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孟洲夏 微
(1.四川大学,成都 610064;2.西南财经大学,成都温江 611130)
湖北长阳香炉石遗址夏代遗存分析
于孟洲1夏 微2
(1.四川大学,成都 610064;2.西南财经大学,成都温江 611130)
文章系统分析了香炉石遗址第7层遗存,将其与石板巷子遗存和三峡地区的白庙文化进行了比较,认为三者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但还不能归入这两类遗存中的任何一类。将香炉石遗址的7层与6层所出遗存进行比较后,我们认为两者不能归入同一考古学文化。
香炉石遗址;夏代;遗存;研究
在巴人起源与巴文化研究中,湖北清江流域备受学者关注。巴人起源于清江流域(或包括湖北西部的长江沿岸)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当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除了据文献立论外,还有的学者是结合了近年不断发表的考古资料来开展研究。
据介绍“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在清江流域就曾出土过一些巴人遗物,主要是青铜器。不过,这些青铜器的时代一般多在战国至秦汉时期,且都不是正式考古发掘出土的。”[1](85)1958年以来,长阳县博物馆陆续对清江两岸进行考古调查,发现古文化遗址10处,基本弄清了清江沿岸古文化遗存的分布情况。[2](489-494)
1976年6月上旬,中山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七六届、七八届的部分师生与长办考古队在从长阳县资丘公社至宜都县城清江口约100公里长的清江沿岸进行了一次考古调查,共发现古遗址八处。1983年5月,长办考古队又对宜都县境的四个遗址和长阳覃家坪遗址进行了复查。[3](20-23)1982年5月以来,由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考古队、宜昌地区博物馆、枝城市和长阳县博物馆专业人员组成文物考古普查队对清江高坝洲工程淹没区80米水位线以下的文物遗迹分布情况先后进行了三次普查,并于1992年10月至11月进行复查。调查和复查的情况表明,在工程用地范围内共发现有36个文物点,其中新石器时期至汉代遗址12处。[4](11-15)此外,为配合湖北省清江隔河岩大型水电枢纽工程建设,省文化厅抽调有关方面考古工作者联合组成了清江隔河岩考古队,于 1987年春季开始,对清江两岸水库淹没区的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5](4)其中又以香炉石遗址的发掘成果最受学界瞩目。该遗址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鱼峡口镇东南0.5公里的清江北岸,总面积约3万余平方米,于1983年发现,1985年调查,由清江隔河岩考古队于1988、1989和1995年先后三次进行发掘,计开探方23个,发掘面积共计467平方米。[6](196-308)
发掘者王善才先生提出“香炉石文化”的命名,认为香炉石文化即为早期巴文化。[7]本文拟对香炉石遗址的第7层遗存(为行文方便,下文称为香炉石7层)进行专门讨论,以加深学界对于清江流域夏代遗存的认识。
香炉石7层堆积较薄,分布范围较小,只分布在T16、T17、T24、T25、T26、T27和T31等7个探方,出土遗物较少,包括石器、陶器和骨器共计94件,此外还有一些兽骨。
宋治民先生通过比较香炉石7层和白庙遗址出土的遗存后指出“香炉石遗址第7层的常见陶器都可以在白庙遗址找到”,“香炉石遗址第7层是继承白庙遗存发展而来,至少是其主要源头之一。”并认为“从以石板巷子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到白庙遗存再到香炉石遗址的第7层,存在着一部分继承发展关系。当然这种继承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直线地进行,而是在继承和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接受外界的影响,既吸收外来的文化因素,也输出自己本身的一些文化因素。到香炉石遗址时,形成了一支独特的考古学文化。”[8](189-192)
