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五届九次全会:定调“十二五” 描绘新图景

2011-09-22 04:27何雁
今日海南 2011年1期
关键词:十二五海南建议

□本刊记者 何雁

省委五届九次全会:定调“十二五” 描绘新图景

□本刊记者 何雁

五年一个刻度,五年一个单元。“十一五”的精彩渐成背影,“十二五”的蓝图徐徐展开。

2010年12月22日上午,中共海南省委五届九次全体会议在海口开幕。为期一天半的会议集中审议通过《中共海南省委关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海南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一一勾勒,对海南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期、攻坚期的发展方略具体部署。

图景一 “十二五”海南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海南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这是《建议》作出的基本判断。《建议》从国内外等方面对海南的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

从国际上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但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

从国内看,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加大,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从省内看,“十一五”时期,海南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一批批重大项目滚动建设,体制机制活力不断显现,民生状况持续改善,为海南新一轮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带来巨大需求,为海南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建议》同时也指出,海南属于欠发达地区这一基本省情没有改变,发展中面临的困难还很多。海南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形势,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着力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建议》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海南实际,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新形势,顺应全省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贯穿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全过程,发挥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大优化经济结构力度,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大幅度提高综合竞争力,为把海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建议》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提出海南“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并把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主题和主线的总抓手。这充分体现了国务院44号文件和《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和要求。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国改革开放大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是国家赋予海南的新的历史使命,其实质就是通过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一条绿色、开放、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同时也为国家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做出贡献。“十二五”这五年,正是国际旅游岛建设成败攸关的五年。

《建议》坚持谋划长远与着眼当前相结合,按照到2012年打牢基础,到2015年形成国际旅游岛基本框架,到2020年初步形成国际旅游岛的战略步骤,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

一是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二是优化结构取得重大进展。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趋近20∶30∶50。三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四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五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缘何将“十二五”期间全省经济年均增长目标定为13%?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在海南省委五届九次全会上做出了说明:首先,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政策效应日益明显,对企业和资金的吸引力增强,对海南“十二五”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机遇,达到13%左右的经济增速是有条件的。其次,国务院44号文件明确提出,到2015年,海南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中上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保持13%左右的经济增速是必要的。第三,“十一五”这五年海南经济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速,有利于延续这一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针对民生改善指标,《建议》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力争实现翻番。罗保铭说,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中央有要求。中央在“十二五”发展目标中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二是符合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不仅要打造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更要建设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三是顺应群众呼声。群众期盼及时分享海南发展带来的实惠,盼望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四是根据收入力争翻番的要求,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要分别达到30000元和10400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左右。对此,罗保铭说:“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我们必须不懈努力。”

图景二 “十二五”海南经济建设的着力点在哪?

《建议》用较多的篇幅对经济建设进行了阐述,对海南旅游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针对旅游业,《建议》提出推动形成海岛特色鲜明、山海优势互补、城乡和谐发展、人文环境优良的旅游格局,彰显“阳光海南、度假天堂”的国际旅游岛形象。

充分利用海南独特的自然资源,建设一批世界级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是提高海南旅游吸引力、竞争力的关键,故而《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整合山海资源,加快建设以航天、海洋和热带雨林等三大主题公园为代表的世界级旅游项目,打造琼东地区国家滨海休闲度假海岸和琼西地区国际旅游岛金色海岸。

服务水准不高,是目前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大软肋。要真正建成国际旅游岛,首先要在服务上与国际接轨。《建议》特别强调,要实施旅游服务标准和国际质量认证,旅游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的服务标准都要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从建设国际旅游岛先行实验区入手,抓紧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争取在体制机制、开发模式、投融资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并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与旅游相关的房地产、物流、文化、会展、商贸、餐饮、金融等行业共同发展,尤其强调将海南打造成为世界名牌云集的国际购物中心。

当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同时,海南农业在全国占有特殊的地位,加快建设国家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基地,保证冬季瓜菜和热带农产品供应,既是难得的市场商机,也是国家赋予海南的一份政治责任。为此,《建议》提出,围绕建设国家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建设好国家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适应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农民增收。《建议》特别提出,要持续实施中部农民增收计划,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工业化是实现海南现代化、城镇化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建议》强调坚持“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战略,抓好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布局、集中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等三大任务。

基础设施是国际旅游岛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尽管“十一五”时期,海南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薄弱。2010年10月的特大洪涝灾害就集中暴露了海南水利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的不足。所以,《建议》专门拿出一个章节进行强调,提出抓好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方面十大基础设施工程。

目前,海南城镇化率为50%,略高于全国水平,但在海南省内部存在极为明显的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已成为影响海南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矛盾。为此,《建议》提出,要把全岛作为一个整体科学规划建设,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城镇布局科学合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格局,突出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东部要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国家休闲度假海岸;中部地区要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深入实施中部市县农民增收计划;西部地区要认真落实《海南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规划纲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做大做强新型工业。二是加强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的规划建设。海口和三亚要按照各自战略定位,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城乡统筹的重要抓手,抓好县城中心镇建设,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特色旅游小镇,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生态是海南的生命,也是海南实现绿色发展的最大本钱和参与区域合作竞争的最大优势。当前,海南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保护生态环境面临新的挑战,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又给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以,《建议》把生态保护与建设放到了特别重要的位置予以强调,提出按照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施好资源节约行动、城乡清洁行动、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行动等三项行动计划。

图景三 “十二五”海南社会事业建设的目标有哪些?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建议》围绕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对科技、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部署。《建议》提出,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点放在事关发展全局的关键环节上,要重点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新材料和新能源开发等八个优势领域的科学技术,加强科技园区和科技平台建设,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继续把教育优先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实施海南国际旅游岛人才工程。

这几年,海南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些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同时,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还不高,体系还不够完善,为此,《建议》提出,要建立符合省情、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2010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据海南省住建厅测算,到2012年末,海南全省城镇中低收入困难家庭约为38.7万户。到2010年11月底,全省累计已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9.39万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7万户,如果2011—2012年全省再新建保障性住房17.5万套,即可基本完成这一任务。所以,《建议》强调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土地供应,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基本实现城镇中低收入困难家庭有一套保障性住房,并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建设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文化产业也是海南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建议》提出,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引领、支撑和推动作用。一方面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另一方面提升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建议》还强调要继续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

图景四 “十二五”海南肩负哪些改革攻坚任务?

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海南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还不少,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此,《建议》特别强调,海南要肩负起改革开放排头兵的重任,着力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近几年,海南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须下大力气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的各级政府公共职责分工体制;指导市县用足用好下放的权力。乡镇机构改革的重点要放在大力增强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上,对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中心镇赋予必要的城市管理权限。顺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趋势,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农垦占海南省四分之一的面积、八分之一的人口,农垦的改革与发展对于海南省的改革发展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提出,海南农垦要按照“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目标,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事业单位越来越显示出与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建议》提出以政事分开、社企分开为重点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体、卫生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岛屿经济发展的出路是开放,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主题是开放。《建议》强调要以建设国家对外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为目标,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领域,开拓一切能够开拓的市场,全力打造开放之岛。

新的征程正拉开帷幕。“十二五”是海南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个个光辉灿烂的前景在向我们招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南将努力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上,书写更壮丽的篇章。◎

猜你喜欢
十二五海南建议
怀念海南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