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德学 吴琼
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正以课程改革的形式向纵深发展。要实现新的课程目标,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革。即改变过去强调接收性学习的现状,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新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一、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新的课程目标。那么,实现新的课程目标为什么不能依靠过去的接收性学习方式,而要依靠研究性学习方式呢?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形成能力和方法、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称为“三维目标”)。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新的课程观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传授 → 接受过程,除了少数工具性知识(如元素符号的书写等)可以采用接受性学习外,其它课题的学习都应该不同程度地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过程特征:第一,学生学习活动应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第二,学生需要收集用于解释和评判问题的证据;第三,学生要根据所收集的事实证据形成解释,从而对问题作出回答;第四,学生要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验的方法,对自己的解释进行求证和评价;第五,学生要通过交流和讨论进一步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归纳上述五个基本特征,我们就得到了初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模式:问题 →证据 → 解释 → 发表 → 评价。
应该说明的是,上述五个学习环节的先后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各种学习环节可能会相互渗透而表现出交替性。另外,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可能不只包含上述五个环节,如在问题与证据之间就常有“假设”这一环节。这里列出的五个环节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误区
初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特征,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多元性和发展性。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而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变化情况,灵活的调控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用这些观点来看待当前初中化学的教学改革,就不难发现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实践误区。
误区之一:生搬硬套理想化的模式,其结果是“研究”“学习”貌合神离。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不管教学内容是什么,一定要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做出一种假设、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得出结论、自己进行评价。由于内容与形式的不协调,总给人一种做戏的感觉,是一种“研”而无“学”的教学败笔。
误区之二:课堂老一套,课外图热闹,其结果是“研究”“学习”两张皮。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将相关教学内容与题材有机地融合,而且对教材内容依然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因而学生对这些题材没有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去开展研究探讨,就难实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初衷。
误区之三:整体割成“三块”,灌输加上“研究”,其结果是强化接受“学习”,虚化“研究”过程。他们往往在教学中将教学任务人为地划为三块:先传授知识和技能,再传授能力和方法,最后再进行枯燥乏味的蜻蜓点水式的思想说教,但在教学方式上却依然是以灌输为主。与过去的教学方式的不同之处,仅仅是“一块”与“三块”的数量区别,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根本不具有“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价值。
四、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
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通过多样化的具体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结合研究性学习的阶段性实施步骤,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能力。
以“选题”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技能、网络技能、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数据归类统计的方法与人谈话的技巧、演说技能、答辩中的临场应变能力等。
以“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为载体,着重培养民主集中、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资料收集、数据整理的科研意识,分析资料、提炼观点的能力,制订计划、独立构思的能力,观察生活、具有独到地分析问题的意识等。
以“实施研究”为载体,着重培养以下几种能力:遇见困难并进行预防的能力,面对困难和应变处理的能力,耐挫力和意志力等。
以“撰写实验报告、演示汇报”为载体,培养学生以下能力:整理并利用资料佐证观点的能力,熟练操作、运用各种媒体的能力,清晰自如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条理清晰的书面表达能力,综合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五、初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要走出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误区,应从初中化学教与学的实际出发,不追求形式和程序,在“过程”上做文章。具体的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1.“问题”教学策略。理想的“问题”学习活动是要求学生自己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等到学生能够自己提出好的探究问题之后才能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化学教学的课堂上,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探究氛围,并通过引导,集中和优化学生的问题,使得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同样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证据”“解释”的教学策略。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对证据的收集、解释的形成和求证的教学处理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有限的线索确定证据的收集方向?如何引导学生在不止一个可能合理的解释面前做出决策?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完成探究过程?从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来说,这些才是至关重要的内容。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内容一般都由教科书代替了,面对教材的这种呈现方式,我们应该怎样开展教学活动呢?
第一,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简单的说,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材只能是教和学的一种参考资料。其中所提供的原理和方法等,应该作为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思路的范例,而不应该作为学生必须服从并掌握的某种标准。
第二,营造探究氛围,允许并倡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提出质疑,鼓励学生提出不同于来自教材或教师的研究方法,等等。使学生在通过教材或教师了解到一般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科学探究的亲身体验。
第三,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不要仅以教材为中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化学教学也应该走出课堂,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如酸碱盐性质的教学活动就可以延伸为对本地的水质情况分析(酸碱性、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鉴定等)的实践活动。
第四,要重视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各科学习能力的相互迁移,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的表面上看来不具有逻辑关系的方法和能力、观点等之间的渗透和迁移的思维火花,因为正是这些构成了学生具有个性特征的综合素质。
3.“发表”和“评价”的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发表”的学习方式有多种,如书面练习、口头表达、演讲、课堂发言等等。“评价”有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还有结果评价、过程和方法评价等等。教师则应尽可能当组织者而不当裁判员。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就是尽力营造探究条件和探究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化学学习能力和方法,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