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力
他们是军人,1949年9月,河南省社旗籍的黄秀卿和战友们徒步进疆,参加剿匪和生产。他们在茫茫戈壁中安营扎寨,修渠开荒。
他们是兵团战士,1954年,当年的10.5万名解放军官兵集体就地转业,他们成为我国首批不列入军队编制、不穿军装、不拿军饷的戍边队伍。他们在天山南北,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60多年过去了,黄秀卿进疆时的一个团3000多人,如今仅剩30多人。有人形容他们这代军垦人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此生难忘“地窝子”
1949年9月,黄秀卿所在的第一野战军一兵团六军十六师四十八团从甘肃酒泉徒步进疆。
当年21岁的黄秀卿和战友们一起,穿越了600多公里的茫茫戈壁。10月17日,四十八团先遣连队率先驻守哈密飞机场。1950年1月,全团全部进驻哈密。
1950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兼军区代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王震,号召新疆驻军发扬南泥湾精神,开展大生产运动,保障军粮供给,减轻国家和人民的负担。
这年1月21日,新疆军区颁布大生产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即使因机关业务关系不能全部参加劳动生产,亦得自己动手参加本单位种菜,不得有任何军人站在劳动生产建设战线之外。”
哈密地区到处是沙漠戈壁,雨水稀少,水份蒸发量大,农作物完全依靠人工灌溉,当地群众只能依靠古老的坎儿井和天然渠沟引来一点雪水维持生存。十六师开始在哈密找水,战士们翻山越岭反复勘探,发现在天山脚下有一个叫“石城子”的地方,山上融化的雪水汇流于此,水流量很大,每年至少能解决8万亩农田的灌溉。十六师党委决定开凿一条横穿戈壁沙石全防渗的水渠,把这股水引到30公里外的二道湖。并将这个渠命名为“红星渠”。
1951年2月,十六师抽调3000多名指战员开始修建。黄秀卿所在的四十八团有1400多人参战。一切都是白手起家,黄秀卿他们在一个叫“二道湖”的戈壁上搭建帐篷和修建地窝子住下。所谓“地窝子”,就是在地下斜着挖一个一米多深的坑,四周用土坯垒起矮墙,顶部用芦苇覆盖,芦苇上用草叶、泥巴盖顶。夏天,戈壁滩上的温度高达40多度。一夜大风过后,满床满身都是沙子。冬天气温在零下20多度,戈壁滩上到处是厚厚的冰雪。晚上睡觉时,要戴着皮帽子、穿着皮大衣。即使这样还是冷,早晨起来的时候头上结冰。
黄秀卿说,当年的地窝子不仅是职工居住的“宿舍”,还有食堂、会议室等。一个10多平方米的地窝子要住十几个人,有不少兵团人就是在地窝子里结婚生子。由于缺水,一个排的人共用一盆水洗脸。蔬菜供应不上,常用盐水下饭。
戈壁滩上修建红星渠
那时,不但条件艰苦,每天的劳动强度也很大。
各种材料运输主要靠人拉肩扛,战士们顶着严寒酷暑炸山开石、伐木材、烧石灰、打砖坯、碾砖粉、挖沙石、铺渠道。没有水泥,战士们就发明了“代水泥”:用一袋石灰和两袋陶粉按一定比例配制,用来代替水泥为石渠勾缝。战士们先是建起砖窑和石灰窑,把烧出的红砖砸碎,然后用碾子碾压,最后再筛成像白面一样细的陶粉。
黄秀卿一组5个人,他们一组每天要碾出40袋陶粉。按照分工,三人在外砸砖,他和另一名战士在十几平米的地窝子里,用筛子筛。屋里粉尘弥漫,即使带着三个口罩,嘴里都是粉尘。拉碾子的骡子身体健壮,进疆时拉过大炮。但是,黄秀卿他们组的那头骡子拉了8个月的碾子就死了。把骡子肚子剖开后,骡子的肺里全是陶粉。修完渠后半个月,黄秀卿咳出来的东西还是红的。
有时劳累了一天后刚想睡觉。突然,连队吹紧急集合哨。连长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兄弟连队要展开劳动竞赛,夜里要铺水渠,我们也不休息,他们用多少陶粉,我们就满足供应!”战士们接着又干了一个通宵。
