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与环境变迁
——以车寨为例

2011-09-28 07:48杨筑慧
关键词:榕江鱼塘侗族

杨筑慧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北京100081)

道路建设与环境变迁
——以车寨为例

杨筑慧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北京100081)

公路建设目前已成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密集的公路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交通之时,也对沿路居民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贵州省榕江县车寨的公路建设对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带来诸多的影响,虽然对这种影响难以用“好”和“坏”给予直接的评定,但现代化、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发展”的问题应是值得深思的。

道路建设;车寨;环境变迁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环境由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组成;自然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水、动物、植物、微生物、温度、气候等自然因素,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体和必须的物质基础。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它由一定的空间组成,且具有变动性,即环境的结构和状态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动性往往由自然规律的变化或人的行为所引发。[1](P1~3)在人的各种行为中,包含着对环境直接或间接干预的意图,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的行为所带来的环境变化愈来愈显著,甚至一定程度上严重干扰了自然环境的运行方式,同时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而其中的道路建设就是人类对环境干预的行为之一。密布世界各地的各种道路网络不仅打破了许多区域自然环境的平衡,影响了动、植物的分布格局,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极大影响。在本文中,笔者将以一个乡村个案为例,来探究道路建设对一定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试图说明在发展的话语下,人类是如何以自己的行为干预着自身的生存环境。

车寨是一个侗族村寨,位于贵州省榕江县县城古州的东北面,车江大坝南部,与县城隔平永河与寨蒿河交汇处相望,有公路大桥与村寨连接。车寨所处之地为“三宝”辖域,三宝是清代以来人们对车江的称谓之一。三宝被誉为“天下第一侗寨”,由9个自然村寨组成,从南往北,依次分别是车寨、恩荣堡、章鲁、寨头、脉寨、英堂、六佰塘、月寨、口寨。9个自然村寨首尾相接,绵延10余里。随着人口的增加,除车寨与其他几个寨子间尚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外,其他8个寨子基本上连接在一起了。习惯上,人们又将车寨又分为三村,即车江一村、二村、三村,三村还包括地地角、妹寨和恩荣堡。车寨人口主要以侗族为主体,全村99%以上均为侗族。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业,其次还有打工、小生意等。车寨属于坝子型侗寨,其南与县城隔河相望,其西为寨蒿河,其东为马鞍山,北边即为上述车江其他几个寨子。

关于三宝名称的来源,民国年间佚名人士所作的《车江乡志》①贵州省榕江县档案馆藏。第一编“地理类” “疆域沿革”中说:“车江地居城北,两岸对峙,向称三宝。明末清初县城未辟以前,斯地文化蔽塞,无从可考。迨至雍正七年张广泗统军平定蛮乱之际,乃筑城置厅,安屯设堡,镇摄斯疆,犹称三宝,代无更换。然按三宝名称,因寨头河中有灵石大如谷桶者三,形略椭而圆,罗列其间,历来洪水泛涨,不惟推之不去且有上下移易之动态,故先辈爱之如宝,遂命名为三宝。旋因政令改,组织更名保甲,即以此三宝之名改为三保地方。”至于“车江”之名,据清乾隆《古州厅志》载,此名缘于三宝一带“沿河安装大量竹木制作的圆筒水车”,起于何时,亦不得而知。而“车寨”之名源于何时,因何得名,已无从可考,清代以来即有此名。但车寨在车江9村中,其人口最多,寨子最大。据乾隆《古州厅志·田赋志》载:时车寨共有370户,926丁,章鲁有178户,568丁,口寨有160户,538丁,六佰塘有40户,200丁,月寨和脉寨共有153户,583丁,寨头有212户,831丁。又据2009年10月统计,车寨三个村共有948户 (其中一村435户,二村268户,三村245户),章鲁296户,寨头262户,脉寨和六佰塘共有414户,月寨与岑转有331户,口寨等461户。可见车寨人口数量自古以来一直居车江各寨之首,为名副其实的大寨,加之与县城相距较近,历史上文化人较多,田地广布,故车寨在当地侗寨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外寨姑娘也以嫁到车寨为荣。

