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守护神”巴菲特

2011-09-20 09:48波法
高中生·职教与就业 2011年3期
关键词:施罗德弗罗苏珊

波法

有关巴菲特的传记琳琅满目,但《滚雪球》这本书却独树一帜。作者爱丽斯·施罗德作为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分析师,擅长描写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但她却最终没有将此作为写作的重点,而是细致刻画了巴菲特的内心世界。纵观其一生漫长而令人望尘莫及的职业生涯,此书作者披露了亿万富翁巴菲特生活中真实的另一面,以更加客观的角度和眼光记录了巴菲特身上的闪光点,给人们提供了难得的了解巴菲特的平台。

20年后,当金融市场已经忘却我们现在经历的创伤,那时年轻人将会重拾本书,从中发现历史上传说的“股神”并非漫画中虚构的人物,而是活生生的人,并受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爱戴。

巴菲特童年显露投资天分

巴菲特小时候并不聪颖,甚至行为举止有些恶劣。他总是喜欢打抱不平,喜欢在商场偷东西。这并不是因为他需要这些东西,而是享受偷东西带来的乐趣。

巴菲特年轻时就表现出了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如他的体型,他如痴如醉地一头扑到阅读上面。他涉猎的书都是对于其他孩子来说不同寻常的,比如如何赚钱。

巴菲特从小就比他的朋友更多地享受到赚钱的乐趣。他积累了不少生财之道,如购买和管理弹珠台玩具等。抵达华盛顿后,他利用父亲在国会工作的优势,从美国国会图书馆借出了所有关于马术方面的书。当时他才16岁,但已经赚到了5,300美元。

影响巴菲特一生的两位导师

施罗德在书中写道,在1950年,巴菲特读了一本书——《做个智慧投资人》,该书的作者是两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大卫·多德和本杰明·格雷厄姆。巴菲特的室友说:“他当时看上去好像找到了救世主。”巴菲特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后,拜师于大卫·多德,而本杰明·格雷厄姆则带他走进了他的投资公司。

巴菲特独具的投资理念

很难说是迅速成长的股票市场成就了巴菲特长期乐观的投资理念,抑或巴菲特的乐观精神在股市中找到了蓬勃发展的沃土。1956年巴菲特搬回奥马哈,尝试着开启他人生中第一次投资之旅。到1960年,他赚取的利润成倍增长,因此他也变得家喻户晓。自此,他在投资领域一往无前,从未失利。正如施罗德所说的那样:“他倾向于运用数学概率推断,最后得出结论(常常是正确的)。”

1986年,他买入所罗门兄弟公司大额股票,这家公司几乎一度破产,其CEO约翰·古特弗罗差点也丢掉了工作。巴菲特在这关键时刻,伸出援手,与古特弗罗共度难关。但众所周知,他投资的并非是资金,而是用他的声誉挽救了约翰:他投资的不仅仅是金钱。

之后,所罗门兄弟公司保证了巴菲特在其公司上的投资有安全和较高的回报。其他投资者也不再担心公司会破产,因为有巴菲特的投资做保证。

令巴菲特懊悔一生的家庭生活

巴菲特妻子苏珊2003年被诊断出得了癌症,于2004年去世。2003年以前,巴菲特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和参加股东大会,他一向与媒体合作表现得非常谨慎。但自从苏珊·巴菲特患病之后,他开始变得需要媒体的关注,尤其是对着电视镜头。他喜欢与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畅谈,成为在电视台经常抛头露面的人物。施罗德援引巴菲特在对商业学院的学生中演讲的一段话:“当你们到我这样的年龄,你们衡量你们一生中成就的标准是有多少人确实爱过你。我知道很多有钱人,实际上没有任何人真正喜欢他们。”对于巴菲特来说,他的一生不仅仅只有金钱,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家庭的爱。

猜你喜欢
施罗德弗罗苏珊
德前总理要求前妻放弃使用他的姓氏
破茧
施罗德年内与韩国女友完婚
媒体指施罗德“助理”实为其新女友
一个普通男孩儿
最高贵的导盲犬
做一些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谁来付账
最高贵的导盲犬
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