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华
乡土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显见的,乡土史是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历史中富有活力的因素,是学生身边的历史。它一般指以一定行政区域、范围记述人、事、物,包括行政区域、政治文化沿革等内容,如党史、军史、宗教史等。乡土史作为人文环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马克思在谈到人与环境的关系时指出:“人们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们越关注现实,就越需要了解历史。
一、深挖乡土历史,激发学生对家乡、祖国历史与文化自豪感
乡土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祖国的自豪感。百色乡土历史文化蕴含了大量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化瑰宝,如右江河谷的新旧石器時代遗迹(此发现推翻了具有地区歧视性的“莫氏线”)、瓦氏夫人率领俍兵抗倭斗争、西林岑氏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位置、百色起义等,为中国和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贡献。为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我在讲世界古代史时,简单介绍了“莫氏线”的情况,然后提前两周建议学生到右江民族博物馆了解右江河谷新旧石器时代的有关情况。上课时,我请学生介绍情况,他们争先恐后,积极发言,其中有名学生了解得很详细。他首先展示了拍到的相片,然后向大家介绍了解到的情况。哈佛大学人类学家莫维士于20世纪30~40年代提出“莫维士线”理论,将旧大陆早期人类划分为两种不同文化的拥有者:一种掌握进步技术,能打制工艺复杂的手斧;另一种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只会打制粗陋的砍斫器和使用未经加工的石片。这条无形的、后来被称为“莫氏线”的技术鸿沟将西方(非洲、中东和欧洲)灵巧的直立人同他们不那么聪明的东方(亚洲)兄弟分隔开来。莫维士进而把亚洲大陆贬低为一个“保守、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与另一派兴旺发达、朝气蓬勃的地中海周围地区形成鲜明对照。他解释说:“在过去200万年间,亚洲气候保持稳定,林区面积少有变化。这种环境对生活在那里的人类缺少刺激,使他们不思进取,世世代代处于死水一潭的状态。”课后我问这名学生:“为什么你能对这个问题了解得这么详细?”他说:“与家乡有关,当然要多了解,也为家乡、祖国感到自豪。”
学习到戚继光抗倭这段历史时,我问学生我们百色人是否为抗倭作出过贡献,学生鸦雀无声,显然他们都不了解。于是我介绍了瓦氏夫人,讲述瓦氏夫人出生于归顺州(今百色市靖西一带),自小喜欢舞刀弄枪,后嫁入田州(今百色市田阳县城一带)。她在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的危急关头,不顾58岁的高龄,亲率广西6000俍兵驰骋千里奔赴抗倭第一线,以“誓不与贼俱生”的气概纵马冲锋陷阵,连歼敌兵,打破了倭寇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保国安民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明朝嘉靖皇帝封为二品夫人。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中,壮族人瓦氏夫人堪称“巾帼英雄第一人”。她的抗倭爱国精神永远值得中国人民缅怀和纪念。学生听完后整个课堂像炸开了锅一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想不到我们百色还有如此英雄人物,等到我介绍了瓦氏夫人的墓址后,学生纷纷表示要亲自去看看。
二、走进乡土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家爱国情感
加里宁说:“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故乡”,“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因此我在历史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关注乡土历史,培养其爱家爱国情感。比如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涉及西林的岑氏家族,于是我向学生介绍岑氏“一门三总督”的发迹史,并延伸到西林古句町国以及西林出土的稀世铜棺,学生异常兴奋,体验到了身为百色人的自豪感。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并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习,学生对家乡历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些人和事与他们生长、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因而倍感亲切。学习抗法战争内容时,学生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对抗法战争了解不多,于是我介绍了刘永福率领黑旗军活动在百色靖西、那坡和越南边境一带,后来与冯子材大败法军,间接迫使法国内阁倒台的历史。此举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增强了对家乡的感情。由此可见,乡土历史教学能培养学生更深厚的爱家爱国的情感。
三、走进乡土历史,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理想
2008年我国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学习“中国改革开放最关键的人物——邓小平同志”时,我向学生介绍了邓小平同志在百色的活动以及后来成为我国第二代领导核心、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历史,学生们深深感到改革开放后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意识到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走进乡土历史,教师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走进乡土历史,能有效地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不过,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乡土历史,同时还要将教材与乡土历史有效结合起来,为教学服务。因此,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选择的内容要简洁有效。教师选择的乡土历史内容应与课堂教学目标一致,要对纷繁复杂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简明扼要地介绍给学生,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
二是情感教育要适时又适度,巧妙而深入。
三是教学方式要注意多样化。如课堂教学中要融入乡土历史内容,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等。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