赵殿增先生认为香炉石7层所出的深腹罐、浅盘大喇叭状细柄豆等,与夏商阶段的三星堆文化同类陶器也很相像。[9](619-620)具有和白庙文化相似的特征,可能为这一文化的地方分支。[9](625)但要注意的是赵殿增先生对白庙文化所做的说明“从考古学文化看,它(指白庙文化——笔者注)与三星堆文化应属同一文化性质,因此也可称之为三星堆文化的‘鄂西类型’或‘三斗坪类型’。”[9](617)
香炉石7层出土5件石器,其中斧、凿各1件,已残,未发表线图,故不明具体形制。锛有3件,长方形,弧刃,磨制不精,尚有不少打制留下的疤痕。陶器有88件。根据《清江考古》201页表五的统计数据(我们对各项统计数据重新进行了计算,下同)看,夹砂陶占62.70%,泥质陶占37.29%。夹砂陶中,灰褐色稍多(占 35.45%),黄褐色次之(27.25%);泥质陶中,黑皮陶最多(22.23%),灰陶其次(10.23%),橙黄陶(3.15%)和褐陶(1.68%)都很少。陶器装饰以绳纹最多(63.65%),素面次之(27.38%),篮纹(5.86%)和方格纹(2.17%)再次之,弦纹(0.85%)、回纹(0.06%)和S纹(0.03%)都很少。陶器种类有罐、釜、瓮、钵、豆和纺轮等。据《清江考古》201~202页表六所列数据(表五中泥质陶分为黑皮、灰、橙黄与褐色四类,而表六中泥质陶分为灰、灰黑、橙黄和黄褐四类,两者在陶色的称呼上似稍有出入)知,罐最多(46.59%),豆次之(19.32%,根据发表的线图看,豆类器中应该包括有圈足盘),釜、瓮和钵再次之(分别为10.23%、10.23%、9.09%),纺轮占4.55%。骨器仅见骨锥1件。另在该层出有9种哺乳动物和细小的鸟骨。
前面已经提及,有学者认为香炉石7层所出遗存与白庙文化[10](29-32)和石板巷子遗存存在密切的关联,故此,我们在这里将其与后两类遗存进行比较,以期判断三者间的关系。
目前可归入白庙文化的遗址除白庙[11](415-419)[12](1-12,54)[13](22-34)外,主要还有秭归柳林溪遗址东一区的④、⑤层、[14](147-176)官庄坪遗址“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15](54-111)卜庄河遗址A区“石家河文化遗存”和“二里头文化遗存”、[16](15-50)庙坪H28[17](32-38)等。我们在此结合白庙、柳林溪和官庄坪三处遗址所出白庙文化遗存的资料对白庙文化的主要特征做一简要总结:第一,石器以磨制为主,打制其次。种类有斧、锛、凿、矛、砍砸器、刮削器、砺石等。小型石器发达,制作精致。第二,陶器以泥质陶和夹砂陶为主,在官庄坪和柳林溪等遗址均以夹砂陶为多,白庙遗址还有少量夹炭陶。第三,褐陶数量较多,灰陶和黑皮陶也很重要,但在各遗址所占比例情况有所不同。第四,绳纹和方格纹数量较多,在有的遗址篮纹也有一定数量,还有弦纹、划纹等。第五,器类上均以各种形制的深腹罐为多,还有瓮、圈足盘、钵、高领罐(壶)、器盖、碗、杯、擂钵、鼎等。第六,制法上,泥质陶多轮制,器形规整;夹砂陶多手制,往往经慢轮修整。(参见表1)
表1 白庙、官庄坪、柳林溪遗址白庙文化陶器、石器特征
续表: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石器:白庙文化的石器种类较多,香炉石7层所出锛可以在白庙文化中找到相似的形制。
陶系:白庙文化中有的遗址以夹砂陶为主,有的遗址则以泥质陶为主,香炉石7层以夹砂陶为主。
陶器器类:香炉石7层的罐、钵、瓮和圈足盘等可在白庙文化中找到大体相似的器物,但是白庙文化中最主要的深腹罐(包括盘口、卷沿、折沿等多种形制)却不见于香炉石遗址。另外,白庙文化中少量的鼎、其它形制(除与香炉石7层相似的瓮外)的瓮、壶、杯等均不见于香炉石7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香炉石 7层中罐为最重要器类,但该形制的罐却极少见于白庙文化。还有,两者所见的釜①形制也存在差异,香炉石7层的釜均为卷沿,弧腹,白庙文化的釜均为折沿,有的有盘口特征。②
