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栋
(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从教育文化理念视角探索我国女子中长跑后备人才的培养对策
李 栋
(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以我国奥运会优势项目女子中长跑近几年专项成绩大幅度下降和后备人才匮乏为研究对象,分析认为:在“举国体制”下的“三极训练网”为基础的各级体校为追求自身利益,一是在学与训的时间安排上明显偏重于训练,导致运动员文化水平偏低;二是训练过程中“拔苗助长”,导致年轻运动员因伤而缩短竞技生涯,因此,树立以“运动员第一,运动成绩第二”的文化理念,从培养全面发展竞技体育人才的视角,走学校化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提高我国女子中长跑竞技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竞技体育人才;三级训练网;文化理念;学校化
我国在奥运会、世锦赛上的优势项目是女子中长跑,曾经在第26届和第28届奥运会上分别获得5 000 m和10 000 m的金牌,至今还保持3项世界记录,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许多青少年运动员家长不愿意让子女参加业余训练从事竞技体育运动,出现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匮乏的现象.许多人认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匮乏的原因是我国体制、独生子女政策改革造成的,但笔者认为,其原因之一是我国“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采用教育系统之外的“三级训练网”培养模式“功利化”的驱使下,注入了训练的政治目的,致使教练员为追求竞技成绩违背科学训练规律,在运动员青少年时期采取“拔苗助长”的训练方式,造成运动员因伤过早退役.二是在训练过程中重视训练,忽视文化学习,运动员因文化水平低的问题造成第二次择业困难.笔者引用美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理念,试图解决我国青少年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
1993—1998年世界前10名奥运会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及参加奥运会的我国女子优秀中长跑运动员.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文化理念方面的研究论文10余篇,对“美国运动教育计划”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分析、探索.
2)数据统计法.对1993—1998年中国与世界前10名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年龄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2.1.1 中美训练目的的差异性区别
“美国运动训练教育计划”强调“运动员第一,成绩第二”的文化理念[1].我们理解“运动员第一,成绩第二”的文化理念是:虽然承认追求比赛成绩是体育运动的重要部分,但更强调追求比赛成绩不能以损害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文化学习、身心发展、乐趣等为代价.“运动员第一,成绩第二”的青少年训练文化理念是“以人为本”在青少年运动训练中的具体体现,而中国青少年竞技运动训练文化理念是“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国际竞技体坛的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国争光”[2].“要求每位运动员都从事着特定专项训练,其训练的目标就是在自己的专项上夺取比赛的胜利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运动员参加训练只有一个目的,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这是非常明确的.当代某一项目的世界纪录是当代人类在这一项目上运动能力极限的体现,冲击这一极限就是运动训练最根本的目的,也是竞技运动得以发展的前提”[3].笔者认为,中美竞技运动训练目的的主要区别在于:在“举国体制”下中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方法是建立在教育系统之外,人为形成的一种以提高竞技成绩为核心的“竞技体制”所造成的.从体制形成的初始条件来看,基于当时中国经济条件有限、竞技体育人力资本水平低及存量不足等国情,使人民看到了通过“举国体制”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的可能性,人们的行为决策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是合适的;但在我国以市场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竞技运动训练目标仍然是要在奥运会上夺取胜利.这也是我国竞技体育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为国家争得荣誉,振奋民族精神是无可非议的,但青少年运动训练的目的也应建立在以多元化为主的基础上,有为国争光、振奋民族精神的目的,也有满足个人成就的心理需求.
2.1.2 运动训练评价的差异性区别
美国运动训练教育计划要求教练员评估运动员时把重点放在运动员自身表现是否比上次有所提高上,而不是跟其他运动员比较;而我国教练员对运动员训练结果评价的标准却是比赛成绩.这种评价的结果不仅不符合青少年身体自然成长的规律,同时也不符合竞技体育竞技成绩的提高规律.其实,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当下运动员状况的一种静态确认,同时也包括对未来状况的一种动态激励.也就是说,评价应有一定的目的性,好的评价能有好的效果.美国运动训练教育计划是把重点放在促进青少年运动员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青少年如何关心集体的训练理念.教练员通过提高每个运动员的集体主义精神,促使每个运动员每天都能表现得更好,从而使整个团队每天都能表现得更好.
