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师范学院 纪玉梅 傅之屏
都江堰,一座因水而兴、因山而名的城市,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每一个到过都江堰的人,都被青城山淡然洒脱的道教氛围所感染,被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运行千年的功绩所深深折服,被都江堰市人与自然共处的和谐自然所启迪。那么,这座山水名城中山的精髓和水的灵魂是怎么相处相容的,又有怎样的渊源呢?对当今的环境问题又有着怎样的启示呢?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而得名。道教尊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尊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以“尊道贵德”教义为核心,强调重生贵命、济世利人,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道教起源于自然的崇拜。华夏先祖崇拜自然、崇拜鬼神,盛行沟通人神意愿的占卜等多种方术。这种原始宗教逐渐演变成殷周时期的对“天”或“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到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宗教经历了显著的理性化演变与社会文化知识的分化。诸子纷起,百家争鸣,其中尤以道、儒、墨(三家称为“显学”)、阴阳家、神仙家等,在文化史上都有相当深远的影响[1]。
东汉顺帝年间(公元126-144年),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学道于鹤鸣山,依据《太平经》作道书24篇,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并依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信仰,创立了道派。因入道需交纳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此派教徒尊张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自此,四川道教就活动不息、高道时出、道派林立。
在都江堰众多文化旅游资源中,最核心的就是水文化。都江堰作为一项水利工程,水是其灵魂,贯穿其始终。而都江堰的水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治水、祭水、放水。
岷江,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岷山南麓弓杠岭和郎架岭,以“岷山导江”而得名。都江堰修建之前,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为排除洪灾之患,时任蜀郡太守的李冰,于公元前256年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遵循自然规律,符合人水和谐的理念,以“天人合一”、“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原理来治水,以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为特征。渠首枢纽位于成都平原顶端,岷江的出山口,居高临下,分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要工程。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进水,三者珠联璧合,协调运行,互相制约,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其"深淘滩、低作堰"和"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沿用至今,堪称世界水资源利用的最佳典范。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是一个种综合性的民俗民间文化活动,延续2000多年的清明放水节(古代又称“开水节”),源于4000年前的江神信仰和2000多年前对江水的祭祀。据1974年在都江堰渠首出土的李冰石刻像的铭文考证,至少在汉建宁元年(168年),都江堰市民就改祭祀江神和江水为祭祀李冰的春秋祭祀活动,形成辐射整个四川盆地的岁时节令民俗清明放水节。
震后第一个放水节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道教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与这座城市,恰如骨骼和血液与人的身体一般,已经化为一个整体。都江堰的修建直接影响了道教的嬗变,道教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实际上就是都江堰对中国几千年来政治、哲学、科技、文化和民俗的或显或暗的浇灌。
道教起源于自然崇拜,其中就包括天、地、水的信仰。在农业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人们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因此,人们从雨的实际功用出发,希望风调雨顺以保障农业生产。古代民间认识天气变化的能力有限,以为道士可以沟通神灵请来雨水。道教的神符、法术等文化现象也以道士的祈雨活动而深入民间[3]。这在古代神话中多有体现。例如,《西游记》中龙王、雷神电母都是掌管下雨的神仙。道教从起源、职能和仪式上都密不可分。
何为自然,万物皆为自然,万物运行皆有其规律。都江堰从修建到运行管理都遵循自然运行的法则。古代,岷江贯穿成都平原,是蜀地重要河流之一。都江堰修筑前,岷江是祸河,不是水灾就是旱灾,粮食产量很低。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地形、水势等因素,李冰组织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治水原理,至今已运行2250多年。
从道教起源上看,道教祭神、求雨等活动来源于人民生活的需求,根本上来说,道教的产生源于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再者,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以农业为本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对道教影响甚深。道士多农桑子弟出身,力耕与修道并举,是一种本能的生活状态。最后,东汉晚期严重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和疾疫流行、地震天灾连年不断的现实深重苦难,使“ 汉世已衰” 成为当时人们的普遍感觉, 而祈求太平则是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愿望。道教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真正形成的,道教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求,是人民的一种精神寄托。
四川人民缘岷江而居,在享受饮水、灌溉以及鱼盐舟楫之利的同时,也深受洪涝等灾害之害。[2]人类为了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慢慢的学会了与自然做斗争,原始时代,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比较低,所以,往往处于劣势。战国时期,李冰带领着群众决定更好的和自然相处,于是,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此,成都平原旱涝保收,树立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典范。
道教强调“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这不光体现在宗教仪式上,而且体现在道士的日常生活中。在道教仪式上,求雨祈福是其重要的活动。从“求雨”的“求”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是与自然协商,而不是强取和争斗。人们通过道士和自然界沟通,在自然允许的范围内,希望能够和平相处,从自然界中获得必需的生活资源。在日常生活中,道观多选择在自然环境清幽的深山老林中,重视对道观的维护以及周边的环境的保护。道士们每日面对自然,与自然圣灵相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套与自然相处的法则。并且通过宗教传播,把这些朴素的原则介绍给更多的人。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修建之后,一直遵循李冰留下的“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原则,每年进行大规模的岁修工程。都江堰的修筑以及其运作管理,都是本着人与自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的,等于和自然签订了一个长期的契约。人们在遵照契约维护这两岸的自然环境,从而,自然以万亩良田回馈人民。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谐统一。
都江堰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附近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青城山与之遥遥相对,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也是道教名山。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生生不息,延绵久远,对当今环境保护就有重要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试问当今,环境为什么遭到了如此的破坏?无非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发生了冲突,解决的方式有很多种,人们选择的是人与自然做斗争,而人与自然斗争的结果就是,人类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可是历史的实践证明,自然环境给予报复了,环境恶化了,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居住环境和生存空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了这一状况,开始对环境进行大幅度的治理。环境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可持续发展教育(简称ESD)即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通过帮助人们提升态度、技能和知识,用以做出为自己和他人长远利益考虑的明智决定,并在现在和将来实施这些决定。
我们在探索道教和都江堰水文化中发现,一项好的措施或者规律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当然也需要长期的执行,才能获得一个好的效果。环境问题不是一个新的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能够屹立两千多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特色,或许换一个地方,复制一个都江堰,还能不能长期发挥效益就不得而知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环境保护也是这样。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文化特色,只有深入研究当地特色的基础上,提出的建议和对策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环境教育要切实有效,要密切联系当地居民,选择一种最适合当地的方式。这就需要环境工作者,实地调查,依靠当地力量,从内而外,逐步渗透。
环境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了,要改善他,方法很重要。当前环境保护头绪纷繁,从国家到个人,从政策到教育,却仍然未收到良好的效益。一方面政府要加强规划和宏观管理,把工作重点放在法制规范和重点污染项目的治理上,发挥强制立法的作用;另一方面,采取教育先行的举措,从娃娃抓起,从源头上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以达到长期可持续的效果。这样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从而在未来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境地。
[1] 雷晓鹏.论四川道教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2] 傅奠基.中国古代对河流物质力量的认识和开发:人地关系理念在古代河流文化中的体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3] 刘志.魏晋南北朝民间自然信仰与道教文化[J].宗教学研究, 2009(2).
[4] http://baike.baidu.com/view/239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