石板巷子遗存以石板巷子遗址为代表,学者对于这类遗存的认识还存在较多争议,此处不再一一列举。石板巷子遗址出土的石器中以磨制精细的小型斧、锛、凿所占比例较大。陶器中泥质陶最多,夹砂陶其次,另有极少量的夹炭或羼稻谷壳陶。陶色以灰陶和黑陶为多,红褐陶和浅灰陶也占一定比例。基本纹饰为方格纹和篮纹,有少量的锥刺纹、刻划纹、弦纹、附加堆纹及镂孔等。器型主要有鼎、釜、高领鼓腹罐、深腹罐(如T14:9)、瓮(包括高领鼓腹瓮如H10:2和敛口瓮等)、豆、盘、杯、刻槽盆及器盖等。[19](249-278)将石板巷子遗存与香炉石7层所出遗存相比较,除了两者在陶系特征上的区别外,两者在器类组合上也存在一定差别,即石板巷子遗存中的鼎、敛口瓮、盆、刻槽盆等多种形制的器物都不见于香炉石7层,另外两者的釜在形制上也有不同。但是,我们发现两者间还是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表现在香炉石7层中的石锛、陶罐、钵、瓮、圈足盘、豆、纺轮等器类在石板巷子遗存均可找到相似的器型。如果从这个角度讲,似乎香炉石7层遗存与石板巷子遗存的关系要较与白庙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
以上的比较似乎可以说明,香炉石7层遗存与石板巷子遗存和白庙文化均存在较为密切的文化交流,但是毕竟与后两者在主体器物组合上存在很大差别,就目前的资料看,还不能将其归入后两者中的任何一类遗存。根据我们对于白庙文化年代的判断,该文化的二期与中原地区煤山一期相当或稍晚,一期的年代较此稍早,三期与新砦期相当,四期与二里头文化一期大体相当。[10](85-89)香炉石7层的罐T25⑦:27与白庙 T27⑨:6相似,香炉石瓮 T17⑦:55与白庙T12⑤:47相似。上述白庙遗址所出的遗存大体相当于白庙文化三期。《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性成果报告·简本》暂以公元前2070年为夏代始年,基本上落在河南龙山晚期第二段范围内。[20](74-82)因为新砦期遗存在年代位置上处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期之间,则当在夏代范围内。刘绪先生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简本公布的14C测年数据,认为河南龙山文化的下限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并认为以河南龙山文化的下限年代作为夏代起始之年更合情理。而新砦二期应属二里头文化,时代早于二里头遗址所见二里头文化第一期,年代上限应接近公元前 2000年。[21](33)王立新先生亦指出:“作为嵩山南北文化的动荡与重组时期的新砦期遗存,其绝对年代应当就在夏纪年的范围之内。”[22](54)如果我们上面对于香炉石 7层遗存的年代对比大致不误的话,则可大体认为香炉石7层遗存已进入夏代早期范围内,当然,更为确切的年代判断还需要更多有关香炉石7层遗存的发现。
王善才先生认为香炉石文化的时限是,上起夏时期,下至西周时期,前后长达千余年。关于这一文化的分期,王善才先生认为遗址的第7层为香炉石文化的第一期,第6层为第二期,第5层为第三期,第4层为第四期,第3层至第1层为第五期。各层的相应年代分别为夏时期、早商时期、晚商时期、西周时期和东周时期。[7]宋治民先生认为:“从釜、罐的比例变化结合其他器物的演变看,香炉石遗址从早到晚是同一支考古学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8](201)
王凤竹先生则认为:“简报作者将该遗址由龙山至周代这样长时间而又文化面貌有别的遗存认作同一种考古学文化,自然会使得许多人疑窦顿生。假如将这一命名重新限定一下,专指以香炉石遗址第6、5层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就会使人容易接受得多。”[23](207)下面我们也对该问题略作讨论。