2.1.3 教练员能力及态度规定的区别
“美国运动训练教育计划”认为一个成功的教练应该具有5方面的能力,1)理解;2)预期;3)关爱;4)品格;5)幽默.在理解方面,要求运动员对自己从事的运动项目的规则、技战术要了解.在预期方面,教练员的训练目标有3个:1)使运动员获得乐趣;2)发展运动员的体力、心智和社会适应能力;3)取得胜利.教练员制定的预期目标会涉及到教练员的工作侧重、工作计划和对将来的看法.美国教练员认为,虽然所有的教练员都很看重竞赛,但首先是运动员的兴趣,其次才是赢得比赛,要求运动员要正确追求竞赛的胜利.如果教练侧重点就是上述的1)、2)、3)的顺序,那么,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问题将在运动员比赛的胜负记录中处于优先地位.“关爱”要求教练员对运动员要发自内心地关怀,包括爱他们、有热情、乐意分享对运动项目的热爱.“品格”包括认真学习、充满爱心、诚实、有礼貌、勇于承担责任.“美国运动训练教育计划”认为这些品格养成非常重要,要求教练通过言传身教和每时每刻的积极强化将这些美德传给青少年运动员.《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是教练员岗位培训的指导教学用书,该书指出“一个成功的教练员往往应具备以下条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牢固的事业心、顽强的意志和献身精神,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交流能力;具有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4].目的决定教练员所应具备的能力和态度,教学也好,运动训练也好,均取决于2个方面,即教师和学生或教练员和运动员.如果不是把学生和运动员的主动的学习和主动的训练放在首位,缺乏有效的方法,那么教师与教练员即便有再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其教学、训练的效果恐怕也是有限的.
2.2.1 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建国以来,我国在政府主导下建起了层层衔接的“三级训练网”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模式,竞技体育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难以支撑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5].究其原因,主要是以各级体校为基础的“三极训练网”是通过国家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实现的,运用行政手段人为地在教育系统以外形成了另一条从事体育教育和文化教育的系统.各极体校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在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时间的安排上明显偏重于运动训练,导致运动员因文化水平较低而出现分流与退役安置困难.原国家体委曾多次发文,要求各培养单位加强运动员文化学习,但只有部分单位重视,总体来看,并没有多大改观.
2.2.2 “奥运战略”与地方“全运战略”的矛盾
我国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运动寿命减短,就是教练追求竞技成绩、看重比赛结果的运动训练理念造成的.当国家“奥运战略”与地方“全运战略”发生矛盾时,教练员必然把为本地区夺取奖牌放在首要位置,为在全运会上取得成绩,教练员在训练中“拔苗助长”,以牺牲青少年的健康做代价对运动员进行不科学的训练.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全运会成绩高于奥运会成绩的原因之一.这一结果导致优秀年轻运动员寿命减短.1993年王军霞、曲云霞、刘东在第4届世锦赛中获3枚金牌,在第7届全运会打破4项世界纪录,1997年第8届全运会姜波、尹丽丽、兰丽新的1 500 m成绩分别为3:50.98,3:53.91,3:53.97,均超过奥运会水平,王军霞、邢慧娜分别获得第26届和第28届奥运会5 000 m金牌、10 000 m银牌和10 000 m金牌.从表1可见,我国与世界女子中长跑运动员6年平均年龄差距:800 m是6.2岁;1 500 m是5.9岁;3 000 m是5岁;5 000 m是7.17岁;10 000 m是6.92岁,而罗马尼亚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马丽特普伊卡在34岁时获第23届奥运会3 000 m金牌,王军霞、邢慧娜获第26和第28届奥运会金牌时年仅24岁.国外运动员在“运动员第一,成绩第二”的运动训练文化理念指导下,始终保持身体健康,运动寿命必然延长.1997年第8届全运会我国女子1 500 m运动员前3名的平均年龄为19.6岁,第27届奥运会我国女子中长跑未能获得奖牌与我国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因伤退役有重要关系.为此,学习与借鉴“运动员第一,成绩第二”的运动训练文化理念,是解决我国女子中长跑因伤退役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表1 中国与世界女子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各个年度前10名平均年龄
2.3.1 教练员应树立“运动员第一,成绩第二”的教育文化理念
中美运动训练教育文化理念的差异主要区别在于教练员对运动员比赛结果的认识,中国教练员产生这种认识主要是在我国“举国体制”下“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改革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是根本.我们应该学习美国运动训练教育计划,教练员评估运动员时应该把重点放在运动员自身表现是否比上次有所提高上.美国训练计划提出“运动员第一,成绩第二”,说明美国青少年运动训练目的更加注重人的主体地位,淡化成绩;在我国,当“地方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教练员追求的却是竞技成绩,甚至是为某个单位、部门、省市争光,其原因是他们的训练经费是当地财政局拨款,如果不为地方服务,则难以持续发展,这也许注入了训练的政治目的[6].
我们认为,美国训练计划提出“运动员第一,成绩第二”的训练理念,是有教育环境背景的,因为美国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是从“大、中、小学”即学校培养出来的,而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则是从人为设置的教育系统之外的“业余体校、专业队”培养出来的.在“举国体制”下三级训练网的环境中,我国青少年受到的完全是竞技体育“如何成为省市和奥运会冠军”教育思想.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7],我国教育的目的同样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青少年运动训练也是一种教育,我国青少年竞技运动训练必须走“教体结合”之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要把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纳入到教育系统,使之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部分,正确认识青少年参加比赛是“育人还是夺标”.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以人为本.在青少年运动训练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今后在青少年运动训练的改革中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原则,强调育人,弱化夺标.
