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英
异位妊娠属于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给妇女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随着近些年来人工流产以及药物流产人数的增多使异位妊娠的分辨率也随之增加,其发病率逐年攀升,目前异位妊娠发病率已达妊娠总数的1.5%左右。与此同时,近些年在血β-HCG以及阴道B超检测手段等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使大部分的异位妊娠妇女在破裂前得到及时诊断,使患者的生育功能得以保留。怎样才能使药物治疗成功率提高,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对保留生育功能是十分重要的[1]。我院自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共收治102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对输卵管妊娠实施治疗,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我院自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共收治102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指征: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B超结果显示异位妊娠包块直径在5 cm以下,血β-HCG值在6000 IU/L以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患者诊断标准[2]:①患者停经史、阴道出血、腹部疼痛以及附件区能够扪及包块。②超声结果显示宫内无孕囊存在,宫旁有低回声区域,有胚芽以及原始心管搏动现象。③血β-HCG数值增大,比宫内妊娠数值偏低。④通过后穹窿穿刺抽出血液不凝固。
1.2 分组及给药方法 随机将102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共55例,单次肌肉注射50 mg/m2的甲氨喋呤,再给予50 mg米非司酮,每12 h口服1次,服药前后2 h空腹,接续口服5 d。对照组共47例,仅给予50 mg的米非司酮,服药方法与上述相同。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孕周以及产次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监测指标 两组患者给药后分别检查其脉搏、血压、腹痛、肛门坠胀以及阴道出血等情况;并于治疗开始后第4,第7日测定血β-HCG数值,倘若数值下降,需此后每周检查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血β-HCG以及复查阴道B超。
1.4 疗效评价[3]治愈标准:患者症状消失,血β-HCG回落至正常水平,异位妊娠病灶大小恒定或消失,孕囊缩小显著或消失。失败标准:经治疗后患者出现强烈腹痛,2周后血β-HCG数值未回落或上升;包块直径未变化;出现手术适应证并进行剖腹探出术者表示失败。
1.5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1.1处理数据,数据以(±s)表示,类似比较进行χ2检验,组间比较进行F检验。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β-HCG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血β-HCG回落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对比情况(±s)
表1 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对比情况(±s)
组别 例数 有效率(%) 治疗前血β-HCG(IU/L)治疗后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 平均住院日(d)治疗组 55 96.36(53/55)3235±321 14.96±7.64 10.89±3.46对照组 47 80.85(38/47) 3129±299 24.66±11.24 20.26±4.86 P值 <0.01 >0.05 <0.05 <0.0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55例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者占25%,对照组4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者占2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大部分患者均在10 d后恢复正常。
随着近些年来人工流产以及药物流产人数的增多使异位妊娠的分辨率也随之增加,其发病率逐年攀升[4,5],本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β-HCG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β-HCG回落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在治疗有效率、血β-HCG恢复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联合用药的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联合使用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较理想,治疗后不良反应少,推荐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1]韩红敬,关菁.异位妊娠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处理.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1):27.
[2]岳晓燕,周应芳.输卵管妊娠治疗现状与趋势.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3):149.
[3]江床霖,刘德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或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4):214.
[4]苏放明.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剂量的探讨.中国误诊杂志,2003,11(3):1629-1631.
[5]程芳.甲氨喋呤、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探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3):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