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婷 是冬冬
这一天还是来了。
美国当地时间8月5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宣布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最高级别“AAA”下调至“AA+”,同时维持“负面”的评级展望。这是标准普尔70年来首次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更是自另一大评级机构穆迪1917年推出主权信用评级制度以来,美国首次痛失3A桂冠。
和三年前雷曼兄弟选择在周末发布破产消息一样,标普在美国三大股市休市后的周五晚上8点宣布这一爆炸性的新闻。其官网首页最醒目的地方,一行粗体字夺人眼球:标普降低美国评级。
标普评级分析师尼克拉·斯万恩在报告中说:“降级反映了我们的观点,美国政策制定和政治机构的有效性、稳定性和预见性,在持续的财政和经济挑战中已被削弱,情况比我们今年4月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为‘负面时还糟。”
美国“AA+”这一新评级与比利时和新西兰相同,低于英国、德国、法国和加拿大,乃至欧洲中部的内陆小国列支敦士登。
尽管酝酿下调美债评级已经有数月之久,但标普做出这一前所未有的举措仍经历了一番波折。据《华尔街日报》报道,8月5日中午,有消息透露说评级下调噩梦即将成真,美国股市立刻暴跌。不过标普拒绝对此事进行评价,市场迟迟没有看见任何正式的声明,又再度小幅回调。然而,谁都没想到,那段时间里,标普和美国财政部展开了一场拉锯战。
据知情人士透露,标普当天下午1点30分已告知美国政府,将在休市后宣布降级决定,并将报告提前递交美国政府。美财政部官员发现其中存在2万亿美元的误差,随即将问题告知标普并给予解释。标普承认了错误,但没有透露将如何处理。晚8点,标普发布了修正版的报告,降级结论依旧。
标普表示,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美国债务状况堪忧,债务占GDP的比例逐年上升,二是美国国会日前通过的提高债务上限法案效力不够,三是标普对美国国会未来应对类似问题能力的信心受挫。按照美国民主党、共和党和白宫8月4日就提高债务上限问题达成的框架协议,美国未来10年将削减2.1万亿~2.4万亿美元的开支,这与标普所预期的4万亿美元相差甚远。标普资深经济学家贝丝·安·博维诺在接受采访时说,她对美国未来的GDP走向表示悲观,美联储几乎已经黔驴技穷。
惠誉和穆迪目前依然维持美国3A主权信用评级不变,尽管同标普一样给出了“负面”的评级展望。穆迪称,在四种情况下可能调降美国信用评级,分别是未来一年美财政政策自律性变差、2013年未采取进一步财政改革措施、经济增长前景严重恶化及美国政府借贷成本较目前水平显著上升。而按照法新社的说法,三大评级机构中标普影响力最强。
有趣的是,对于美国惨遭降级,金融界大佬的看法莫衷一是。投资大师杰姆·罗杰斯8月7日对记者说:“标普应该(将美债评级)下调更多。而且应该在多年前就这么做了。”罗杰斯认为评级未来还会进一步遭到下调,“是的,美国已经破产了,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糟糕”。 此前一天,股神巴菲特却对媒体表达了不同看法。“事实上,如果有AAAA评级,我愿意授予美国。”巴菲特透露,其麾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超过400亿美元短期美国国债,尽管标普调降美国评级,他也不打算抛售这些国债。“末日博士”、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鲁比尼则警告称,标普可能会引发降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他怀疑其他一些国家是否能保得住标普目前的评级。
主权信用评级
主权信用评级是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的对一国政府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责任的信用意愿与信用能力的评判。除了要对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趋势、对外贸易、国际收支情况、外汇储备、外债总量及结构、财政收支、政策实施等影响国家偿还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外,还要对金融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所造成的财政负担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评级。目前涉及主权信用评级业务的主要是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惠誉、标普和穆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