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化学校的内涵与发展策略

2011-09-14 10:06冯根裕
教育艺术 2011年9期
关键词:人生学校文化

冯根裕

关于品质学校,有很多不同的理解角度。有从教育的目标、从教育的投入,有从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效果等去理解。本文试从教育的目标达成的角度去理解品质学校的内涵及发展的策略。人本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是由管理者、教师、学生组成的相互支持的人的结构系统,它的起点与归宿始终是人为与为人。正如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终极理论。我市提出的新农村教育品质化学校建设,从人本教育理论与教育目标实现这两个角度讲,它的核心内涵就是提高学生的人生品质。这种人生品质我理解为是人品与才质,追求德才兼备的统一;这种人生品质应该是在追求“求真、从善、唯美”的人生历程中获得的成就感、进步感、满足感、幸福感、创造感与持续发展感。基于对品质化学校的这样内涵把握,其发展策略有以下几条基本途径。

一、书香校园孕育文化品质

斯宾塞早在19世纪就提出,文化有“为我们美满生活作准备”的传统贮存功能。学校只有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与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和鉴别能力,才有可能使学生远离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蚀和毒害,从而得以在复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它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是一个无形的“教育场”。“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博览同行,拓宽成长视野”是我校通过书香校园孕育文化品质、保证人生品质提升的生动写照。

主题推进、感悟人生。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举办读书征文活动、读书小报展评、阅读等级考核、阅读童书亲近文学教学研讨会、书香论坛活动和童心童韵童年诗文诵读成果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人生真谛,习得做人的道理。

阶梯前进、丰富人生。以《城镇小学书香校园构建的研究》为载体,以“大阅读”与“语文生活化”为重要途径。先阅读童书,后亲近文学;先立足于课内,后延伸于课外;先习惯,后方法。以文学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全体师生走进阅读,丰富人生品质。

以点带面、提升人生。在知识世界的熏陶下形成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学习精神的提高;在接受书中美好情感的熏陶下,促进情感素养与审美素养的提高;在科学知识的积累中,促进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生命课堂回归教学品质

叶澜教授提出的“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道出了课堂教学的真谛所在。在反复强调参与、合作、探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变革,实现人生品质,最核心的是提高教学的品质。几流的师资就有几流的教学品质,就决定几流的人生品质。为此:

首先要提升教师素质,树一批有品牌意识的教师。在品质理念的牵引下,通过一体式团队建设和创新培养机制,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师培养力度,扩大优质师资队伍;激励教师拓展专业自主空间,教师在实践中体验,在反思中前进,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

二是要创新课堂教学,上一批值得品味的课。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营造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减负增效,提升学生生命质量。

三是要培育校本课程,开一系列有品位的特色课程。人生品质形成绝不象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这么简单,它是一道多解的证明题。教学是一门专业,而教育是一项工程,片面的目标追求,太直接往往欲速则不达。教学是教育的手段,教育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为使教学与教育达到和谐统一,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并放眼学生的综合发展,我校着力于开设并培育一系列有品位的特色校本课程,如语文拓展型课程《诗文诵读》将阅读、活动、学识、心理等发展融为一体。

三、和谐团队生成管理品质

学校应对自身发展需求,建立科学、规范、民主的管理体制是实现人生品质的必然要求。只有校长团队、中层团队以及教师团队三股领导力量一起作用于成就人生品质这个目标点上,效力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校长团队重在文化管理。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是管理的三个层次,体现出三种境界。如果说经验管理是在管事,制度管理是在管人,文化管理则在管心。校长团队的领导力表现在对学校办学方向、办学方式以及办学策略的正确把握上,是学校文化的塑造者,是人生品质的引发者。

中层团队重在模式创新。中层的领导力表现为对校长领导力量的放大和创造性的执行上,具体为计划、协调、筹措、掌控、合作和创新,等等。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就能形成什么样的教育格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创设宽广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出充满良性竞争的教育教学环境。

教师团队重在策略优化。教师团队的领导力往往容易被忽视,成为有待释放的力量。实际上,教师是上述力量的最后爆发者。如果说校长是力量之源,则中层是力量之臂,而教师则是力量之拳。因此,教师团队的策略水平将直接关系到人生品质。通过唤醒、自醒、引领与创新等手段,让老师们形成与领导意志合拍、与学校发展合拍、与教育模式合拍、与课程改革合拍的自觉性。

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追求卓越教育品质”是当今学校不懈追求的目标。因而,有效提升教育品质,追求更有绩效的教育,是学校努力与追求的方向。在新农村教育品质化学校创建探求的道路上,只有不断更新理念、创新实践、纳新人才,才能走得更深、更远。 (作者单位 浙江温岭市泽国小学)

猜你喜欢
人生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学校推介
独一无二的你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