与许多传统的侗族民间村寨一样,车寨历史上是没有公路的,村寨内部是由石板或鹅卵石铺就的道路将各家各户相连,村与村之间的道路多用碎石铺成,有的还拼有花色图案。这些路一般由全村寨捐钱和出义务工修筑。在许多岔路口大都有“指路碑”,山坳处建有路亭或井亭,给行人提供各种方便。但由于侗族分布的地区山脉纵横,峰峦连绵,险关重重,众多河流蜿蜒,深壑遍于群山之中,沟深谷狭,水急滩险,区域之间的交通,尤其是陆上交通十分不便。侗族因多居水边,舟船使用较多,成为与外界相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如《车江乡志·交通》条载时车江水路交通说:“乡属水道下流,河中滩平水顺,舟行无险,上通寨蒿,下达榕城。春夏水涨,每舟可载二千余觔,秋冬水涸,每舟仅载千余觔。乡人多赖此河而谋生活。”过去榕江凭借都柳江的水运条件,曾建立了“八大会馆”和码头,两广、云贵川、两湖等地客商云集,商贸较为发达,有“黔桂水上要道与枢纽”之称,曾是贵州东南部地区重要的物质集散地。但总体而言,榕江的陆上的对外交通并不十分便利。此外,侗族是一个以稻作为主要生计方式的民族,自给自足是人们生活的最主要方式,尽管也与外界交换,但多为日常所需的盐、铁、针等,而卖出的东西也以自产的农副产品为多。因而,历史上的民间对外交流并不十分发达,但这种情况随着公路建筑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改变,与之相伴的还有生态环境、生计方式、村落格局、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车寨的公路建设是与古州的开发联系在一起的。据史书记载,古州最早的道路建设始于明洪武三十年 (1397年),时明廷镇压古州侗族林宽起义后,开辟了黎平府至古州的驿道,但未设驿站。不过此路并未经过车寨,而是从永从至黎平。乾隆二年 (1737年),清朝地方政府将黎平府至古州的道路改从古州东北部经车江等地入黎平,其中榕江境段长34公里。[2](P577)但该驿路从今车江的何方向通过,却没有明确的记载。据现今车寨70余岁的老人们回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从月寨、口寨等北边寨子到古州城里赶集的人,多是沿河小道经车寨而行,然后渡船到城里;或是自撑船沿寨蒿河南下至城里,且当时城里的主要商业街也是沿河而建,其道路多为石板路,路面下有污水道,现今仍有遗存,但由于新街道的修建,榕江县城的商业中心随之而转移,老街已不再繁华。

榕江现代意义上的公路建设大约始于民国时期,时县政府曾组织修建榕王 (榕江至锦屏王寨)公路,亦称锦榕公路,但很快停修。《车江乡志·交通》条载车江陆路道: “乡属为黎榕通衢大道,民国二十七年,县长毛钺,征调民工修筑公路,直达黎境,行人便利。”此路即为榕王公路,于民国二十七年 (1938年)动工修筑,未几即停,少数路段建成初坯。新中国建立后,公路建设成为政府管理和发展民族地区的重要举措,并下拨大量专项资金进行修建。1951,贵州省公路局对榕王公路进行复勘,同年10月开工建设,次年2月因故停工,9月复工。1953年4月完工,7月,贵州省公路局吉普车首次进入榕江县城。1954年,由于水患严重而导致线路中断,1955年5,经修复后通车。全线长175公里,其中榕江境段33公里,路基宽5.5至6米,路面宽3.5米,为泥结碎石路面,六等乙级公路,起于黎榕交界,终于榕江城北梨子园县汽车站,途经宰应、栽麻、加利、中宝、车寨入县城。1982年,该路铺成柏油路面。锦榕公路在初通车入县城时,还需大船摆渡才能渡寨蒿河与平永河交界处的车江河口,这种情况直到1979年5月1日榕江大桥通车后才结束。此桥长543.1米,为当时贵州省最长的公路桥,高17.04米,主孔7个,各跨42米,引孔13个,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 1.5 米。[2](P579,589)该桥至今仍是联系两岸主要通道。榕江大桥的修建,大大方便了车江与县城的联系,人们往来更加便捷。但榕江大桥动工修建时,将车寨位于桥下的大片棉花地和菜地占用。

