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型城市:海口市城市经营的新思考

2011-08-31 09:32:52
群文天地 2011年23期
关键词:海口市海湾规划

■ 叶 波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的形象定位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品质和速度,科学合理的城市形象设计对城市形成核心竞争力具有决定性意义。海口市位于海南省北端,地处低纬度热带边缘,自然环境优越,聚阳光、沙滩、海水、气候、温泉等十大旅游资源,城市建成区绿地覆盖率高达33.5%,从海陆关系层面看,海口市沿线有3个大海湾,分别是海口湾、东海湾和金沙湾,另外,小港湾众多且近海还有许多岛礁和潮滩等宝贵资源。大部分海底平缓,以软泥为主,泥沙次之;靠近沙滩海岸一带海底以细沙为主;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滩涂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且常年风平浪静。

在这样的资源背景下,海口市城市形象如何确立?学术界同仁见仁见智,本文将从海湾型城市的视角,提出海口市城市经营的形象模式,以期为海口市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点浅薄的建议。

二、建设海湾型城市的战略抉择

建设海湾型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海口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手段。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化解现实矛盾,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南省建省办特区20年来,海口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跨入了现代化都市行列,转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在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海口与国内其他的城市一样面临着资源不足、土地缺乏、城市发展空间受阻、产业协调升级乏力等突出问题和矛盾,严重制约了新一轮的开发建设。因此,只有以才创新的城市发展思维模式,及时调整城市发展定位,扩展城市发展空间,才能切实有效地化解海口市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海口市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另外,从城市竞争力的层面看,海口市城市综合竞争力还比较薄弱,在区位、设施、产业、开发等方面竞争力在国内城市中排名靠后。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海口经济实现新的发展,是增强海口市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

三、海口建设海湾型城市的历史机遇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海洋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五届三次会议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发展海洋经济确定为海南特色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和海南省委的重视以及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海口充分利用海洋,建设海湾型城市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四、海湾型城市建设的初步构想

建设海湾型城市,就是要以新的城市定位为导向,以海湾建设为龙头,以产业调整为载体,通过推进三大转变,促进海口市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发展模式的转变——从滨海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转变

滨海型”城市与“海湾型”城市相比,其主要的不同体现如下:见表4—1

表4—1 滨海型城市与海湾型城市的比较

(二)发展性质的转变——从生产型城市向宜居型城市转变

生产型城市与宜居型城市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其城市功能特征、发展理念和目标诉求不同。“生产型”城市(主要指工业化以来的传统城市)在功能上,首先被看做是生产的场所和经济的载体,生产成为城市发展的根本。生产被视为城市的基本功能。而宜居型城市则不同,虽然宜居型城市也强调生产发达和经济繁荣,但却突破了把城市作为单一经济功能的目标诉求,强调了人的全面需求实现的权利,突出了以人为本,突出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突出了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城市不再是烟囱和钢筋水泥密林组成的庞大生产机器,二是成了人们全面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人们多元需求的家园,它包含经济繁荣、生活富裕、民主和谐、安全祥和、方便舒适的科学发展价值理念。因此宜居型城市中,生产从被异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回归到一切为了人为手段功能上,生产成了为人而生产的生产。实现了从传统的生产城市发展理念向现代的以人为本的宜居型城市发展理念的伟大转变。

(三)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城市向资源开发型城市转变

资源消耗型城市的形成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的典型特征是城市的兴衰与资源的存储和消耗密切相关,城市的快速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巨大消耗,甚至是消费作为代价,任何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资源储量都是有限的,都会随着开采利用不断减少乃至枯竭。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型城市的资源消耗浪费现象越来越大,资源的可开发利用率却越来越低,开发利用的成本越来越高,资源问题成了资源消耗城市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消耗型城市转型具有必然性。目前,我国资源消耗型城市大多处于资源枯竭期即衰老期,处于壮年期和青年期的资源消耗型城市已经很少。资源开发型城市则不同,它以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在资源适度消耗的同时,更加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发展与资源有效开发、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有机结合,城市在资源和环境的良态下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五、海湾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规划环境的建设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科学的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龙头作用。一要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在总规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明确城市的功能定位,取众家所长,高起点、高标准、制定详细规划和分区规划,使城市规划思路和城市建筑风格正真达到既体现海湾风貌,又洋溢现代气息,更能够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二是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再好的规划,如果执行不到位,得不到落实,就等于一张废纸。在规划执行上必须高度注重一以贯之、制度落实,充分体现规划的严肃性。三是要对规划进行有效的监督。常言道: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纸上画画、领导一句话、全部都变卦。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杜绝这种领导个人意志行为,强化监督意识,制定相应的监督保障措施,加大监督力度,使规划正真落到实处。

(二)加强管理环境的建设

城市的管理形象代表了城市形象,又代表了政府形象和市民形象。因此,在海湾型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尽快按照国际惯例,提高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民主化进程和推进城市决策市民参与机制建设,培育市民社会尽快成熟,弘扬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坚持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是城市的魅力所在。海湾型城市建设必须大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突出绿色生态的主题。首先,要营造生态水系。同时,要大力发展沿路绿带,沿河绿带,内陆生态保护绿带,使城市掩映在鲜花绿树之中。要倡导全民参与绿化的良好氛围。再次,要加强管护工作。

[1]黄西雷.厦门:海湾型城市加油站的规划布局[J].中国石油石化,2004(05).

[2]许经勇.解读厦门建设海湾型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J].特区经济,2003(10).

猜你喜欢
海口市海湾规划
凝心深耕育英才,守正创新共致远
——走进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
新教育(2023年34期)2024-01-03 08:55:32
睡觉的猫
小主人报(2023年1期)2023-03-15 01:08:24
半封闭的海湾
人鱼海湾
趣味(语文)(2019年12期)2019-04-13 00:23:20
对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以海口市乡村中学为例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06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26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
迎接“十三五”规划
初识海湾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