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之辨

2011-09-08 01:15:24柳博隽
浙江经济 2011年18期
关键词:县域要素空间

文/柳博隽

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之辨

文/柳博隽

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是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分别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相适应

在我国,“县”是一个社会行政区域,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区域;从古至今,都是经济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作为县域范围内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县域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是国家政策最主要、最直接的操作平台。

而当今的城市,大多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类工业制造、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商贸流通、科教文化事业发展,都以城市为中心。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结构和功能演化为信息、知识中心,城市作为空间和信息的复合网络节点,在全球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城市间的经济网络开始主宰全球的经济命脉。这种以城市空间地域为形式,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纵横交错的经济联系为实体的经济形态就是城市经济。

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都具有综合性特征,其基本构成要素都是特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自然、历史、社会环境。但是,作为生产力发展的综合表征,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又是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分别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相适应,在经济空间的形态布局、产业体系的结构层次、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撑、要素资源的配置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从空间布局看,县域包括县城、乡镇和农村,县域经济的发展自然就在县域的行政区划范围内,经济空间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的发展格局,处于一种外部行政边界明晰、内部经济不集聚的典型状态。城市经济则是将城镇作为空间网络节点,对外融入全域城镇体系,对内吸引人口、产业集聚发展,引导空间功能化布局,形成要素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空间格局。特别是县城和建制镇,作为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以及城乡联动的关节点,将广大农村地区“卷入”空间网络体系,组织和带动广大腹地快速发展,从而通过大、中、小城市构成的经济网络,实现城市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从产业形态看,县域经济基本上以传统产业为主,尽管二三产业比重较高甚至已占主体地位,但总体仍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支柱产业一般为根植于县域资源禀赋的地域特色产业。城市经济的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特别是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明显,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企业化经营,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也快速发展。

从动力支撑看,县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由广义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还未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而城市是信息、研发、人才等创新资源的主要聚集地,使科技创新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成为可能。同时市场、组织、制度的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与科技创新共同支撑城市经济增长,已超过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投入增长的贡献,成为驱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

从资源配置看,县域经济一定程度上还是行政区经济,注重县域范围内的资源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与周边地区的行政区划壁垒仍然存在,城乡二元体制盘根错节,人口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不畅,土地等资源的跨城乡配置受阻,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城市经济则是一种开放性经济,强调空间的网络布局和城镇的错位发展,强调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市场配置,强调产业的分工协作和经济的密切联系,强调城乡的优势互补和区域的整体实力,从而力求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要素和整合资源,在更深层次上展开市场竞争和经济协作,在更高程度上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供稿: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猜你喜欢
县域要素空间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当代水产(2020年4期)2020-06-16 03:23:30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22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46
也谈做人的要素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6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8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基础教育(2014年3期)2014-04-16 05: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