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红 吕美茜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89)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标准化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它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引导新技术应用。
我国武器装备从开始自行设计以来,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系统就努力开展型号标准化工作,对型号研制和定型试飞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双方实力的较量,武器装备在其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开展标准化支持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试飞,以尽可能低的全寿命费用,尽快地研制生产出新型飞机提供部队使用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方针政策。
型号标准化是指以某特定型号为主体对象而开展的标准化工作。要做好型号标准化工作,应当采取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针对型号定型试飞任务的特征,合理确定其标准化目标和要求,提出适合于达到目标和要求并经优化的工作方案,管理好标准化系统,有序地完成各项任务。
本文就型号标准化在定型试飞中的作用、任务和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和探讨。
型号研制及试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其复杂性要求在管理上具有综合性和严密性,所有技术环节和管理环节都必须通过程序、规范和标准来控制。型号标准化工作贯穿于型号研制及试飞的所有领域和全过程,是型号研制总要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符合标准化要求是型号设计定型的必备条件。借助型号开展标准化工作,有助于型号研制及试飞成果走向标准化,促进新标准的制定和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型号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标准化要求论证,完善标准文件体系;贯彻实施标准和标准化要求,对标准和标准化要求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开展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设计工作。建立标准化工作系统,协调相关系统的管理职责。
型号研制设计定型试飞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飞机、系统等进行全面考核,以确认其是否达到“研制总要求”和研制合同的要求,给出设计定型结论。定型试飞阶段也是对型号标准化工作进行全面考核的阶段,考核合格后要将型号设计标准化要求最终固化。因此做好定型试飞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要。定型试飞阶段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检查“产品标准化大纲”在产品研制中贯彻实施的情况。同时对设计定型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指导并进行监督检查。
建立型号标准化文件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对型号标准化工作和文件的预先筹划、编制文件,提出合理的要求,来指导型号标准化各项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使它们有章可循、有序开展,以提高型号标准化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型号研制、试飞服务。随着国家有关标准化法的实施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型号标准化工作也逐步走上正轨。在每个型号试飞准备阶段,就根据“飞机研制总要求”和型号任务需求,结合飞行试验的特点,建立“飞机试飞验证标准体系”,形成标准体系的结构和框架(见图1)。
图1 型号标准化文件体系的结构和框架
飞机定型试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大量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涉及许多单位和专业,除了需要采用通用的标准外,还要针对型号飞机定型试飞的需要,制定和修订符合飞机定型试飞的新标准。另外还有许多需要在型号试飞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以充分发挥型号标准化对型号试飞的规范化、统一化作用。因此就要结合型号试飞的需要,围绕实施标准和标准化要求这一中心任务,编制型号定型试飞使用的标准化文件,即型号定型试飞专用标准化文件
图2 型号标准化大纲的作用
型号试飞的标准化大纲是指导定型试飞工作的基本文件。编制和实施型号标准化大纲对指导定型试飞具有重要意义(见图2)。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新型飞机愈来愈多,型号试飞任务繁重而艰巨,且技术领域新、试飞风险高、时间周期短。为了能达到技术和管理上的协调,型号定型试飞所采用和实施的标准应是一个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和补充的标准体系。因此,编制型号试飞标准化大纲首先要根据试飞任务的目标和需要以及以前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目标分析,明确型号标准化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编制和实施的标准化大纲能有效提高型号试飞标准化工作的系统性、条理性、目的性和有效性,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克服没有通盘规划、走过程的弊病。同时也要有利于满足该型飞机研制的要求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标准化工作的针对性。
型号飞机定型试飞工作结束后,试飞文件也相应正式冻结,一般不允许有所更改。因此型号定型试飞技术文件的标准化检查与其研制过程设计文件的标准化检查相比,同样具有重要性。应严格把关,协调和处理型号试飞中出现的标准化问题。
军机设计定型、民机试航取证等试飞工作具有专业面广、试验品种多、风险大、探索性和技术性强等特点。从任务下达到完成,中间有诸多的环节。然而,对于一个试飞工程师,控制试飞质量安全、确保数据结论准确、最终拿出高质量的定型试飞研究报告是非常重要的。回顾近十几来年的历程,型号试飞的质量体系、标准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初步形成并逐渐趋于完善,且已进入良性循环状态,这些都为型号试飞科学管理和试飞技术研究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有人总结道:“飞行试验研究工作是一个‘软件’的制作过程”,确切地说试飞工作的成果就是试飞技术报告,因此由完成的各类试飞技术文件、技术总结报告即可体现型号试飞的标准化工作水平。以前所编制的试飞技术报告,书写格式不太规范,报告编写人按自己习惯编写文件,参数符号没有完全统一规范化,部分参数给出二种甚至二种以上的标识符号,给数据处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使工作效率不能有效提高。
随着国家有关标准化法的实施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型号试飞标准化工作也逐步走上正轨。90年代初就制订了有关专业技术标准、型号标准,贯彻执行有关标准初期,由于标准化意识薄弱,试飞技术文件和报告标准化水平不高。1997年试飞质量体系认证使得型号标准体系建设和管理又上了个台阶,其后随着型号试飞的需要,对部分技术、管理标准作了修订,且加大了标准宣贯力度,使试飞工程师标准化意识得到加强,逐步养成了按作业文件及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技术文件。另外,型号标准化相关软件的应用,也利于试飞技术文件规范化、统一化,大大降低了出现标准化问题的概率。实践证明开展型号标准化工作是搞好飞机设计定型试飞管理工作的关键,是提高单位素质的良策,是实行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不可取代的重要手段。
持续改进是标准体系的基本原则,是标准体系永葆青春的法宝。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客户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的,型号标准化工作必须在适应这种变化中求发展,持续改进是其发展的原动力。要使型号标准化体系能不断地适应新形势、新市场,在型号标准化工作实施和改革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提高型号试飞标准化水平,就要对所有试飞工程师作好标准化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标准化的重要性和执行标准化的必要性。尤其在更改标准时更要及时宣贯和培训,只有掌握了标准,才能用好标准,并对型号标准化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而促使型号标准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建立健全型号标准化体系也就是组织好型号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并贯彻实施。目前型号标准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航空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标准还有待完善和改进,以适应国内型号试飞标准化体系。
所有的标准信息资料只有通过共享,并在工作过程中贯彻实施才能发挥其作用,以提高试飞工作质量。否则再好的标准如果得不到认真的贯彻实施,也不会获得任何效益。随着型号标准信息量的增大,有必要建立各类型号标准文本信息库,使其与通用标准查询系统连接,形成完善的型号标准信息管理和查询系统,以提高标准化信息的共享程度和型号试飞标准化管理水平,减少重复劳动。
随着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型号标准体系的发展和改革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质并能运用高科技手段处理信息的人才队伍。因此,应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标准化人才,使型号标准化体系实时随着型号的发展及时更新。
标准化是效率之母,是创新的平台,是培育企业竞争力的土壤。要保证型号标准化工作能顺利地开展并发挥有效的作用,更新观念是前提,改革体系是中心,改革机制是保障,全员参与是基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条件。型号标准化工作应进一步结合型号试飞需求,创造性地开展型号标准化工作的改革,使飞机设计定型试飞进一步得到振兴和发展。面临新世纪,标准化工作任重道远,应紧密跟踪标准化工作的新进展,使型号标准体系在改进和完善中有效运行,健康发展。
[1] 杨雪峰.解读ISO16000系列标准[J].北京:中国标准化,2005.
[2] 马滢.国内外无人机标准现状与思考[J] .北京: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6(3).
[3] 朱宏斌 .型号工程标准化[M]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