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黄,王乐文,许林生,黄舒怀,吴资锋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湖南 浏阳 410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气道炎症是COPD的主要病因。多种炎性细胞[1]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在COPD气道炎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有关中草药复方制剂对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与COPD气道炎症的相关研究还很少。IL-8在COPD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课题主要探讨复方益肺督气胶囊对COPD稳定期临床症状、血清IL-8的影响,探讨复方益肺督气胶囊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入选病例60例患者全部来源于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浏阳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及部分门诊患者。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57~82岁,随机分为两组,临床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
1.2.1 COPD诊断标准 根据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2007年修订版),结合患者病史、全面体检、胸片、心电图及肺功能检查确定。排除其他引起咳嗽、咳痰及气急的心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病情在一段时期内稳定,无或有轻度咳嗽,无脓性痰,胸片示肺内无渗出性病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肺功能各项通气指标较稳定。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符合肺肾亏虚证候标准:呼吸浅短难续,甚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胸满闷窒,腹胀纳呆。
1.2.3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COPD稳定期诊断标准;(2)符合西医COPD严重程度分级Ⅰ~Ⅲ的患者;(3)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4)签署知情同意书。
1.2.4 排除标准 (1)检查证实,由结核、真菌、肿瘤、矽肺、刺激性气体、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慢性咳嗽喘息患者;(2)并发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3)合并心血管、肾、肺、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2组均采用连续用药法,共观察90 d。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 (江苏正大天晴生产,18μg/粒,批号081120),每天吸入1粒。治疗组:按益肺督气方汤剂处方量 (党参15 g,五味子10 g,麦冬10 g,百部 10 g,杏仁 10 g,杜仲 10 g,麻黄 6 g,薏苡仁 20 g,款冬花 10 g,苏子 10 g,沉香 3 g,白芥子 15 g,白芍 10 g,百合 15 g,厚朴 10 g,山茱萸10 g),取药材按1∶2比例加2倍水共3次,每次煎煮0.5 h,过滤,合并3次煎液,浓缩、干燥成干浸膏,再粉碎、制粒、装胶囊(0.35 g/粒,由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中西结合医院制剂室提供)。每次2粒口服,3 次/d。
1.4.1 主要检测指标 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后90 d检测并记录血清IL-8值。IL-8采用多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izer 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森雄公司。
1.4.2 中医证候观察指标[3]104①主症:咳嗽、咯痰、喘息、啰音;②次症:纳呆、脘痞、自汗、气短。中医证候评分标准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3]104见表 2。
表2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1.4.3 生活质量观察 运用国际公认的 “圣乔治呼吸问卷”对所有病例全程进行调查。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104。显效:咳、痰、喘等主症基本控制稳定,肺部湿罗音偶可闻及或消失,活动耐受力显著改善,一般情况(包括饮食、睡眠、体力等)明显改善。有效:病情相对稳定,肺部湿罗音明显减少,活动耐受力较前改善,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一般情况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发作次数及程度无明显改善。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治疗组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表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下表同。
组 别对照组治疗组n 30 30治疗前33.01±4.20 32.37±5.54治疗后19.53±2.63*13.32±2.41*△
治疗3个月后,两组样本中血清IL-8值均明显下降 (P<0.01),但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见表 5。
表 5 两组血清 IL-8比较 (,pg/mL)
表 5 两组血清 IL-8比较 (,pg/mL)
组 别对照组治疗组n 30 30治疗前65.60±7.04 64.29±11.73治疗后53.27±6.49*45.66±9.54*△
COPD 属中医学 “咳嗽”、“喘证”、“哮病”、“痰饮”、“肺胀”等范畴。古代文献对该病早有详细的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于长期慢性咳喘气逆,反复发作,久病肺虚,每因外感诱发加重。《素问·咳论》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所致,又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均可导致咳嗽。肺主呼气,肾主纳气,病势深入,肺病及肾,肾气必虚。在COPD稳定期肺脾肾亏虚是最基本的病理改变[4]。肺肾亏虚这一中医的病理变化,与现代医学对COPD的认识基本一致。IL-8是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不能被血清灭活,因而能在局部累积发挥持续作用。吴纪珍[5]等研究发现,IL-8在COPD缓解期诱导痰中有较高水平,证实IL-8在COPD气道炎症、气道阻塞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益肺督气方是我院名老中医王乐文教授所创,“督”乃督促之意,此方由党参、五味子、麦冬、百部、杏仁、杜仲、麻黄、薏苡仁、款冬花、苏子、沉香、白芥子、白芍、百合、厚朴、山茱萸等药物组成,多年来运用于COPD患者,尤其是COPD缓解期疗效显著。组方以肃肺平喘化痰止咳药麻黄、白芥子、款冬花、苏子为君药;配以补脾益肺药物党参、五味子、百合、薏苡仁、厚朴为臣药;再佐以补肾纳气平喘药杜仲、沉香、山茱萸共奏补益脾肾、益肺平喘之功。本研究通过口服复方益肺督气胶囊与噻托溴铵进行对比,观察复方益肺督气胶囊对COPD稳定期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血清IL-8炎症因子的降低程度。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8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证实了复方益肺督气胶囊对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对COPD患者调节血清炎症因子IL-8的作用。
[1]钟小宁,白 晶,梁国容,等.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大鼠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3,2(1):27-3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4.
[4]李素云,吴其标.曹世宏教授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选粹[J].中医药学刊,2002,20(1):28-29.
[5]吴纪珍,齐 咏,马利军,等.IL-8和NF-κ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0):75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