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杰
(浙江财经学院 艺术学院,杭州 310018)
现代室内庭园中的文化表现及创新设计
邵 杰
(浙江财经学院 艺术学院,杭州 310018)
“把自然引入室内”是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也是各国建筑师及室内设计师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文章从室内庭园设计的文化角度入手,阐释了在不同的文化中,室内庭园设计的不同表现形式。在研究室内庭园设计的精神内涵的同时,探索其设计的创新之路。希望为业内人士提供思考与讨论的平台,也从一个角度探讨了室内庭园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和创新设计的关系。
室内庭园;设计;文化;创新
人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人们对自然界的事物,如花草、树木、山石、水等,有着一种本能的偏好,因此,“把自然引入室内”的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筑大师波特曼分析:自然界中的东西是人类最偏爱的东西,人们通常喜欢待在有鲜花、树木、流水的环境中。于是他提出在酒店建筑中设置“协调单元”,在这些建筑中设置了人们喜爱的树木、花草、溪水、喷泉、雕塑等。波特曼相信,环境可以左右人的情感和反应,建筑要为人服务就要给人提供一个能够回归自然的空间与场所,满足人们的共同需要,创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除此之外,波特曼还提出:“建筑设计其实就是对于一个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特征——也就是某一地域文化本质的反映,建筑的发展要以继承与延续特定的历史文脉为前提……成功的建筑应该很强烈地反映出它存在的目的,应该折射出当时的文化。”[1]
贝聿铭先生曾说:“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2]很显然,这三点他都做到了。贝先生令人瞩目的作品“香山饭店”以庭院贯穿其中,巧妙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庭院的形式的同时也尽量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院落式的建筑布局形成了三种不同性质的院落:入口前庭很少绿化是按广场处理的,这在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中是没有的,但它却很好地满足了现代旅馆功能上的要求。后花园是香山饭店的主要庭院,三面被建筑所包围,朝南的一面敞开,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既简洁又有一定传统园林的色彩。还有若干小庭院,沟通了香山自然景色与香山饭店的联系。前庭和后院虽然在空间上是绝对隔开的,但由于中间设有“常春四合院”,那里有一片水池,一座假山和几株青竹,使前庭后院有了连续性。四季厅虽然是中国传统四合院式的,但是贝先生创造性地为它加上了玻璃大屋顶,使之成为室内中庭空间(见图1)。[3]
可见,大师们对于室内庭园的重视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他们更注重其精神内涵的引入。在张家骥所著的《中国造园论》一书中,对“庭园”的概念作了探讨:“所谓庭园,就是在有限的庭院空间里,以花木、水石、禽鱼等物质表现手段,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4]由此看出,在中国传统的庭院概念中就已经包涵了“精神内涵”的内容。这里的“精神内涵”包括很多方面,如意境的表现、宗教情节、文化内涵等等,其中,文化内涵是建筑师不可忽视的。
图1 香山饭店四季厅
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1.西方抽象的自然
它最早起源于埃及,是用抽象的几何化形式来表达自然。当时由于尼罗河泛滥而引发了人们对几何学和测量学的兴趣,加上浓厚的宗教影响及气候背景,产生了所谓的几何式庭园,当时这种几何式的庭园是一种规则的、对称的格局。这种类型一直主导着西方的造园,直至18世纪初英国风景式造园诞生,庭园才开始有规则式与不规则式的区分。几何化造园的理念至今影响着室内庭园的构景,主要反映出以下特点:
第一,几何图案式构图。第二,简约的景致,具有较强的逻辑秩序。第三,强调人工化的自然景物,淡化景物的自然特征(见图2)。
2.日本象征性的自然
同属东方文化,日本的文化与中国也有相似之处,其造园也十分注重对自然的描绘。然而,日本的造园艺术受禅宗和茶道的影响,追求的是一种主观的静思和顿悟,崇尚和、静、清、寂,较具代表的是日本的早期石庭。
日本的庭园通常都会有个创作主题,把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这种三维的“庭园”形式表达出来,并给予极度的简化,它甚至运用直线这一基本的线性来描绘自然,这是一种象征手法的运用。
3.中国写意的自然
“写意”一词在中国古代艺术中首先出现在绘画中,它是绘画中运用毛笔的一种技巧,俗称“粗笔”,与“工笔”对称。通过简练放纵的笔致着重表现描绘对象的意态风神的画法,属于简略一类的画法。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因此,“写意”一词用于园林中,它就注定与绘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园林多倾向于对自然的摹写,又不拘泥于形象的逼真,而是注重表情达意,具有一种朴素的自然美[5]。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的中庭空间就是一个非常写意的室内庭园。在矩形区与环形区之间有一个47米高的玻璃共享空间,设计师在室内中庭的处理中借助地面拼贴图案和材料的色彩、线形构成唤起与观者情感的共鸣。大堂的地面材质铺装采用大花白和灰石的色彩差别与组合来构成图案,配合大堂内挺拔的翠竹,从楼上挑廊往下俯视,极似一幅中国的山水画,完成了空间的写意(见图3)。[6]
图2 几何形式的室内庭园 图3 中国工商银行总部中庭
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文化是阴柔的文化,在中国庭园文化里讲究虚静,庭园建筑亦是如此,它讲究内在含蓄、情景交融、曲径通幽。在中国传统庭园中,整体曲线流动而富于变化,空间布局欲开还闭,反映了中国文化中最具诗情画意的美学内涵[7]。
