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性担保机构经营研究与思考

2011-09-23 05:52罗智勇谢洁华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商业性经营机构

罗智勇 谢洁华

商业性担保机构经营研究与思考

Research And Consideration on Operation of Commercial Guarantee Organizations

罗智勇 谢洁华

信用担保机构是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主要从事担保、再担保业务及相关融资服务,并独立承担担保责任的专业化融资服务机构。从信用担保行业经营运作模式来看,分为三种类型:非盈利性质以政府支持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以会员单位出资为会员单位服务的互助性担保机构及盈利性质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商业性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绝大多数为商业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为独立法人、商业化运作经营、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从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但现阶段逐渐出现担保品种多样化和机构多功能化的迹象,商业性担保业务操作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最高,加上是以民间资本为主导,能够避免政府的行政干预。

一、商业性担保机构的经营及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性担保机构经营以向具有良好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中小企业及个人提供专业融资担保及咨询服务为主,管理架构一般由三个层次组成,即战略决策层的董事会、负责具体经营事务的总经理及部门经理的管理层及具体经办人员的业务操作层。其利润来源分以下三部分:保费业务收入(占担保机构收入一半以上),各种保前调查费、抵押评估等费用及担保机构向企业拆借资金收取的费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信用体系仍不完善,商业性担保机构面临的不确定风险无时不在,所以担保机构更注重准确地识别与评判风险的程度。防范和化解风险是担保机构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风险管理体系为担保机构中最核心的经营环节,直接体现担保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是创造资本增值和股东回报的重要经营手段。

在担保机构的经营过程中,有两个因素决定其风险承受能力:一是资本金规模,二是风险管理水平。虽然资本金决定了担保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但承担的风险究竟能给担保机构带来盈利还是损失,取决于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只有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将风险转化为现实的盈利。因此重点分析担保机构风险控制体系对研究商业性担保机构的经营具有重大意义。

(一)风险管理体系具体运作

担保机构一般通过建立管理架构和制度约束,以规范业务流程和员工行为,对担保项目实行双人调查、审保分离、专家审查、集体决策、定期跟踪、资产分类、风险预警,对担保项目实施全程风险管理。从担保公司的具体运作情况看,其对风险的判断依据和控制措施类似银行的做法,但较银行而言更具实效性。具体如下:

1.保前调查。①市场及客户选择,担保机构一般在市场选择上,大多选择优势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过程可控的商贸企业、前景稳定的特色企业、成长性较好的生产性企业。并从中按区分行业、择优扶持的原则,选择将具有盈利能力、一定发展前景及还款意愿良好的企业作为担保业务的目标市场。并考虑企业的第一、第二还款来源相结合,合理选择融资模式并控制担保总量。②侧重摸清第一还款来源,对客户准入,关键是分析客户的经营状况和成长性,所以第一还款来源是其核实的重点和着力点。业务受理后,担保机构一般由项目经理(A、B岗)或组成相应调查小组进行实地调查,重点核实应收账款明细、真实交易发票、相关会计凭证、所有权证、回笼银行款项等,对无法确定或掌握的交易进行剔除;同时也通过多渠道对股东背景、个人信用、亲友和社会关系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以确保较真实全面掌握客户信息。

2.担保阶段。①设置反担保,力争提高客户违约成本,反担保是担保机构控制风险的主要手段,相对银行的担保,实效性是其最大的特点。担保机构往往综合各种因素(包括不回避法律中的灰色地带)以实现反担保效用,对企业达到实质控制。如不能办理抵押登记的机器设备、厂房及建筑物和集体用地使用权,担保机构通过与企业签订机器设备、厂房使用权转让协议,村委会出具集体用地使用权转让的证明等方式来设定担保;对原材料、产成品、应收账款等设定监控条款;对股东,只要是有效资产(房产、汽车、存单及配偶或家庭财产等)均纳入其贷款反担保范围;部分担保机构对企业经营的股权也通过转让协议的形式设置反担保。②严格落实担保前提条件,在没有落实担保前提条件前不予出具担保函。

3.保后管理。①保后监控管理扁平化。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部门也负责保后管理,一般根据客户经营情况、保证金收取比例、反担保、贷款期限等情况设定监管频率。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检查人可直接向企业高管汇报,使管理层及时作出反应和处理。相对银行而言,保后监控管理更趋扁平化。②追偿方式多样化,担保机构一般都有较广泛的社会渠道,可为追偿和处置反担保提供便利,其处置反担保物时,更注重效果而不局限于形式,代偿发生后,可多渠道处置反担保;包括通过典当行或者拍卖行处置反担保物。担保前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的客户,担保机构还可通过代位管理后再寻找买家。