第一,年代方面。上面已经讨论了香炉石7层所出遗存的年代。下面对香炉石遗址6层的年代进行讨论。香炉石6层出土尖底杯8件,发表线图的有3件,T24⑥:57和T26⑥:39的形制与路家河遗址[24](18-87)三期所出者相似,而T27⑥:38形制已与路家河遗址四期T5④、③所出相似,只是显得较瘦。香炉石遗址④层亦出有尖底杯,T24④:58形制及外壁的“S”纹装饰均与路家河遗址4段的T5③:8、7,T5④:3相似,很明显年代大体相当。无疑,香炉石遗址存相当于路家河遗址三、四期阶段的遗存。而根据我们对于路家河文化的年代研究,路家河文化三期、四期的年代大体在晚商至西周早期阶段。[10](131-132)这样香炉石7层与其后的6~4层间存在较大的年代缺环,不能紧密衔接起来。
第二,器物组合。香炉石6层出土遗存数量明显增多,共计有石器、陶器、骨器和卜甲等987件,器物种类以及每类器物的形制也明显增多。在器物组合方面,6层明显不同于7层的是釜的数量明显增多,据《清江考古》205~206页表八所列数据,釜占器物群的37.61%。另外,根据路家河文化其它遗址的陶器比较,香炉石6层的罐中当有较多也为圜底。还有,6层中的盆、Ⅳ式罐、杯等器物也不见于7层。
不过,有一点需要我们引起注意。香炉石6层和7层中所见的敛口钵形制较为相似,同形制的钵也见于石板巷子遗存和白庙文化,可能为早期遗物混入晚期地层。因为三峡地区的路家河文化遗址中基本不见这类器物。而且,7层与6层间还存在较多的时间缺环。当然,是否由于环境闭塞,所以这类早期遗物在清江流域延续的时间较久,则还需资料的增多来进一步证明。不过,从7层与6层所出敛口钵多为泥质灰陶或灰褐陶,形制又多相似来看,可能属于前一类情况。6层出土的圈足盘、I式瓮也可能属于同类情况。
上面的比较也告诉我们,香炉石7层与6层间存在较多的区别,两者还不能归入同一支考古学文化。除了器物组合上的差别外,两者间的年代缺环也不容忽视。长阳县磨市镇的南岸坪遗址1998年清理的T4④层从年代上处于香炉石7层与6层间。南岸坪T4④层出有石锛、铲、刀等石器和陶罐、小平底罐、缸、鬶、豆柄等,[6](334-338)可归入朝天嘴文化。[25](63)另外,宜都的毛溪套、红花套两遗址也存在有夏代的遗存,③但其文化面貌与香炉石 7层明显有别,暂时可归入朝天嘴文化。[25](63)总之,目前清江流域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还存在较多的空白环节,还有待于新资料去进一步去填补。
香炉石7层遗存作为清江流域的夏代遗存,具有自身的特色。该类遗存与石板巷子遗存和白庙文化均具有密切的文化关系,相对来讲与前者的关系要更为密切,这或许与两者均处于清江流域有关。不过,香炉石7层所出遗存还不能归入石板巷子遗存或白庙文化。香炉石7层与6层的区别较大,不能作为同一种考古学文化。
必须注意的是,前文所做的研究还存在明显的缺陷,因为目前在清江流域与香炉石遗址第7层遗存相似的遗存还不见于其它遗址,而且这类遗存的资料还较少,我们所做的研究和比较可能会存在如下问题:其一,香炉石遗址第7层还不能代表这类遗存的全貌;其二,因为除钵外,香炉石遗址第 7层所见均为残器,则在对于器物形制的把握上还存在不确定性。我们期待相关资料的进一步增多以加深对于这类遗存的把握。
注释:
①1995年发表的简报《湖北清江香炉石遗址的发掘》中介绍第7层是不出釜的,而2004年出版的《清江考古》中却提到第7层出陶釜9件,此处依据后者。
②此处要说明的是,白庙遗址 1985—1986年发掘的H3中,出土陶釜(发掘者称为B型瓮)4件,发表的两件均为夹砂,褐色,厚胎,腹饰方格纹。其中釜H3:8卷沿,束颈,溜肩,圆鼓腹,形制与宜昌路家河T1③:4相似,H3:5卷沿,束颈,弧肩,鼓腹,其口颈部形制与路家河T5③A:22有些相似。则白庙H3所出遗物应当归入路家河文化。详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5-1986年宜昌白庙遗址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6(3):1-12,54.