1.继承与创新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他设计的香山饭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从中我们也可以悟出,要创新,首先要学会“继承”。
号称贝聿铭收山之作的苏州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东北街。这座投资达3.39亿元的新馆建筑和相伴的忠王府古建筑交相辉映。“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仍然是用那些到处可见的白色粉墙作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但是却把传统符号用现代工艺和材料进行重新诠释。贯穿其中的若干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设计思路,不断挖掘、提炼传统园林的精髓,为每一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见图4)。[8]
2.多种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建筑文化本身就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纵观世界,一个发达国家总是善于学习和交流的。比如美国,它的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吸收了众多国家和民族的人才。
中国自古以来就善于吸纳外来文化,许多外族文化被引入中国就会在中国生根以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自北京申奥以来,北京这座文化古城出现了许多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的作品。这些建筑师在这里汇集,他们相互学习并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但我们不必担心汉民族的特色会消失。法国美学家丹纳对此做了明确的回答,他说:“一个民族的特性尽管屈从于外来的影响,仍然会振作起来,因为外来影响是暂时,民族性是永久的,来自血肉,来自空气与土地,来自头脑与感官的结构与活动这些都是持久的力量,不断更新,到处存在,决不因为暂时的钦佩一种高级文化而本身就消灭或者受到损坏。”[9]
3.现代科技的进步为建筑空间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条件
科技的进步使许多设计师的创新设计成为可能,美国设计师及艺术家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为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罗伯特谬勒市政机场设计了这样一处室内景观。由于旅客的人流量很大,地面和墙体的空间十分有限,因而唯一可以利用的地方就是屋顶。施瓦茨这一作品名称是“悬吊的德克萨斯矢车菊”(Hanging Texas Bluebonnet Field),完成于1998年。矢车菊是德克萨斯的州花,施瓦茨运用了大量的这种绢花,将其串起来从集散站的屋顶上垂下来。悬挂的花朵排成一条条直线,从主入口延伸到中央大厅,将单调的混凝土拱顶掩盖了起来。绢花悬挂在旅客头顶约1米高的上方,自动门的开合引起气流使它们在风中摇曳生姿。对于到来的旅客来说,这一作品像是很特别的花的问候,欢迎他们来到德克萨斯州(见图5)。[10]
图4 苏州博物馆庭院
图5 悬吊的德克萨斯矢车菊
4.个性化设计
室内庭园设计还必须有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室内庭园中精神内涵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必然带有个性。相同文化中的庭园设计,其结构类型必然有共性,但是,其中的意境却根据不同的主人而呈现不同的个性,它来源于设计师独特的意象群。当代日本建筑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纷纷形成自己的风格。如安藤忠雄的光与影的空间、黑川纪章的灰空间等等[11]。
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灰调子文化”理论和“共生”理论。他对这种理论进行了不懈地探索,而这种探索是基于对整个民族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思索和反省的。当时,日本社会处于新与旧的矛盾、生活与环境的矛盾、西方文化与日本文化的矛盾中,于是他的理论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黑川把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结合起来,使理论变得具体而坚实,也使其作品易于被接受和理解。1975年他设计的福冈银行本店(见图6),是一个高大的方盒子,既与城市环境不协调,也缺乏人情味。但是,黑川的“灰空间”和“共生”的理论却使它获得了成功。这个方盒子被挖去了一大部分,形成一个人们可以在其间停留、休息的带顶的绿化广场。这个广场是银行建筑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城市空间相沟通。黑川说:“这个空间,就是‘缘空间',也即介于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或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之间的一个中间空间。它的作用有如日本建筑的‘缘侧',是自然与建筑之间的中间空间。我希望这个空间能表现出城市空间的‘幻想',又能与周边环境进行对话。”这就是他所探索的高度技术与人情味之间的共生空间。这样做,使城市环境与建筑内容之间增加了层次与过渡,使环境变得宽容与和善。它能吸引人们来此休息并给他们留下温柔、清爽和值得亲近、逗留的印象,从而也会为这个银行招徕更多的主顾。[9]。
图6 福冈银行本店
5.要具有超前意识