(二)风险管理策略

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有:①风险分散,担保机构对一些贷款金额较大的银行贷款通过联合几家担保机构组成类似银团贷款方式的担保,从而分期与降低风险,同时也实行担保期限结构多样化分散部分风险。②风险转移,担保机构通过采取适当的反担保手段,将部分风险转移锁定到贷款主体上。③风险补偿,担保机构的保费定价中,对于那些安全系数较低的企业,采取费率上浮以弥补风险。并且担保机构通过提取责任准备金及风险准备金等手段提取准备金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

目前商业性担保机构的代偿记录少,代偿率与代偿损失率均较低。担保代偿率在3‰以下,低于全国担保行业5‰的代偿率。从商业性担保机构经营情况看,其得益于自身有着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控制措施与风险管理策略,来达到合理规避风险与控制风险的效果,并藉此风险管理手段得以发展商业性担保业务。

二、商业性担保机构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商业信用担保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中介活动,具有经济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其资本乘数效应在我国一般为5-10倍)。商业性担保机构实质为经营风险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就是为中小企业资金融通活动提供中介服务的机构。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抗风险能力、信用水平及担保方式等方面有所欠缺,造成融资难。信用担保机构作为资金供需双方的中介,成为中小企业信用水平及担保方式的有效补充,企业通过担保机构担保来取得贷款,获得发展,并促进了金融资金的优化配置。

从银行角度看,当前商业性担保机构已逐渐成为相对独立性较强的重要金融资源配置辅助力量,虽然金融资源的配置状况与经济宏观调控及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在微观企业层面,通过商业性担保机构保证,成为银行信贷业务有效补充的担保方式,对银行金融信贷资源起双重保障机制,成为金融资源另一道安全锁,使金融资源合理流向更加需要的企业,促进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地进行配置,打破金融资源单一的配置结构和渠道,具有均衡供求关系的作用。并且通过商业性担保机构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推动了经济和谐的发展。

三、商业性担保机构发展现状

得益于现阶段经济的蓬勃发展,虽然商业性担保机构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仍有大量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尚无法通过商业性担保得以满足,商业性担保机构的金融配置辅助力量尚有待加强,商业性担保机构在金融配置的作用仍要大力引导。

商业性担保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但担保行业还处于行业成长期,许多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才起步不久,加上国内经济蓬勃发展,企业经营处在上升期,风险暂时还未显现,宏观经济的波动可能会导致流动性陷阱和不良贷款大批出现。通过对担保机构业务经营、风险控制等环节的调研分析,发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外部环境

1.目前担保机构主要面临市场风险问题。由于国内的经济增长偏快,目前政策面宏观调控重点是遏制经济增长高位运行并切实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在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激烈下,必然有企业经营失败带来的市场风险。

2.信用担保行业作为金融市场的一支新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随着行业的规范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各种资本逐步渗透的推动下,行业面临着大规模的洗牌,资本实力与经营规模较弱的担保机构必然会被重组或整合。

3.外部管理基本空白,目前监管担保行业的法规条例屈指可数,况且没有一整套完整的担保公司设立、监管、风险控制体系存在,只是靠担保机构自身的理解与企业自身制度建设,从而造成商业性担保机构发展良莠不齐,并催生了畸形的担保机构,同时影响到银行与其进一步合作共担风险的积极性。加上担保行业的政府监管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现在国家对担保行业没有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整个行业基本处在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辅导,也是担保行业至今都没能做强做大的一个原因。

4.商业性担保机构区域业务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两翼发展不对称,而商业性担保公司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信赖性较高,因此商业性担保公司绝大多数业务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业务甚少发展到中西部地区。

(二)内部经营

1.商业性担保机构资金困局,资金不足是大多数商业性担保机构最致命的弱点。首先是银监会要求银行选择合作的担保机构资本金必须在1亿元以上,令大多数商业性担保机构无法满足与银行合作的门槛。其次是商业性担保机构除了每笔业务都要存入相应比例的保证金外,同时还必须提取坏账准备金等,造成资金紧张,出现一些担保机构变相向企业收取高额保证金或把存入银行的保证金作为其对企业的借款,挤占企业资金的情况。

2.目前多数担保机构的财务制度尚不完善,没有完全按照《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及风险准备金,准备金没有实行专户管理,且参与企业的资金运作,财务报表上的只是数字的体现,没能真正起到保障风险的作用。

3.各种担保收费不规范,客户负担大。目前担保机构保费一般按担保金额的约3%收取,除此之外,还要向客户收取履约保证金、调查费等费用;部分担保机构按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向客户收取保证金(不超过20%),同时保证金参与担保机构资金运作;部分担保机构保证金虽由本身缴足,但每月仍向担保企业就保证金收取高利息;贷款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较大。

4.担保机构业务较为单一,并且集中在短期贷款担保,短期贷款担保是风险度最大的信用担保形式,担保机构总体抗风险能力较差,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