锦榕公路是榕江较早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它的修建,不仅改变了榕江与外界交通的方式,同时也对沿线村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该线沿途以侗族聚居区为主,沿线周围散落着大大小小的许多侗族村寨,而其中的车寨可以说是较大的村寨之一,对其影响也甚为显著。修路之前,车寨的分布格局自西而东为:寨蒿河——沿河小路——村落——鱼塘——菜园——稻田 (如图所示),即:其北为稻田,西为寨蒿河,南面是寨蒿河与平永河交汇处,东面是鱼塘、菜园和稻田。南面和西南面的河坝上为菜园、稻田和棉花地。村寨四周几为庄稼所包围,人们的往来基本上依靠行走。锦榕公路修建时,穿越寨子东面的鱼塘和菜园之间。道路建成后,许多菜园和鱼塘不再存在,而留下的一些鱼塘也多靠公路旁,与公路相隔即为稻田,这样的格局一直保存到20世纪80年代初。

鱼塘是南部侗族地区的一道风景线,在侗族民间,村寨建设中,鱼塘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景观,一般建在村寨外围。鱼塘多寡视村寨大小和人口多少而定,如21世纪初,一些学者在从江朝利侗寨调查时,发现当地还有180余口鱼塘,而此前则更多。[3]在锦榕公路建成前,车寨大小鱼塘约40多口,仅“乃威”(一村与二村交界处)就有14余口,主要养鱼、种藕,有的鱼塘上还建有厕所。鱼塘在侗寨有着独特的含义。一是风水景观;有民间,水有聚财的功效,故建村时多要挖塘盛水;二是防火作用。侗寨民居多为全木建筑,极易发生火患,寨边有水塘,可较快取水灭火;三是“养老口”。侗族民间有稻田养鱼的习俗,鱼塘一是培育鱼苗的地方,二是可将稻田里的小鱼暂时寄养在鱼塘里,来年则可放到稻田里。为防止鱼塘里的鱼缺氧或生病,每隔三四年,侗族人还常常“晒塘”,即将塘里的鱼暂时移寄别处,然后排干水,清除淤泥用作肥料,让鱼塘暴晒一段时间,或以桐油、茶油饼消毒后再重新使用。同时,为防止鸭啄食鱼苗,人们还在塘里丢些树枝、竹枝等,用作鱼窝。而在溢水口或出水口处,则安上拦鱼栅,防止鱼流走。故鱼塘的管理在许多村寨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此外,鱼塘还可种藕、放养鸭子、鹅等。故而,鱼塘在侗族传统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村落设施之一。锦榕公路通车后,车寨鱼塘还余20余口,但其用途和功能已不如前,有的甚至成为垃圾倾倒处,其面积不断缩小。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公路的修筑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车寨的自然环境分布格局,社会环境并没有受到较大影响和冲击,传统文化相对而言仍较好保持的话,那么之后,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随着车寨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家渐渐迁到公路两侧,填埋鱼塘或占用部分稻田,在其上面建盖房屋,至90年代末,沿路的鱼塘已不足10口。进入新世纪,中共榕江县县委、县政府在县城北部即车江大坝开始实行“城北新区”总体规划,并计划用8~10年的时间将打造成为一座民族特色浓厚、深含民族文化、风景秀美、充满活力的“侗族大歌之乡、旅游文化之城”。新城建设已于2001年4月启动,并征用了车江一村在公路东面和车寨东南面大量农田进行建设。目前新城已完成南岳大道、商贸大道、兴榕路、兴隆路、中心大道的人工河中段的建设,[4](P9)城市规模也由此初见端倪。这些道路所在地均为以前车寨的稻田和菜地。随着道路建设的展开,一些办公楼、商住楼等也逐渐建成或在建设中,而一些车寨人口随之向东迁移,沿街建起了楼房,昔日的稻田和菜地在建设中渐渐融为城市的一部分。与此建设密切关联的是,锦榕公路两旁也变得异常繁荣。现在,沿路两旁原鱼塘已基本全部被填埋,稻田也被占据,一栋栋小楼拔地而起。这些房屋的用途一方面供人居住,加一方面则是做生意的场所,如小卖部、汽车零部件售卖处、碾米机房、修理铺、五金店、装饰材料售卖店、机械工程车售卖店、发屋、餐馆、汽车美容店、电动车售卖店、网吧,等等。侗寨传统生计方式因此也逐渐被改变。