在修渠的队伍中,还有40多位来自湖南的女战士。
1949年底,新疆和平解放后,20万解放军官兵垦荒屯田扎根边疆,他们的婚姻问题也引起了时任新疆分局第一书记王震的重视。
1950年春,王震给湖南省委第一书记黄克诚去信,提出“在湖南招收大量女兵”支援新疆建设的请求,得到湖南的大力支持。《新湖南报》在刊登的招聘女兵启事中说,新疆军区要招募一批女兵到新疆进工厂、学俄语、上学校、开拖拉机,条件是16岁到25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未婚女性。
在“有志青年到新疆去,为祖国大西北贡献青春”口号的感召下,从1950年到1952年间共有8000余名湖南女兵进疆,被称为“八千湘女上天山”。分在哈密地区和农十三师的有50多人。
张淑兰被分到了四十七团,她在回忆中说:“那时刮风很厉害,我们刚来时,我们集中休息时,刮了一次大风,把我们一个叫金佩云的湖南老乡刮跑了,被沙子埋了起来,后来部队就出去找,最后把她救了回去。”
等到38岁才结婚
那时候,女兵们最害怕听到那个“谈”字。只要一听说哪个首长要找你谈话,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到了部队,组织代替了父母,婚姻一旦被组织决定,也就只能服从安排了。
制陶粉需要很多红砖,砖窑里的铁炉条经常被烧坏。四十七团的战士郭金虎发明了用土炉条代替铁炉条。一年节省铁5000多公斤,他被师里评为特等功。因为郭金虎的贡献大,后来,师党委给他介绍了一位湖南女兵。
为此,师文工队还编排了一段快板。黄秀卿至今还能记起快板书的内容:“大清早太阳照东墙,雁子一队队飞向南方,雁子你等一等我呀,把我的喜信捎给爹和娘。女儿我离开家到新疆,工作在红星一场,在这里我找了一位好对象,家住甘肃永昌县,从小放牛羊……”
那时,组织介绍对象是有条件的,主要是考虑营职以上干部和特殊贡献者。
年轻时的黄秀卿长得清秀,又有文艺细胞。他的快板书,曾经在六军的文艺汇演中获得第二名。但是,女兵太少轮不到他。直到1966年,黄秀卿才和一位从陕西汉中来的支边女青年结婚。那时,他已38岁。
这些当年十几二十岁的青春少女,成了建设兵团边疆荒原的第一代母亲。张淑兰和颜开茹、彭丽娟分别在1952到1954年陆续成家生子。不仅如此,还把远在湖南的父母接到了哈密,并且动员兄弟姐妹也来边疆工作。
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料记载,1950年到1954年,有近40名女兵在进疆途中不幸牺牲,其中多为湘女。由于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劳动强度太大,一些人生理功能紊乱,20多岁就停了月经,不少人因劳累和疾病早逝。由于天高路远,有的从离开家乡那刻起,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去过。
2006年1月5日,重约120吨、花岗岩质地的青灰色“湘女石”,从兵团农十三师黄田农场所在的天山峡谷,运抵长沙,以纪念上世纪进疆的第一代湖南女兵们。在安放仪式上,湘女代表们手摸“湘女石”,失声痛哭道:“我们回来了。”
献了终身献子孙
几十年过去了,兵团农十四师四十七团的绝大部分老战士没回过老家,没坐过火车,没到过乌鲁木齐。
1999年,兵团组织四十七团的70多名老战士去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地参观。在石河子广场王震铜像前,老战士们排列成方阵,向铜像行了一个军礼。李炳清代表老战士们说:“报告司令员,我们是二军五师十五团的战士,我们胜利地完成了你交给我们的屯垦戍边的任务,你要求我们扎根边疆,子子孙孙建设新疆。我们做到了,现在我们的儿女都留在了新疆,留在了和田!”