5.担保机构目前的风险管理手段较为有限,并不能够完全覆盖突发性事件带来的风险。如何避免和降低突发性事件产生的冲击和影响,提高担保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也是担保机构面临的问题。

6.担保机构的对外担保金额已接近饱和状态,担保资本的流动性和变现性较差,资金流动性潜在风险较为明显,一旦出现风险,将影响担保机构的信用水平和担保能力。

四、商业性担保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建议

(一)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建设发展,信用担保行业作为一个初具规模和实力的新生行业和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枢纽,其商业担保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已经凸显。从行业发展情况来看,由于目前各担保机构的资本实力、风险管理水平及诚信度参差不齐,行业正处在行业的动荡期。随着行业的规范发展,将对担保行业中一些运作不规范、定位不明确的担保机构进行一次洗礼,优胜劣汰。

现阶段商业性担保机构已进一步扩大与国际国内同行的业务交流与合作,在业务运作、信息采集、征信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不断吸收先进经验,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信用等级和整体实力。目前商业性担保机构已出现担保品种多样化和机构多功能化的迹象,有朝着向综合型集团发展的经营趋势,部分担保机构不只开展担保业务,而是多渠道地发展非担保业务等中介顾问服务,并且通过开办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拍卖行等领域,实现链条控制,加快处置资产的速度等。

(二)建议

从商业性担保机构的情况看,目前担保机构担保的贷款总体质量情况尚可,这实际上与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影响暂时还未显现分不开,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仍需经受考验。通过调查和分析商业性担保机构经营运作情况及风险管理体系,对今后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发展提出个人看法。

1.行业规范。目前商业性担保机构鱼龙混杂,各家机构实力经营水平参差不齐,行业存在较多不规范的运作,业务规范化程度不高,行业的社会形象得不到正面的体现,并阻碍担保行业的长期发展。为避免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任危机,目前担保行业最需要通过行业协会来加强自身管理和自律,同时需要明确主管部门对行业进行管理和规范,业务管理规范就形成口碑和品牌,制定并有效实施规范的行业准则,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不增加客户负担基础上,与企业共同成长,与客户金融机构实现三赢。

2.商业性担保机构应内部规范财务制度,按国家规定的担保机构财务办法编制财务报表,并提足各种准备金,建立风险补充机制,实行保证金专户,确保风险补偿能力,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风险。

3.由于与金融机构合作时处于较弱势地位,担保机构更应该多渠道地拓展非担保性业务,一方面能有效分散业务风险,避免因过于集中单一业务品种,导致抗系统风险能力弱。另一方面能够为担保机构提升议价能力,并争取更加平等的合作地位。

4.目前我国还没有再担保机制,对担保机构无法起到分散风险的保障作用。应尽快建立再担保机制,积极发展再担保基金,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利用担保机构的信用互助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提供为担保机构担保业务分散部分风险责任的有效机制,补充代偿担保机构部分风险损失,降低担保风险的震荡幅度,促进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5.商业性担保机构可借鉴商业银行系统采用的经风险调整的业绩评估方法(RAPM)如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来综合考核担保机构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真实反映担保机构长期稳定性和健康状况。以经济资本配置为基础的以风险调整的业绩评估方法克服了传统绩效考核中盈利目标未充分反映风险成本的缺陷,促使担保机构将收益与风险直接挂钩,体现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内在平衡,实现经营目标与绩效考核协调一致。使用经风险调整的业绩评估方法,有利于在担保机构内部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忽视风险,盲目追求利润的经营方式,激励充分了解所承担的风险并自觉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从而在审慎经营的前提下拓展业务、提高收益。最终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6.创新和发展我国的信用衍生品市场,我国目前缺乏类似美国广泛使用的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工具带来的风险分散机制,避免市场风险集中暴发的风险。信用衍生工具提供信用风险的转移机制,有助于解决发展业务与分散风险之间的矛盾,使担保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更加灵活、动态和主动。同时可以降低经济资本,增加资本收益,有助于节约资本金,提高资本收益率,增强抵御突发风险能力。大力发展我国的信用衍生品市场,不仅是金融市场发展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商业性担保机构信用风险管理的现实需求。

7.继续强化在商业性担保机构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商业性担保行业的市场前景广阔,因企业生产经营扩大,对金融资源配置的需求增加,并为担保行业提供了大量市场,因此需要继续强化商业性担保机构的金融资源配置作用,改善金融资源配置环境。

8.担保机构属于经营风险的准金融机构,要真正规避风险、赢得竞争,实现担保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取决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担保机构要加强对担保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力度,培养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同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建立内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猜你喜欢
商业性经营机构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装置艺术在现当代艺术中的商业性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对欠发达地区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调查与分析——以阜阳市为例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