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康立群
《当代》是当代文学的一个风向标。从本期开始刊出的几篇不同以往传统的作品,重在探讨在今天生活的快速旋转中,人们的压力、挣扎、情感与追求,这种求索精神值得赞赏。
投《好人难做》一票。作者尝试用新的方式去深入人的内心,生动描绘了在一方古老土地上,历史仿佛发生断裂,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困惑,致使价值观产生迷乱。故事发生在关中黄土塬上,人物是周人后代,寓意深刻。语言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活泼风趣。
《豆腐脑年谱》和《月色晦明》,是传统的小说风格,朴实感人,不知编辑们是有意或无意,这两篇好像就是上一篇的注脚,都表达着一个主题——好人难做。很有意思。
读者:王中亚
《好人难做》写的有些散,把农村的事说的比较口语化。这部小说需要细读,慢慢品味,才能感到做人的艰难。在我们这个社会有张万明式的人,作为贯穿主线的人物,在故事的发展中有断线的章节,刻画的基本成功;马萌萌式的人更是存在;但是刻画的更加成功的是周怀彬,不显山漏水,却精明。故事写的有些乱,符合农村或者小城镇的生活环境吧。马奋棋刻画的还算成功,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外敛而内心张狂的人。我推选本篇为本期最佳。
《月色晦明》、《野猪之舞》、《黑夜飞行》等三个中篇写的也较有特色,我比较喜欢。编者对本期作品还是注入了一番心血的。
读者:何文潮
推荐《好人难做》为本期最佳作品。用富有地域特色的语言描绘出浓烈的地域特色,在浓烈的地域特色的土地上活跃着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写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又为此泼洒了浓墨重彩。喜耶、悲耶,乐耶、愤耶?这就是《好人难做》给予我们的难以捉摸的思索。
短篇小说《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同样将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情感写得艰涩、凄婉。并通过周边环境和人物群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了奔波忙碌的民工潮的另一面。
《豆腐脑年谱》很有看头。看似荒唐,不过生活中确有其事。有点儿“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和《七品芝麻官》的味道,好看。
读者:王西江
谈歌先生在文坛上独树一格,这种轻松的写作模式给人一种更真实的感觉,读他的作品是愉悦的、快感的,《豆腐脑年谱》也不例外,是本期的亮点,推荐为冠军。《好人难做》人物个性鲜明,但故事选材一般,情节设计稍显拖沓,红柯的本部作品没有实现自身突破,读来深感遗憾。夏天敏的《月色晦明》值得一读,其他作品读完没有留下太多印象。
读者:陈学书
本期冠军推荐《好人难做》。但是,这部小说也有它的弱点,按照一个人物写一两个章节以后,中间再通过一个有关的短篇小说(《小说月报》的转载)来过渡照应衔接的结构安排,使人读起来不是那么连贯。就犹如鲁迅先生对《水浒》的评价:“虽云长篇,颇同短制。”同时,在写到渭北、关中等一带地区的悠久历史时,长篇大段地议论,这就使小说的情节发展显得呆板。当然,红柯的才气是不错的,是完全能够把小说写得好看耐读又含意深刻的。
读者:冯驱
我推荐《好人难作》为本期冠军。陕西作家红柯运用他熟悉的关中方言,向读者展现关中风情和民俗,似和《好人难寻》有联系又有区别。勾画好人形象,难就难在好人做了什么样的好事上。我看文中作者编写的“疯娃吹喇叭”那个段落很是感人,小说倒是给读者提出了界定好人的标准是什么的难题。《豆腐脑年谱》和《月色晦明》写的真不错,官场中虽说大有大的难处,我愿意相信还有“刘双喜”这样的高官,更同情“罗所长”这样的小人物。
读者:刘杰
我推荐长篇小说《好人难做》。该作品以其对现实生活具有穿透力的全景描绘,使作品具备了超现实的历史厚重感。无论是情节设置还是人物刻画,都凸显了作者的不俗章法和不凡功力。红柯的作品以前也读过一些,感觉这篇新作确有出新和超越。一组鲜活的人物群雕,一幅撼人的浮世风情,把黄土高原上传统与时尚的碰撞、灵魂与肉体的纠结娓娓道来,读来大气,读后酣畅。另外,《豆腐脑年谱》、《袁世凯》等作品皆有可圈可点之处。《豆腐脑年谱》的水平与谈歌的名气有不太相称之处。作为一位资深读者(从贵刊创刊到现在),祈盼贵刊字字珠玑、篇篇锦绣,应该不是一种苛求和奢望。
读者:赵立新
本期长篇《好人难做》恰似一幅清新流畅、墨彩点点的风景画卷,不招摇、不惊诧、不做作却又自然耐看。小说给几个特定角色做了“人物传略”,详细描述了他们的“前世今生”,作者的笔端没有惊心动魄的宏大叙事,却又深入到个体的肌髓和灵魂,很好地诠释了性格、命运乃至人性的诡秘,实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长篇佳作。《豆腐脑年谱》故事脉络清晰,情节转换明快,可读性强,颇有阅读古代侠义小说的味道,美中不足的是作品的一些细节安排失真之处明显,不大符合现实的常理和逻辑。《黑夜飞行》把笔触及到了人的隐秘内心和灵魂层面,看起来似乎荒诞,实际上那是我们每个人的“月亮背面”。《黄宗江二题》,作者信笔由缰之间,一个活脱脱的豁达老人形象跃然纸上。我推荐《好人难做》为本期最佳。
