为明显的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等的拆解数量明显低于2009年。
2月24日,由爱励国际与镇江鼎胜铝业公司强强联手合作建设的“航空航天及交通运输用大规格高强度铝合金板”项目在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工业园开工建设。该项目投资近3亿美元,项目建设周期为两年,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形成最高年产25万吨铝合金板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具规模的航空铝合金板项目。以航天航空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是江苏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
1月25日上午,预计总投资约8.5亿元的凯程环保有限公司工业废渣综合治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在黄石黄金山工业新区宝山村举行开工仪式。项目预计总投资约8.5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为16.2亿元,利税3.24亿元。
据了解,黄石凯程环保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对固体废物进行专业收集、转移、储存、处置的环保公司。工业废渣综合治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以冶金行业和电镀行业产生的金属废渣为原料,采用湿法冶炼技术,产品包括海绵铜、硫酸镍、硫酸锌,该项目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利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环境卫生和居民的生活环境的改善,并有利于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来源:黄石新闻网)
2月5日一大早,在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年产30万吨再生铜项目工地,重型运输车来回穿梭,打桩机器轰鸣作业,100多名技术人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全力加快桩基础施工,确保项目一期在今年9月30日建成投产。
梧州市今年将开展“园区建设年”活动,促进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力争年内建成百亿元园区3个,“五园八区”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该市采取“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定机制、定奖惩”的办法,全力抓好园区落户项目建设,重点培养年产30万吨再生铜、30万吨再生铝项目,力争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18家拆解企业全部投产。(来源:广西日报)
2月12日,已经在香港上市的佛山企业兴发铝业宣布,全面启动新时期的产业结构升级计划,其光电幕墙技术升级、环保太阳能领域应用拓展等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公司的挤压车间、粉末喷涂车间第1期于1月正式投产,可实现年产5万吨高档复合型铝型材的目标。同时,公司位于广东三水生产基地的产能扩展工作也已就位,预计2011年节约生产成本1.5%,生产铝材可达20万吨,年产值将超50亿元。
2月14日,记者从贵州省发改委了解到,我国西部能耗大省贵州将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未来5年贵州将淘汰落后产能1 000万吨以上,淘汰单机20万千瓦以下火电机组10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贵州将重点抓好钢铁、有色、电力、化工、建材、煤炭等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节能发电调度。严格实施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完善能效标准和节约产品认证制度。
未来几年,贵州将加快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十二·五”期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将达到60%以上。建成一批省级铝工业、磷化工、煤化工、钢铁、建材等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示范企业。(来源:新华网)
2月14日,由中国铝业参股的贵州中铝铝业15万吨板、带、箔项目正式开工。
该项目是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恩远实业有限公司按40%、47.5%、12.5%的股权,共同组建的贵州中铝铝业有限公司的一期重大项目。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能够满足贵州省大批量铝加工产品工业需求的自供缺口,而且将对贵州省铝资源优势快速、高效地转化成当地经济优势,加快打造贵州省铝工业基地,大力推进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企地双方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2月16日,赣州江钨拉法格高铁铜材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高铁铜材项目投产,填补了中国高速铁路滑线产业的空白,将为中国高速铁路接触线、承力索、吊弦等提供高强度、高导电的铜合金材料。这意味着中国目前高速铁路用铜合金材料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将改变。
江钨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钟晓云介绍,年产4万吨高铁铜材项目由西班牙拉法格集团、江钨控股集团公司、北京项腾技术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分两期建设,二期工程建成达标后,年销售收入40亿元。
西班牙拉法格集团公司是一个拥有200多年历史的铜加工企业,1913年起开始从事铁路铜合金的生产,尤其在高铁接触网产品(接触线、承力索、吊弦)方面拥有强大的研发背景和技术实力。近10年来,公司参与承接了10多条欧洲高铁线路用铜产品生产。
2月16日,总投资8亿元的香港鸿图集团汽车压铸件项目落户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是梧州市在“十二·五”开局起步之年成功引进的第一个重大项目。
据介绍,香港鸿图集团是一家设计、开发、制造等体系完善的精密压铸制造企业,产能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第一,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供应福特汽车、三菱重工等著名国际企业。该集团本次签约的项目,主要产品为汽车零件、发动机零件、气候控制及量度仪器、自动化控制及通讯产品。项目建设期为三年,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2亿元,可提供3 000多个就业岗位,将带动园区废旧金属拆解及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来源:梧州日报)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了《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1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废塑料复合材料回收处理成套设备”项目榜上有名,入选《目录》推广应用类“资源综合利用”领域。
浙江丰利此次入选的项目,采用了无污染的超微粉碎解离技术和高压静电分选技术,将难以处理的废塑料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综合回收处理。回收后的塑料组分具有纯度高、性能好、金属(铝等)回收率及纯度高等特点,是废铝塑复合材料回收利用技术发展的方向。项目市场产业化前景广阔,不但实现了资源再生综合利用,还解决了废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 (吴宏富)
2月17日,太原市供销社发出通知,启动收编全市1 200余家废品回收站的工作。今后,在太原市走街串巷的“破烂王”和他们的收购站,将被统一标识、统一培训、统一车辆、统一管理的清洁绿色回收站取代。
太原市供销社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市的废品回收站普遍存在脏、乱、差问题,少数回收站甚至违禁收购市政、电力、通信设施,成为了违法犯罪分子的销赃途径。现有1 200多家回收站被收编后,太原市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将在每个城区设一名专管员,负责每日对辖区回收站进行动态监管,如发现不规范回收服务行为,将给予当场纠正。
据悉,目前太原市每年可产生废金属50万吨,废纸、废塑料等约10万吨,建筑垃圾350万吨。废品回收站被收编管理后,将很大程度上规范太原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使废物资源的二次利用更加清洁、高效。
2月18日,广东清远城区一批铝材和铜业、输电导线项目动工投产,当天签约和动工项目共涉及178个,投资总额达705亿元。
在经历了自生自长、濒临封杀、政府引导和支柱产业四个阶段后,经过30年的发展,广东清远再生铜产业实现了漂亮“转身”,已经形成了“进口—拆解—粗加工—深加工—终端产品”的产业链。按产业发展目标,未来三年,清远再生铜深加工能力将达到100万吨,年产值将达1 000亿元。
2月21日,记者从广西南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建设现场协调会上了解到,目前南宁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场所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年回收再生资源能力已达10万吨以上。而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建成后,南宁市年回收再生资源将可达66万吨,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南宁市是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24个试点城市之一,计划通过构建一个由350个回收站、8个集散交易市场和1个产业基地构成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使南宁市再生资源得到有效回收和充分利用。
目前,南宁已完成建设、改造街道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40多个,新建、改造集散交易市场3个以上,合作加盟废钢铁货场1个,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场所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年回收各类再生资源能力已达10万吨以上,回收业务辐射到百色、崇左、钦州、防城等市县。
(来源:南宁晚报)
2月24日,泛太平洋铜业公司称,预计2011年全球铜供应缺口高达63.5万吨,远高出2010年的23.4万吨,缺口将达到2004年以来最大;2012年全球铜供应缺口可能达到91万吨。
泛太平洋铜业公司市场部总经理Hidenori Kamoo表示,新兴国家铜需求稳健增长、美国和欧洲经济逐渐复苏等因素将导致铜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