1949年11月28日,国民党特务在和田策划武装叛乱,在阿克苏休整的第二军五师十五团奉命到和田平叛。从阿克苏到和田有三条路线:前两条路是大道,沿途有居民和水,但要绕行多走十几天。为了节约时间,他们毅然选择了第三条路线。1800名战士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挺进。部队不仅缺乏供给,有时十几个小时喝不到水,还要随时战胜狂风和严寒。没有水,他们就含口马尿。他们历时18天,在沙漠戈壁中行程790多公里,徒步穿越了“死亡之海”,到达和田平息了暴乱。彭德怀、习仲勋称赞他们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记录。
从此,他们永远地留在了祖国的最西边。
1950年3月,在帮助和田地区建立党政军后,十五团就地转业,改为兵团农十四师四十七团。他们在荒原上挖渠引水、开荒造田、架桥修路、植树造林。有的战士为了完成更多的任务,吃在地头,睡在地边,晚上也不回,天不亮就干活。
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戈壁荒滩上开垦耕地4.5万亩。在此期间,执行过多次维稳任务,粉碎了分裂分子多次阴谋暴乱。2007年,进军和田纪念馆新建以后,四十七团被自治区列为红色旅游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几十年来,老战士们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甚至有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连自己的儿女和子孙都献给了和田和团场的建设事业。王传德的四个儿子都曾有机会到和田市或其他地方工作,但都被他拦下来了。他的理由是:“地是我们开出来的,我们老得干不动了,你们再走,地谁来种?”
一团仅剩30多人
在哈密采访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在开展“唱响兵团精神活动”。
什么是兵团精神?兵团农十三师政委徐志新说,就是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精神。
今年2月份,在兵团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和第一政委张春贤指出:“兵团精神是对我军光荣传统和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兵团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兵团农十三师政委徐志新是兵团人的后代,他父亲徐全印是河南息县人。从父辈们身上,徐志新感受到了他们的特殊风骨。
徐全印和战友们到新疆参加大生产后,因为没有蔬菜,营养跟不上,大都患上了夜盲症。最后,班长开会,决定把每顿饭的一丁点蔬菜,集中给一个战士吃。这样,能保证一双眼睛正常,在晚上收工后,他能带着大家回到驻地。大家都推脱不吃,最后决定谁的年龄小让谁吃,年龄最小的父亲却故意报大了年龄,让给了另外一位战士吃。
60多年的时光倏忽流过,83岁的黄秀卿老人感慨万千,他把这一生都奉献给了边疆,他感到无怨无悔。
1952年8月1日,红星一渠正式通水,维、哈、回、汉族老乡赶着大车,骑着毛驴来参加万人开闸放水大会,八一电影制片厂专程前来拍摄影片。
随后,黄秀卿又参加了红星二渠的建设。红星二渠的建造任务更为艰巨,要从人迹罕至的几十公里外运材料。现在,这两条水渠仍在发挥着作用,被称为红星一场的“母亲渠”。
1954年,黄秀卿和10.5万名解放军官兵集体就地转业,他们成为我国首批不列入军队编制、不穿军装、不拿军饷的戍边队伍。
1986年,黄秀卿从红星一场文工队副队长的位置上离休,他和老伴住在一座长满葡萄架的崭新小院里,房内干净整洁。黄秀卿现在是子孙绕膝,他的四个子女都在农十三师工作。黄秀卿来红星一场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现在,场部所在地已经是楼房林立,成为一个充满现代元素,具有浓郁军垦文化特色的小城镇。
1999年,黄秀卿回到了河南老家,父母的坟上已长出半人高的萋萋荒草。在老家,他仅剩老妹子一个亲人。已进入耄耋之年的他,不知什么时间还能再回故乡。进疆时,黄秀卿老人所在的四十八团有3000多人,现在仅剩下30多人。农十四师四十七团也仅有20多名老战士。
2007年6月,农十四师四十七团作为一个集体被评为“感动兵团十大人物”。颁奖词中说:“从井冈山到南泥湾,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他们像沙漠胡杨一样,把根深深扎在绿洲。”
作者单位:河南郑州《东方今报》
责任编辑:王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