③毛溪套遗址1975年采集的灰坑中出有小平底罐、灯形器、 、觚等,其中的小平底罐有的与何光嘴遗址BT13⑩:5相似,其余的小平底罐也表现出时间较早的迹象,特别是毛溪套遗址出土的小平底罐肩部还都饰有纹饰,这些又与三星堆遗址一期的80GsDaT2④:13、15有着相似的特点,也与楠木园遗址“商时期”遗存出土小平底罐特征较为相似。这说明毛溪套遗址存在朝天嘴文化一期阶段遗存。红花套遗址出土的灯形器有的与毛溪套所出者相似,或许红花套遗址也存在朝天嘴文化一期阶段遗存。以上资料见林春.试析鄂西渝东地区二里头时期文化遗存[G]//2003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82;林春.宜昌地区长江沿岸夏商时期的一支新文化类型[J].江汉考古,1984(2):29-38.
[1]杨华.巴文化考古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2]湖北长阳县博物馆.湖北长阳清江沿岸遗址调查[J].考古,1988(6).
[3]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1976年清江下游沿岸考古调查简报[J].江汉考古,1985(4).
[4]清江高坝洲工程考古队.清江高坝洲工程枝城市境内周代遗址调查简报[J].江汉考古,1993(2).
[5]湖北省清江隔河岩考古队.湖北清江香炉石遗址的发掘[J].文物,1995(9).
[6]王善才.清江考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本文所用香炉石遗址资料均源于此,不另注。)
[7]王善才.香炉石文化的命名[N].中国文物报,1995-12-18.
[8]宋治民.蜀文化与巴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9]赵殿增.三星堆文化与巴蜀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0]于孟洲.峡江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D].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2007.
[11]湖北宜昌地区博物馆等.湖北宜昌白庙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83(5).
[1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5-1986年宜昌白庙遗址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6(3).
[13]三峡考古队.湖北宜昌白庙遗址 1993年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4(1).
[14]王凤竹,周国平.秭归柳林溪[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5]周国平.秭归官庄坪[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6]卢德佩,王志琦.秭归卜庄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7]孟华平,周国平.秭归庙坪[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8]孟华平.白庙早期遗存及相关问题[J].江汉考古,1994(1).
[1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都城背溪[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20]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性成果报告·简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
[21]刘绪.有关夏代年代和夏文化测年的几点看法[J].中原文物,2001(2).
[22]王立新.也谈文化形成的滞后性——以早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为例[J].考古,2009(12).
[23]王凤竹.三峡地区朝天嘴商代遗存研究[G]//2003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4]长江水利委员会编著.宜昌路家河:长江三峡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本文中对比时引用的路家河遗址的资料均源于此,不另注明。)
[25]于孟洲.鄂西峡江地区朝天嘴文化研究[J].考古,2010(3).
(责任编辑:于开红)
Analysis on the Archeological Remains of Xia Dynasty in the Changyang County of Hubei
YU Meng-zhou1XIA Wei2
(1.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2.School of Humanities,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Wenjiang 611130, Chengdu)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ultural relics of the 7th layer in the site of Xianglushi in the Changyang county of Hubei, and carefully compares it to the remains of the Shibanxiangzi site and the Baimiao culture, concludes that although these three remains have a closer relationship, the former cannot be classified in neither of the latter two. This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e distinction of the remains between the layer 7 and the layer 6 in the Xianglushi site, and the remains from the two cultural levels can not be included in the sam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the site of Xianglushi; Xia Dynasty; remains; research
K872
A
1009-8135(2011)01-0019-06
2010-10-17
于孟洲(1977-),男,黑龙江绥化市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夏 微(1977-),女,吉林省吉林市人,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