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理体系运行问题及对策

2011-09-12 12:08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
中国船检 2011年10期
关键词:预案管理体系危害

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 杨 敏

HSE是英文单词“健康”、“安全”和“环境”的缩写。HSE体系是当前国际石油、石化行业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被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石化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现代模式。HSE管理体系突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风险管理、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正以其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方法,被越来越多的石油、石化行业所推崇。当今HSE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大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根据笔者多年经验,发现在HSE管理体系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HSE标准繁多,不统一,不容易选用;体系存在两张皮现象;危害识别存在走过场;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差;培训不力;监督检查繁多但不系统;违章、事故仍时有发生。下面就以上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寻找对策。

选择合适的HSE标准

在HSE标准中,既有石油行业HSE标准,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又分别制定了各自的HSE标准,标准要求和标准结构都不尽相同。如:SY/T6276—1997标准,共 7 个一级要素,26个二级要素。中石油Q/SY1002.1- 2007标准,共 7 个一级要素,25个二级要素。中石化Q/SHS 0001.1-2001标准,共10大要素。

标准要求和标准结构的不同,让标准的使用者很难选择和采用。因此在选用标准时应根据服务的主要对象予以选择。

克服“两张皮”现象

在HSE体系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存在“两张皮”现象:一是最高管理者对体系认识不足,不按照QHSE体系文件去处理各种业务,仍热衷于制定各种游离于体系之外的管理制度;二是建立体系之初,仅由咨询机构或少数几个体系管理人员编写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使得体系文件并不切合企业实际,可操作性差、与实际操作不符;三是全员HSE体系宣传培训不够,对运行程序不熟,故有些人员仍旧沿袭原有的管理方式;四是由于HSE体系运行过程中记录工作量大,记录可操作性不足,导致存在假记录、空记录、补记录;五是现场管理和监督不到位,执行打折扣;六是内审、管理评审走过场,对纠正措施的落实,跟踪检查不到位。

建立并有效运行HSE体系,领导层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和认识实施HSE管理体系的意义,亲自参与体系的建设和维护,摒弃单纯依靠咨询机构或几个体系管理人员来建立和推行HSE管理体系的思想,明确落实各个层面HSE职责,确保HSE体系文件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员工都应参与到体系中来,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为了避免假记录、空记录、补记录等现象的发生,应将HSE记录表格进行清理完善,能合并的合并,能简化的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检查考核机制,严格检查考核和奖惩兑现。应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开展好内审和管理评审,以持续改进HSE管理体系。

危害因素识别、更新

体系建立之初,企业均重视危害因素的识别工作。但之后认为无须再识别和更新了。由于作业环境、市场需求、相关方要求、法律法规修订、新法律法规出台、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员工职业健康要求提高及排污种类、排放量的变化等,这些都是企业新危害因素产生、原有危害因素变化的根源。所以企业要定期、及时、有针对性地识别和更新危害因素,建立以风险评价为基础的作业风险控制制度,这样才能有效且有力的控制危害因素。

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目前,各行业、各级机构都越来越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石油石化行业更是如此。然而,由于应急预案制定得不尽合理,或是人们对该预案并不熟悉,所以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还需加强。由于生产状况的改变,成员的变动,基础设施的变动等,原来制定好的应急预案必须作相应调整。特别是事故发生启动应急预案后,更应总结经验教训。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对其进行必要的修订。应采取PCDA循环法不断完善演练应急预案,提炼出更加符合自身生产要求、自身救护的应急预案。当人员、预案变化后是否能够继续充分保障应急反应能力,只有通过演练的检验才能确定。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演练计划,定期进行多种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能力,丰富应急措施。

强化HSE培训

企业往往非常注重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于员工HSE意识方面的培训则非常淡薄。具体表现在管理人员对HSE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既使进行培训也是走过场。其次,接受培训的人员范围窄小、深度不够,大部分包括部分领导干部不知道本岗位在体系中的作用和职责。致使HSE管理体系不能顺畅运行。第三学习培训资料不足,或生产任务过重等导致培训工作存在形式主义等。为解决这种问题,应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多次举办HSE培训。根据体系运行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阶段的培训需求,危害因素更新前进行因素识别与评价知识培训;内审前进行内审员内审技巧的培训;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运行控制方法及应急预案的培训;职责的培训等。

建立系统的监督检查机制

虽然目前大多数石油石化企业都建立了HSE监督检查制度,但各级检查繁多但不系统。主要体现在:各类检查标准和考核标准难统一,各级检查重点不突出,基层疲于应付;没有针对查出问题进行归类汇总、统计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相同问题再次发生;查出问题的整改过程基本上是点对点的过程,不同部门间相互学习交流少,不能有效避免相同问题或相似问题在其他部门或其他项目的重复发生。

因此,应重视监督的策划,重视各级HSE检查表的编制,切实做到按照各级监督的职责,对HSE控制重点监督不遗漏、不放松,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促进HSE管理体系的良好有效运行。

减少或避免违章、事故发生

杜邦十大安全理论有一项是“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然而,尽管许多石油石化企业都建立了HSE管理体系,但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究其原因:

一、大多数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认为“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等。二、没有编制相应作业规定,或虽编制但对风险识别不全面。作业指导书编写人员缺乏现场经验,编制出的作业指导书没经过讨论、审核或把关,从作业开始就埋下隐患。三、有作业规定,但执行不严格,岗位人员不清楚存在的安全风险,监护人员又不到位,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四、对外来施工人员的HSE管理是薄弱环节,应将对外来人员的HSE管理作为管理重点。五、设备、设施质量差或超年限使用以及监测报警设备仪器未配备齐全或未有效维护也导致事故发生,因此设备管理是HSE管理的重要内容。六、由于石油石化行业所处环境因素复杂,如遇雷电、雨雪、狂风、高温等恶劣天气,遇地震、海啸、瘟疫等自然灾害,遇暴乱、抢劫等人为因素,也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对石油石化行业,必须建立起全面有效的HSE管理体系,必须有效地进行风险识别,提高风险识别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加强对操作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人的安全能力、知识水平等,加强外来施工人员管理,完善安全生产设备和监测装置,对识别出的风险按风险控制措施严格实施,规范作业,杜绝违章,消除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加强监督,严格奖惩,在严、细、实上下功夫,才能保证安全,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猜你喜欢
预案管理体系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提高油库消防预案工作效果的措施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药+酒 危害大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思考与设计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紧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