2.3.2 重视“运动员第一,成绩第二”核心文化理念的制度建设
文化力即文化的作用和力量,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它既包括这个国家的知识文化生产力和创新力,也包括它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作用力、聚合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还包括文化产品者和消费者的综合素质和精神状态等[8].文化力就是文化的实力和作用力,我们应重视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文化素质教育,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体制改革”问题,也就是说,体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目标就是“夺标”.这种体制造成了教练员、运动员的奋斗目标就是获得各种层次比赛的冠军,最终导致运动员在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负出了极大的精力,而影响文化学习,最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成为时代的牺牲品.因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如何,是否有竞争力,最重要的是看其文化力,看其能否用先进的文化组合各种资源,凝聚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文化力的作用[9],德国在18世纪之前曾远远落后于殴洲其他国家,但18世纪后,德国从哲学入手,先完成了文化革命,催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而后才得以进行社会革命,再进行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使现代德国在近现代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担当起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其经济实力至今仍处于殴洲国家的前列.从中可以看到,文化力的发展可以使一个国家实现整体的跨越式发展.回顾我国女子中长跑从1993年中国全运会创造4项世界纪录、在第26和第28届奥运会获金牌辉煌时期至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中长跑未进入前8名的整个变化过程,可以说明我们在训练体制、教练员文化素质、教练员训练理念等文化领域没有实现文化力的创新.因此,我们应在青少年训练整个过程中,以“运动员第一,成绩第二”为核心理念,在竞技运动员训练体制、管理人员、教练员的道德素养、教练员的训练文化理念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扭转一切以成绩第一的文化理念.
2.3.3 以“运动员第一,成绩第二”为核心理念,走“学校化”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之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成为一个有巨大成就的人固然可喜,但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更重要”,爱因斯坦也讲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只有把培养“真正的人”、“和谐的人”作为基础性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后备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体育系统仍在致力于培养“在体育领域内有巨大成就的世界冠军”,而不是把培养“真正的人”、“和谐的人”作为基础性目标[10].我国目前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进入“业余体校、专业队、国家队”,无形中就被我国的竞技体育培养人才的体制所支配,即“获得世界冠军就是成功,否则就是失败”.我国在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训练、学习、食宿相对封闭,体育后备人才长期与社会普通学生分离,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与同龄人交流、沟通,在人生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等观念上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正如我国短道速滑优秀运动员杨杨所说“退役的第一天真是不知如何找到努力方向”.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走“三极训练网”的模式,对青少年文化学习管理松懈,对其身体素质早期过度开发,从科学发展观分析,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体教结合只能成为空谈.从解决运动员文化学习意义上讲,“三极训练网”培养体制是一种错误模式,应予以取缔,要走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之路.
我国奥运会优势项目女子中长跑近年来成绩下降及后备人才匮乏,其产生的原因一是各级体校的教练员为追求自身利益,在学与训的时间安排上明显偏重于运动训练,导致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二是当国家“奥运战略”与地方“全运战略”发生矛盾时,教练员必然把为本地区夺取奖牌放在首要位置,为在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教练员在训练中“拔苗助长”,以牺牲青少年的健康做代价对运动员进行不科学的训练.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全运会成绩高于奥运会成绩,这一结果导致优秀年轻运动员寿命减短.为此,以“运动员第一,运动成绩第二”的核心理念,探索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训练走学校化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之路,是提高我国女子中长跑成绩的重点工作.否则,我国奥运会优势项目女子中长跑还会重蹈覆辙.同时,也希望引起我国其他奥运会优势项目教练员的重视.
[1] About ASEP[EB/OL].[2010-06-11].http:∥www.asep.com.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篮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 污金金.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的成人教育[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9(1):25-27.
[5] 马志和,徐宏伟,刘卓,等.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24(6):56-59.
[6] 虞重干,王龙飞.中美青少年运动训练的差异及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2):5-10.
[7] 赵为国.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的社会发展目标范畴[J].滁州学院学报,2007,9(2):5-6.
[8] 周作武,周育平.“三个社会发展目标”和艰苦奋斗[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1-2.
[9] 赵广文.文化力: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动力[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15(4):59-60.
[10] 贺新奇,倪向利,张延安.推行体教结合策略与完善举国体制的关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1):31-34.
Exploration on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System for the Reserves of Chinese Female Middle and Long Distance Run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cepts
Ll Do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
Taking the falling performance and shortage of reserves in the Chinese middle and long distance running-a previous advantageous item in the Olympic Games-as study subjects,it’s found out that too much training for the athletes on the time arrangement for learning and training leads to poor education,and too much demanding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leads to short sports career of young runners,due to the interest pursuit of all-round sports schools in the whole nation.Therefore,a cultural concept of“Athlete comes first,performance comes second”should be set up in order to train more reserves from all kinds of school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ivating sports talents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s;three-level training network;cultural concept;schooling
G808.18
A
1009-8445(2011)02-0071-05
(责任编辑:徐生然)
2010-09-10;
2010-12-10
李 栋(1958-),男,黑龙江富锦人,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