与此同时,公路成为榕江通往黎平的交通干线,也成为车寨北面寨子进城的主要通道,每天各种车辆川流不息,客车、大货车、摩托车、三轮车、小轿车、工程车,往来极为频繁,拥堵现象时常发生。车寨人的交通和运输方式随着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而渐渐发生改变。20世纪80年代前,人们到县城仍多是行走,之后有了少量自行车,80年代晚期,一些人家如县城一样,做起了黄包车营生,部分人的出行也由步行到坐黄包车;之后,又有人家买了三轮车、拖拉机,出行和运输于是变成了使用三轮车和拖拉机;再之后,一些人家又买了卡车,做起了运输货物的营生;近几年,榕江县开通了通往车寨北面乡村的公共汽车、出租车,于是有的人出行便乘上这些快捷而舒适的交通工具。由于车辆越来越多,车寨旁的锦榕公路的柏油路面不断被破坏,尘土飞扬,有人戏称“远看像伊拉克,近看是在搞建设”,空气质量大大下降。由于人们现在的出行多靠车子,走路进城的人已大大不如前,加上寨蒿河上游林木减少、电站修建等,河水变得越来越小,舟船的使用几乎不见。与此同时,对河道的保护也不如以前,现在车寨旁的寨蒿河往往成了垃圾倾倒之处,河中的鱼虾越来越少,那种鱼儿绕膝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加之河水不干净,且有玻璃等尖锐物,且不要说饮用河水,在河中洗菜等,人们甚至较少到河中游泳,以避免受到伤害。过去河上舟船竞渡、木排漂流、鱼鸭戏水、渔翁拉网的现象现已很难见到。

随着道路建设的发展,交通运输的便利,通过各种车辆运入车寨的物质源源不断。传统上人们运送东西多为肩挑,挑稻谷、挑秧苗、挑粪、挑菜、挑水,等等,箩筐、扁担是所有人家不可少的载负工具,而现在人们已多用各种车辆来运输货物。三轮车已是大多数人家必备的运输工具,适应此需要,寨子里原来的石板路也多改为水泥路,寨中的木板房也渐渐为一些钢筋混凝土小楼所替代。可以说,城里许多东西在车寨均不缺少。物质的丰富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带来许多问题,尤其是塑料包装制品、瓶装品等废弃物,无论是锦榕公路旁抑或是寨子里,随处可见这些现代工业产品,严重破坏着当地的环境卫生。还应提到的是,过去车寨的厕所是建在寨外的鱼塘上,由于鱼塘被填埋,许多人家渐渐在家中建起了简易厕所,改变了传统的生活习惯。但问题又开始出现,以前种谷种菜,车寨人用的多是农家肥,积肥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一方面是化肥大量使用,农家肥已少用;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的人家已没有田地,农家肥根本无派场,而寨中又没有集中的化粪池,在此情形下,人畜粪便的处理又成了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且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

除了公路建设和城市扩张所带来的道路建设对车寨自然与社会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外,自2007年起,由国家重点投资的西部基础建设项目“厦蓉高速公路”(起于厦门,止于成都)和贵广高速铁路 (起于贵阳,止于广州)先后开工建设,这两条大通道分别从榕江县城南北穿越而过。这两条道路的建设虽未直接经过车寨,但随着工程建设的开展,施工工人、建设材料等大量拥入榕江,由此也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在车寨,一些房屋被出租,成为售卖各种工程建设材料的商铺和工人的居所。这一事项的出现,反映了车寨人思想观念的极大变化。与此同时,由于人员较多,蔬菜供应增多,车寨一些人家或将稻田辟为菜地,种植蔬菜售卖,使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格局发生了一定变化;或由其他地方“堆”一些瓜果基蔬菜,用三轮车拉到市场上或在锦榕公路两侧摆摊设点出售。目前在车寨做小生意的人家比比皆是,且多是中年妇女们,那种完全依靠传统农业的生计方式已渐行渐远。不仅如此,两条快速道路建成后,将会大大缩短榕江与川渝、东南沿海城市广州、厦门等地的时空距离,使之成为贵州东出口的前沿,以及人流、物流的集散地。届时,榕江城市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展,车寨的城市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将由过去的农村变为城市。从笔者调查来看,这一图景正一步步在实现。

