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何雁
1300亿元,建设海南百姓幸福家园
——点击海南“十二五”民生关键词
□本刊记者 何雁
2月25日,海南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共9章27节,五万余字,“民生”情怀充盈其间,提出“十二五”期间,计划投入1300亿元,重点实施73个民生项目,着力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重大民生问题,大幅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建设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
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升海南的教育质量与水平。到2015年,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中央核定的比例。
1、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规范办园行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到2015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0%以上,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2、高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所有城乡适龄儿童少年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目标。实现90%以上的农村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和县级以上规范化学校要求。用五年时间,重建校舍100万平方米,加固校舍155万平方米,使中小学校舍都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为教育扶贫移民孩子提供3万个优质学位。
3、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每个市县至少有一所重点普通高中达到省一级学校办学标准,现有省一级学校要达到“甲等”标准。
4、基本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未来五年,投入21亿元,基本实现中等职业免费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投入6亿元,重点建设37所中等职业学校,大力支持建设国家示范学校和国家优质特色学校,推进职业教育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5、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继续推进海南大学“211工程”和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加快桂林洋高校新区城建设,抓好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推进琼州学院省市共建工作,支持民办高校发展。实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高层次队伍建设工作和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形成海洋渔业、旅游业、热带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具有海南特色的学科优势,增强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
积极扩大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力争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使全省人民共享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成果。
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全省经济规模和就业容量,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根据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市县、乡镇、建制村都有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就业咨询、职业介绍服务。加大就业扶持和援助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确保每个农村贫困家庭至少有一名适龄劳动力转移就业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到2015年,新增就业岗位40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健全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公务员分配制度改革。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直补城乡居民个人的财政支出力度。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财产性、经营性、转移性收入等。完善促进农民增收机制,增加农业补贴和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将土地收入的更多部分返还给农村。力争到2015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
以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扩大医疗对外开放,逐步满足国际旅游岛建设所带来的多层次医疗卫生需求。
1、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地级标准重点加强海口、三亚、琼海和儋州等4个区域重点疾控机构,按照国家县级标准强化其他市、县疾控机构基本职能。统筹农垦和市县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2、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围绕打造全省“1小时三级医疗机构服务圈”,实施“东西南北中”卫生发展战略。
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每个市县按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办好县级医院,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公立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和农场区(队)办好一所卫生室。
按照改造为主与适度新建相结合的原则,健全城市社区服务网络。探索建立对民营医疗机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的购买和补贴制度。
3、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投入约54亿元,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巩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确保城乡困难人群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健全海南与各省(区、市)异地医保互认制度,进一步促进医疗旅游发展。
4、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和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规范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合理制定基本药物价格,确保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5、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实现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推进医疗机构标准国际认证,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投入约230亿元,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推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制度,不断扩大受益面,统筹城镇从业人员养老保险省级补助。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多渠道多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保证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进一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保证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到2015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超过90%,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
2、加强社会救助。完善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将农村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加强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及时解决好城乡特困户、受灾群众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发展慈善事业,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移风易俗,深化殡葬改革。
3、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支持市县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高龄、失能病残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支持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项目建设。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
5年内,基本实现城镇中低收入困难家庭有一套保障性住房,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1、强化政府综合协调职责,加大资金投入,统筹使用中央下拨的各项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省财政从市、县收取的土地出让金10%部分以及省和市、县一般预算新增财力部分向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倾斜。
2、根据保障性住房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安排住房用地计划,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3、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和监督检查办法。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
4、“十二五”期间,新增城镇保障性住房22.8万套,完成6.46万套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在消灭茅草房的基础上,完成15万户农村危房和库区移民危房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