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江三中(201112) 梁 杰
1.地理风貌:社区地理位置、交通状况
2.历史延革:历史地理区域变迁、风土民俗与环境
3.自然条件:天气
4.资源介绍:农业特色
社区乡土地理采用课内教学讨论、课外调查、课堂分享总结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 课外调查 作业作品 实施建议1.社区地理位置2.比例尺与图例3.如何使用电子地图4.地图的简单制作社区主要公交线路考查。社区简单地图制作。用较为规范的图例绘制反映学校或家庭所在地的示意图,并要求能够展示出正确的方位和主要交通信息。图文讲解1.社区历史沿革2.地区风俗3.环境变化居民调查(就区域环境与发展统计较满意的方面和较不满意的方面)辩论赛《现在的鲁汇更美了吗?》教师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原因,引导学生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开展社区调查,进行辩论,提出合理建议。1.天气预报主要要素回顾2.社区天气与气候3.组建校园气象小组讲解如何使用校园气象站。分组进行校园天气预报比赛。校园气象站一直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拓展活动之一,也为老师选拔与培训气象小组成员提供契机。1.社区农业资源分布2.社区工业资源分布3.区域建设与发展简述考察冯氏西瓜专业合作社。地理小报:我的家乡鲁汇。作为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展示,地理小报要求同学从各个方面介绍家乡,考察了同学们思维的全面性与动手能力。
单元 周次 教学内容安排一 1 课堂教学一 2 课外调查:社区主要公交线路考查一 3 教师指导:制作社区简单地图一 4 作品展示与交流5 学校月考二 6 课堂教学二 7 课外调查:社区居民调查二 8 调查结果汇总交流
二 9 辩论赛:《现在的鲁汇更美了吗?》10 学校期中考试三 11 课堂教学三 12 校外拓展:校园气象站讲解三 13 课内总评:哪组的预报最准确14 学校月考四 15 课堂教学四 16 课外考察:冯氏西瓜专业合作社四 17 教师指导制作地理小报:我的家乡鲁汇四 18 作品展示与交流19 学校期末考试
【课程】自然条件:天气
【课时】3周(3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知鲁汇地区天气情况,掌握校园气象站的使用方法。
2.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组内互助与组间竞赛的方法,完成一次校园天气预报。
3.履行小小观测员的职责要求,培养及时准确、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课堂教学主要内容】
1.多变的天气
在“鲁汇乡土地理”这一拓展课中,将天气这一章节安排在第三章节,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三章节为“天气与气候”。时间上正好与拓展课相一致,内容上对于天气预报的介绍比较详尽,所以在拓展课上只要对天气预报主要要素做简单回顾,这里也不多赘述。
2.气候
鲁汇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先湿后干,冬季寒冷干燥。
3.气温
鲁汇地区年平均气温15.4℃。最冷1月平均气温3.2℃,最热7-8月平均气温为27.5℃。冬季当强冷空气南下时,会出现“寒潮”天气。鲁汇地区无霜期234天。
4.降水
鲁汇地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毫米。一年有三个雨季,4-5月为春雨,降水均匀:6-7月的梅雨,降水居多:过后,高温干燥,形成伏旱;9-10月为秋雨,降水强度大。雨量最多为9月,其次是6月。
5.灾害性天气
台风、暴雨是鲁汇地区重要的灾害天气之一。台风季节,常有8-10级的台风过境,伴随着暴雨、吹折树枝和农作物、刮倒电杆和房屋、江河水涨淹没洼地,给人民带来灾害。
【课外活动主要内容】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收集以下资料,建立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共同经验。
浦江三中气象观察小组
校园天气观察记录表
【课后随笔与反思】
通过校园气象站的实践活动,充分拓宽了同学们的科学视野,延伸和补充课本知识,提高了他们学地理、用地理的浓厚兴趣。作为预备班的学生,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小组内同学互帮互助,组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每一位同学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由于学龄与数据资料不足,目前的气象小组还处于简单的气象观测与记录阶段,但是随着校园气象站活动的稳步推进,我们完全可以更好地做一些思考与探究。例如:降水量、气温的对比探究;不同季节天气要素的特点探究等。使学生有机会探究气象数据与天气变化的联系,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感悟科学探究的意义,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探究中得以培养和提高。
课程标准中要求:“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虽然安排有七年级的上海乡土地理课程,但由于课时数量与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更高一层的发展需求,此时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很大程度上了弥补了这个遗憾。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研究的方式,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搜集等方法,激发了发现地理问题的意识,初步掌握学习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评判一门课程是否成功,除了要看学生是否得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发展,还要考虑教师是不是从中获得了很好的成长。“鲁汇乡土地理”作为校本课程的非限定性拓展型课程,没有所谓的教学大纲的详尽指导,这就迫使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去研究教学内容,去探索教学策略,促使教师成为探索者和研究者。对我这个执教老师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在互动教学中感受学生不同的声音,倾听学生的意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并承认他们的思想,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实践,发现学生的优势和潜能。
反思这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也发现了一些在师生沟通上的困惑与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由于人数较少,校园气象站的岗位轮换覆盖面过窄;如某些同学在参加校外探究性活动过程中组织纪律较差;又比如目前学生开展的探究活动都是教师拟定主题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避免或缓解以上这些问题,甚至希望学生可以自己主动探究某些问题,教师则是更好的发挥服务功能,这便是我们在下一轮探究性课程中应当重点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入社区乡土地理的校本课程是可尝试的。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地理学习的能力都有非常大的裨益。教师只有通过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