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短文教学初探

2011-09-20 06:23周峰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1年17期
关键词:文言短文小儿

周峰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十二册课本编排了两篇浅显的文言短文:《学奕》和《两小儿辩日》。这是文言短文首次进入小学语文课本,在教材编排上是又一个新的突破。如何教学这类文章呢?这是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考验。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准确把握新课标精神,教学中依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读在教学中的功能,始终紧扣一个“读”字,利用各种形式的读,使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出节奏韵味,读懂短文内容,进而从“读”中体会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

一、注意听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韵味节奏

古人说话语调和我们不一样。“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殊异。”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短文,对《学奕》《两小儿辩日》的助词“者”“也”“与”,连词“使”“虽”等和一些句式的表达把握有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而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通过自身有感情的朗读,或利用一些电教媒体,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去反复地听,多练习,多尝试,不断积累,增强语感。然后再参照注释,借助字典,在扫除文字障碍的前提下,一字一句的读,逐句逐段的听,力求在正音读、识文字、明句读、察语气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韵调节奏,为初步感知课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注重通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审美对象

整体感知是学生获得审美享受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的读,放声的读,有感情的读,读通读顺,并展开类比联想,将自己记忆中储存的相应的感觉材料调遣出来,使抽象的语言逐步转化为头脑里的一个完整画面,再现出来,从而形成生动完美的审美意象。如学《两小儿辩日》,可以一边读一边让学生闭目凝思,这样一幅幅鲜明的艺术画面就会在他们头脑中展现出来:大学问家孔子看见两个小儿正在面红耳赤的争论什么,于是怀着好奇心走过去询问,两小儿说明争论什么,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孔子想了好久也不知孰是孰非,于是惭愧不已。可能不同的学生想象的画面是各不相同的,但没有通读,就无法找到审美意象,也就无法获得完整的审美感受,自然也谈不上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了。

三、重视研读,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审美意象

要使感知的客观映像真正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鲜活”起来,还要借助“研读”的力量。如读《学奕》一文,在通读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质疑问难,自主研究,以语言为重点,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时候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体会语言内涵。如课文里刻画的两个学下围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此不同?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喜欢?应该怎么读?只有让学生在研读中体察品味,分析比较,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才能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指导美读,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审美意境

不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言短文描绘的艺术境界,就无法获得高层次的美的享受。而指导学生美读,引导他们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融入其中,展开联想进行艺术再创造一直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教学这两篇文言短文时,我们首先可以利用CAI课件,造成一种浓郁的有声有色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达到忘我境界,从而成功进入文中扮演的各种角色。其次教师要做好示范,以抑扬顿挫的读书声去打动学生,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沉醉其中。最后通过学生不同的理解,以个性化的朗读,最大限度的获得审美上的愉悦。

五、强调诵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诵读,即以背诵的方式达到对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更加准确的记忆和理解。学习文言文,只靠典型分析远远不够,还必须多读多背,背诵多了,烂熟于心,最终这些言语要素,如丰富的词语、多变的句式、语言的协调、分寸情味直至形式等等,就都会在脑中形成牢固的网络系统。

教学这两篇文言短文,教师可以先来个“下水示范”,给学生做好表率,然后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进行“背”的指导,如《学奕》一文,让学生理清条理,找出联系,依序而背,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最终提高学生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健全其人格特征。

六、结语

总之,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文言短文,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学研究,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拙文从《学奕》《两小儿辩日》的教与学入手,倡导用各种方式的读去体会文言的“精短美”,去引导孩子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希冀在和同行们探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抛砖引玉,并希望为更好地促进小学文言短文教学尽到一分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 刘 红)

猜你喜欢
文言短文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KEYS
文言实词推断法
Keys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短文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