读者:刘利萍
《好人难做》推荐为本期冠军。这部小说中,作家用娴熟的白描手法活灵活现地勾勒出马奋祺、王岐生、马萌萌等鲜活的人物,故事极具时代感和真实性,在平静里讲述深刻的生活,的确是部好小说。《豆腐脑年谱》不错,农民刘双喜用一手做豆腐脑的好手艺和聪明劲,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农村,一步一个台阶走上了省级领导岗位。即使是做了高级领导,他农民般的纯朴依旧存在,是那样的可爱。可惜,社会上这样的好领导太少了。
读者:徐浩英
红柯的长篇小说《好人难做》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陕西风情画卷”。马奋棋、马萌萌、张万明、周怀彬、薛道成、王岐生等文化人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情节不落窠臼。推荐《好人难做》为本期最佳。本期谈歌的《豆腐脑年谱》、夏天敏的《月色晦明》、陈然的《野猪之舞》与苗炜的《黑夜飞行》凸显了名家的实力,值得一读。
《袁世凯》读后对袁世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长知识。《黄宗江二题》使有血有肉、真实的黄宗江老师跃然纸上。
读者:徐宇伟
红柯的长篇小说《好人难做》说的是文化人的事,红柯的大部分作品此前都拜读过,这次看《好人难做》收获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近几年一直没有看到短篇小说成为当代最佳,本期短篇《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是一篇写“底层”的力作,厚积薄发,邓一光的底层关怀的小说给人以厚重感。推荐为本期最佳。
读《黄宗江二题》,怀念之情油然而生。《袁世凯》,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当代》是能让我读完全部文章的不多刊物中的一本。期待下期更出彩。
读者:蒋培娟
喜欢阅读陕西作家的作品。最早阅读红柯的作品是《奔马》,后来又读了《美丽奴羊》、《库兰》、《西去的骑手》等,到刊登在本期《当代》的《好人难做》。作家丰富的人生阅历、独到的艺术追求跃然纸上,作品现实性、可读性都很强。《好人难做》情节并不复杂,“一主一副”两条线交替展开,字里行间洋溢着陕西风情,是近年难得的长篇佳作。推荐为本期最佳。
《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同样是一部厚重作品。邓一光抓住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揭示的生存背后深层次的问题令人思考。苗炜的《黑夜飞行》看两遍才读出味道。此外,《袁世凯》、《黄宗江二题》也值得一读。
读者:朱力平
《好人难做》,这部长篇小说给我们演绎了一幕悲喜交织的戏剧。每个出场的人物以其各自的角色,进行着精彩的表演。细细品读作品,再次感悟到人生真谛:任何人在社会活动中,有付出就有回报,有侵占就得有偿还。推荐《好人难做》作为这一期拉力赛的冠军。
短篇小说《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用红、蓝、白三色工衣的流动,形象地表达出在珠江三角洲云集着数以万计的打工者们。作者用极为简捷的笔墨,勾画出企业中外来男女民工的生存状况:不仅来自职业竞争和生活艰辛的压力,而且还面临着男女“情感争夺”的威胁。读后极为震撼。
如果说读上面两篇小说是带着沉闷的心态完成的话,那么当读到《豆腐脑年谱》时,忽然心境变得轻松、愉快。这部小说当属“搞笑篇”。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像刘双喜这类人物,因自身的某一特长,被领导的一次偶遇、巧遇、赏识,从社会底层“钦点”到政府机关部门,以后仕途发达的故事,时有耳闻,不足为奇。如今,“刘双喜”这样的人物,很难再被复制。除非凭着才干,通过推荐、考试、面试、公示,层层选拔,进入仕途。腐败当属别论。
读者:苏莫
本期杂志所选的几篇小说,十分巧合地凑成了一个“好人难做”的专题,人物之中既有政府高官、社会精英,又有基层警员和普通百姓,但是毫无例外的,他们都面临着各自的窘迫和无奈,在“如何做一个好人”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野猪之舞》里,想要做一个好人的农民陈火打,最终却被残酷的现实逼到了几近崩溃的边缘;而《月色晦明》里的警察罗铭,更是为了坚守一个好人的良知,不惜以身犯险,从警察沦落为囚犯。即便如《豆腐脑年谱》里胸怀坦荡又兼具一些处世哲学的刘双喜,看上去一生通达,到头来还是被一步步逼退到自己的底线以下。
相对于这几个中篇的片段式截取,红柯的《好人难做》则因其篇幅上的优势,写得更加通透,小说中的几组人物各有难处,又相互交错,是一幅笔触更加繁复的世相图,将身处不同境遇之中的做好人之难写得精细又极具起伏。与此同时,作者对于方言纯熟而恰到好处的运用,以及在写作结构上的尝试,也使这部小说更加好读,耐读,故推为本期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