设计不但能改善生活,它更能改造生活、引领生活,甚至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从古至今,人类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都与前人的不断创新分不开。如原始人发现火、鲁班发明锯子、爱迪生发明电灯等,每一次创新发明都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中,波特曼在解决城市建筑问题方面非常具有创新精神,并由此声名雀起,他的目标就是希望创造良好的私人与公共建筑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一目标是通过整合建筑和自然来实现的。早在上世纪60年代,建筑大师波特曼试图发掘人类对环境、空间和形式作出的反映,他发现这种反映普遍存在于人类与自然界的这种本质不变的联系中。波特曼创造性地把中庭空间、玻璃电梯和旋转餐厅结合在一起,使人们在这个共享空间里享受舒适和惬意。其代表作品桃树中心、旧金山的艾姆巴卡迪罗中心等都贯穿了其“协调单元”的构思。他成功的作品对后来的酒店设计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1]。
而另一典型案例则体现在最著名的早期空中庭院之一纽约福特基金会大楼内的中庭空间,由景观设计师丹·基利(Dan Kiley)负责室内中庭花园的设计。丹·基利现在是美国最著名的景观建筑师之一,其风格结合了法国17世纪庭院严谨形式和现代的理性思考。20世纪60年代,由于对现代主义和当代建筑学的理解和感悟,他成为了福特基金会大楼室内景观设计的理想人选。这样他就建造了这一最早、当然也应该是最重要的空中庭院之一的中庭花园。现在空中庭院已经成为办公建筑和酒店的标志性特征了(见图7)。[10]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庭”作为建筑的一种空间形式,自始至终受到文化的限定,它既是一种建筑空间,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庭的这种双重叠合的性质使我们对它的研究必须从空间与文化两方面着手[11]。然而,“文化”与“创新”并不冲突。作为自然界的人,有其基本的生理、心理、行为和文化特征。我们的设计要创新,设计师就应该关注和分析人性的需求,挖掘生物本质,改造人们的生活。
[1] 石铁矛,李志明,约翰·波特曼[G].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17.
[2] 王天锡,贝聿铭[G].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2
[3] 黄健敏.阅读贝聿铭[G].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1-160
[4] 张家骥.中国造园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1-130
[5] 屠兰芬.室内绿化与内庭[G].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6-119
[6] 邵 龙,赵晓龙.走进人性化空间[M].沈阳: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1-128
[7] 眭 谦.四面围合/中国建筑·院落[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1-176
[8] 百度百科.苏州博物馆[DB/OL].(2009.5.15)[2009-08].http://baike.baidu.com/view/90270.htm
[9] 崔世昌.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G].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1-137
[10] (英)保罗·库珀.室内景观[M].吴锦绣 王湘君,等译.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4:100-103.
[11] 任 军.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庭院[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9-118.
(责任编辑 刘 翠)
Cultural Expression and Innovative Design of Modern Indoor Courtyard
SHAO Jie
(College of Arts,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angzhou 310018,China)
“Introducing nature into room”is a topic of widespread concern,to which more and more architects and interior designers of the world pay attention.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of indoor courtyard design,this paper sums up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 forms of indoor courtyard design in different cultures.Through the study of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indoor courtyard design,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innovative design in this respect.The study is conducted for providing aprofessional reference,and for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indoor courtyard and its relation with innovative design.
indoor courtyard;design;culture;innovation
J525.1
A
1008-3634(2011)01-0111-05
2009-09-21
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Z0417308008)
邵 杰(1980-),女,安徽毫州人,讲师,硕士。
图7 福特基金会大楼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