尽管车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化较大,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传统,成为榕江政府重点打造的旅游景区之一。目前,在口寨一带建起了侗区最高的鼓楼,还有花桥,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形成了榕江车江旅游的中心区——古榕群景点。而从贵阳等地到古榕群旅游,车寨是必经之路,加之对车寨旅游的规划,基础建设也成为政府开展该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调查中,笔者听一些村民说,政府拟在寨子西边的寨蒿河畔打通一条纵贯车江几个寨子的旅游道路,寨蒿河可能会向山坡脚改道。村民们于是纷纷到河对岸开荒种地,种植棉花、花生等旱地作物,以期将来能有所补偿。如此,河对岸山坡脚下的许多荒地和河滩于是渐渐成为熟地。当然,如果旅游大道建设成为现实,车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毫无疑问也将会发生较大变化。

人们常说,世上本没有道,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为路了。但从上述车寨道路建设来,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道路不是走出来的,而是规划和建设出来的,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现代发展理念的共识。道路建设是目前我国西部开发的重要基础建设项目。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榕江所在的黔东南州加快了公路建设进程,至2001年,凯麻(凯里至麻江)高速路建成通车,2006年,玉凯(玉屏至凯里)高速路全线贯通,由凯里至湖南仅需两个小时。2002年围绕“一环二横四边线”规划,启动了县县通油路工程,2003年,该目标实现;同年,结合交通部“通达工程”,启动了通村公路计划。2004年,结合贵州省交通厅、公路局“畅通工程”的实施,启动了通乡油路建设,改造了许多通乡的土路。截至2005年底,全州公路通车里程已达6766.1公里,是建州时的7倍,公路交通骨架基本形成。[5](P196~197)榕江县也将公路网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头等大事,每年列为十件实事之一。目前,榕江县通车里程近2200公里,其中村级公路达1600多公里,基本形成以国道省道为骨干,以县乡道为经络的公路网。往东为国道321一部分榕从公路,可达广西、广东等省区;往北是省道锦榕公路,可达湖南等省;往西为省道炉榕公路,可达凯里、贵阳等省内城市和云南,往南为国道321线到三都、都匀等黔南地区和贵阳。这些道路现均柏油路面,交通总体较为顺畅,每天车辆穿梭不断,榕江也不再被视为“蛮荒”之地。正是由于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县外、省外许多地方不再是畏途,遥远的他乡异地也不那么陌生,车寨许多年轻人通过这些道路走向州府、省府,甚至首都、国外,读书、打工、婚嫁、工作、做生意等等,老一辈不敢想、不敢做的,在年轻一代中都成了司空见惯的事,他们的穿着打扮与他乡几无差别,生活方式亦如寨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道路建设不仅需要时间作铺垫,更需要空间为基础,它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为基本。在其所经过之地,必将原有的自然环境打乱或破坏,与此同时,道路的延伸,也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延伸,人们的往来因此更加便捷,并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信息,四通八达的道路也改变着人们生活环境,使人际关系、社会环境、思想观念、语言、生活方式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贺庆棠.森林环境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贵州省榕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榕江县志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3]潘永荣.从江县朝利村侗族稻田养鱼耕技术调查[A].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 (侗族卷) [C].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

[4]中共榕江县委,榕江县人民政府.贵州·榕江城北新区投资指引 [Z].“城并新区简介”.

[5]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Abstract:Road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ization.Highway network brings about both convenient traffic and some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nearby,which finds expression in the road construction in Chezai Village of Rongjiang County in Guizhou Province.Though it is hard to determine whether road construction is always good or bad,it deserves serious consider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Key words:road construction;Chezai Village;environmental change

(责任编辑 王东昕)

Road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Chezai Village

YANG Zhu-hui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C95-05

A

1672-867X(2011)02-0026-05

2010-10-08

杨筑慧 (1965-),女 (侗族),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榕江鱼塘侗族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侗乡端午粽飘香
云雾飘渺景如画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九寨侗族斗牛赛事管理模式的分析
食蟹狐想要包鱼塘
苗山侗水榕江情
植树
好多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