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吴焕发
我们是怎样节约集约用地的
□武陟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吴焕发
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一些重点项目的落地,武陟县的区域优势逐步显现,经济实现跨越式腾飞,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的位次大幅提升,建设用地也随之逐年递增。
经济要发展、“红线”要坚守,在处理保障与保护的关系中,我县按照“控制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总体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保护耕地、保障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节约集约利用辖区土地资源,在保障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连续11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009年年末,全县耕地保有量46109.73公顷,比2008年年末净增加1089.8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1382.2313公顷,保护地块1537块。2010年6月,我县被确定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试点县。
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共识,我们加强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经验推广和政策宣传,每年的矿法宣传日、“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等法定宣传日,都会通过悬挂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设立咨询台、向社会各界赠阅专刊、展出宣传版面等形式大力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节约集约用地意识。
2010年6月,我县被确定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试点县后,我们通过召开各级干部会议、在电视台反复播放宣传节目、在报纸上刊发多篇宣传文章,深入宣传节约集约用地的重大意义,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为了加强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领导,县政府下发了《关于成立武陟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的节约集约用地领导小组;出台了《武陟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节约集约用地监管格局;对耕地动态平衡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内容,从项目管理、供地要求、批后监管、存量盘活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年终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通过修编《武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我们提出了“工业向集聚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村民住宅向中心村集中”的思路,并制定了刚性规定:凡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必须进入产业集聚区;凡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必须进驻标准厂房;投资1000万元以下项目,不再单独供地;一般工业投资项目必须建多层厂房;县里把新村建设分为整村搬迁型、旧村改造型、城中村改造型,进一步细化新社区规划布局,控制户均占地面积。
县政府将闲置低效利用土地处置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与各乡镇签订了处置闲置及低效利用土地责任状,出台了产业集聚区标准厂房建设使用优惠办法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暂行办法,制定了对企业建设标准厂房、利用内部空间高效开发、收购兼并低效用地企业等挖潜节地项目给予财政补助、减免收费的优惠政策,并对企业投资强度、容积率等刚性指标进行严格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挂钩,对节约集约用地成效显著的乡镇优先解决用地指标。
对征而未建、征多用少的项目,逐个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并签订协议书。对违背合同约定且符合收回条件的低效用地、闲置土地,依法予以收回,有计划逐宗盘活。3年来,我们先后盘活闲置土地59宗,面积1545亩。
为了做到节约集约用地,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项目预评严把审批关。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凡是不符合规划、无用地计划的,坚决不予批准。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的项目,一律不予供地。2005年以来,我们先后拒绝不符合有关政策的项目32个,核减用地面积1200余亩。
二是土地出让严把放行关。我们每年年初都要编制土地收购储备和供应计划,对土地一级市场实行计划供应,对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全面实行“招拍挂”,用市场调控手段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同时,指导用地单位精打细算,利用好每寸土地。斯美特方便面厂在建厂前期设计为两层厂房,后来在我们国土部门的指导下,改为四层厂房,提高了用地容积率,仅此一项就节约土地80多亩。
三是项目竣工严把验收关。我县建立了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制度,对未达到出让合同约定投资强度或建筑容积率的项目,暂停办理土地和房产登记,并限期追加投资;对闲置土地时间超过两年的,坚决予以收回。2010年,我们对河南宏基长期闲置的126亩国有土地依法收回了使用权,并出让给了投资强度高、经济效益好的河南大指造纸设备有限公司,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
通过加强宣传、政策给力、部门联动,节约集约用地创建活动在我县开展得如火如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正在渗透到全县的每一个角落。我县在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经济建设热潮中既满足了辖区项目建设的用地需求,又实现了耕地保有量的连年递增。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按照村镇体系规划,将全县原来的367个行政村优化调整到126个基层村、60个中心村,变一户一宅为农民住宅楼或住宅社区,鼓励农民向中心村集聚。目前,我县正在实施和拟实施新村建设的村已有14个,投资总规模达4.97亿元,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群众入住新村后,可腾出建设用地5637亩。
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我们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全面推进工业企业向集聚区、工贸区、功能区集聚,并制定了投资强度不低于每亩120万元、容积率小于1.0的不得入驻产业集聚区的标准。同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不用或少用新增建设用地,提高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向存量要增量。利用财政集中投入、以点带面的方式,强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规划了20公顷的标准化厂房区,已建成厂房30栋21万平方米,容积率超过1.5。目前,我县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122家,初步形成了以江河纸业、瑞丰纸业为龙头的造纸及纸制品加工产业集群和以大指造纸设备、天创风电设备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两大主导产业集群,以及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新能源三大配套产业集群。
在保障粮食安全、守好耕地红线工作中,我们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对12万亩黄河滩进行分期整理,平整、打井、修路、架线,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产出,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实现全县乃至全市的占补平衡储备了足够的后备资源。目前,我们通过黄河滩土地整理项目,全县新增耕地4.1万亩。
通过一系列措施,我们节约集约用地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在工业集聚区,数十家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既节省了耕地,又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效益;在黄河滩区,土地开发整理正在充分发挥效益,农田灌溉设施齐备,田间道路宽阔平坦,新开发的耕地上庄稼已实现规模化种植;在已实施和正实施的新农村建设中,大批农民从零散村和独家小院搬进了功能齐全的中心村和多层住宅,腾出了大量的土地;在城乡,闲置的“空心村”、砖瓦窑厂、工矿废弃地被先后整理、复耕,变成了造福子孙的可耕地和建设储备用地。
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证明,我们所走的这条节约集约利用之路与国家所倡导的珍惜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政策是相吻合的,它不仅是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的科学用地之路,也是一条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沿着这条节约集约之路,主动作为、加强服务,充分发挥国土部门在经济建设中的参谋助手作用,为实现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农业大县的粮食生产稳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