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贤指出,“十二五”时期,是佛山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把握战略机遇期、推进发展转型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深刻认识佛山所处的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初期的阶段特征和比较优势,准确把握未来五年涉及全局发展的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坚定不移地推进“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民富市强,幸福佛山”各项措施的落实。
陈云贤介绍说,“民富市强,幸福佛山”是佛山“十二五”期间要实现的近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佛山将坚持把建设“先进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作为城市定位,把“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作为转型发展的主线,把落实“三着力一推进”作为工作重点,把“调结构”作为“强市”的主要抓手,把“惠民生”作为“富民”的主要路径,实现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争当“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排头兵。
陈云贤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佛山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内外源经济的两次战略转型。“十一五”期间,佛山市预计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2%,高出规划目标 4.2个百分点,五年实现“三级跳”,连续突破3000 亿、4000亿、5000 亿大关,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5638 亿元,比2006 年实现翻番,GDP 达到13841 美元,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 1000 亿元,综合实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开创了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改革创新纵深推进、民生社会事业不断提升。
陈云贤进一步分析指出,当前佛山市正全面进入产业从低端到高端发展、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第三次战略转型阶段,呈现工业化转型、市场化完善、城镇化加速、信息化融合、国际化提升的阶段新特征,面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提升民生社会事业三大发展机遇。我们要看到21世纪的发展,不再是用传统的思维来引领,不能只看到硬件的、有形的方面,还要注意到软件的、无形的方面,否则我们的发展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滚动,很难跃上一个新的平台。因此坚持“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是实现“民富市强,幸福佛山”的基本思路。
陈云贤介绍说,佛山在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基础上,已经全面推进了智能交通、智能警务、智能社区,包括了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文化服务等等,现在这些工作已经得到了大力发展,估计在未来2-3年,应该能得到更多的普及和完善,佛山的设想是通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提升城镇化、以信息化加快国际化,基本形成“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雏形。“佛山在硬件方面的优势以及在软件方面的劣势,都将得到加强和弥补,前景我非常看好,有条件成为全国智慧城市的示范。”陈云贤表示,在此次“两会”上他提交了争取让佛山成为全国智能城市示范点的建议。
“幸福佛山主要有三个层次,不光局限在惠民生、解民困,还要创造宜居宜商宜发展的环境,同时创造投资创业的氛围。”陈云贤表示,接下来,佛山将进一步建立“民富市强、幸福佛山”的指标体系,实行量化考核,让佛山市民的腰包更鼓一些,安全感更强一些,日子过得更好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从而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
陈云贤指出,佛山要始终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让调结构体现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上,体现在城乡差距缩小上,体现在城市功能的提升上,全面增强佛山市产业、城乡发展的综合竞争力,推动佛山从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为增进人民福祉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陈云贤表示,在“十一五”期间,佛山至少抓住了三次大的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关闭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低效能的企业,至少超过一千家,转移传统企业超过620家,”陈云贤说,“从而腾出了空间来发展新兴产业,以高新技术来提升传统产业。”对传统产业高新技术部分,进行扶持培植。二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机遇,迅速引领民营企业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同时扩大内需市场。三是紧紧把握住世界智慧浪潮的机遇,在佛山进入后工业化初期阶段,提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路径,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融合,引领佛山发展。
让社会低收入阶层享受到社会财富带来的幸福,是佛山不遗余力的一项基本工作。佛山在建设保障房,解决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问题方面力度也较大。据了解,今年佛山将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共计4900套,总量将超过去年建设目标的3倍以上,超过2009年和2010年两年的总和,达到佛山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历史新高。今年保障房建设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经济适用房所占比例将有所下降,公共租赁房所占比例提升。公共租赁住房主要面向佛山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家庭、新就业职工、引进本市的技术人才、符合条件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提供出租。
陈云贤说,民富是给力幸福生活的基本要求,是转型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根本体现。佛山将始终把以人为本、为人民谋幸福作为第一追求,认真对待人们群众的发展需要,正确兼顾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让惠民生真正体现在提高收入水平上、提供优质服务上、改善宜居环境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让“幸福”成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好事实事,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城乡长治久安、社会和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