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
邓聿文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文化立国”换成现代语言,就是把文化作为一种执政能力。文化特别是其中起核心作用的社会价值观,对内可以引导、整合、统摄一个社会不同人群的利益和要求,促进社会融合与和谐发展;对外可以传播和表达国家形象。这其实就是文化作为执政能力发挥作用的过程。
回顾2011年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不能不提。这次全会是要载入党和国家发展的史册的,盖因它提出了中国近代以来的一个重要命题——复兴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在党的历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党的重要文献中也有关于文化的论述,但以全会的形式研究文化发展和改革问题,却是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更是首次。这充分反映了是次全会的重要性,也说明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具有的文化自觉。
文化对一国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区别于他民族、他国家的本质标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暂时经济落后,但不能没有文化和历史的记忆;尤其对一个大国而言,如果失去了文化之根,从文化上说,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
就当代来说,文化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既是相互竞争的根本,也是维系国家稳定关系的重要保证。当代的国际竞争,本质而言是大国之间的制度竞争,而制度属于文化的范畴,或者制度本身就是文化。所以实际上也是不同文化的竞争。文化的共通、相融和理解,可以促进国家和民族间的政治、经济、贸易诸方面的共同发展;而文化的差异、误解和冲突则会引起国家和民族间的政治封锁、经贸壁垒乃至战争。当前许多的政策误读、地区冲突和摩擦对抗,都能够找到文化因素。
当代的国际竞争,本质而言是大国之间的制度竞争,而制度属于文化的范畴,或者制度本身就是文化。所以实际上也是不同文化的竞争。
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在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诚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所指出的,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因此,在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崛起后,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而中华文化曾经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感召力,必然使得中国人以文化大国乃至文化强国来期许自己的国家;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
从这一视角看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问题作为全会主题加以研究,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中国共产党重视文化建设的一个反映。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公报语)。而这也表现在改革以来的历次党代会上。如从十二大到十四大召开的十五年间,中央反复重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内容,将文化建设视作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十五大更明确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十六大确立了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目标,并开始部署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十七大报告、“十二五”规划还以专门章节,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
不仅如此,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和部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实际上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深化。这一点放在十七大以来的历次全会来观察,会更加明确。迄今十七大后共举行过六次全会,除一中全会外的每次全会都有一个主题和相应的部署。一中全会实际上也有主题,就是研究组织和人事问题。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是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大会,它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十七大提出了许多新的命题,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等,相应地,在执政理念上,也要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十七大的精神和相关部署要得到实施和落实,必须具有强有力的组织和人事保证。十七大后随即举行的一中全会,就是研究这一问题。
从二中全会开始,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2008年2月举行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侧重有关机构改革的问题,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等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同年10月举行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则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农村问题上,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三农问题”历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2009年9月举行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主题是党的建设,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执政党,中共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如何,不仅关乎党自身的发展,也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命运。而当前党所存在的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会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全会对如何推进党的建设作了研究和部署,尤其提出了要加快发展党内民主、推进反腐败的制度创新。
2010年10月举行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则聚焦于“十二五”规划建议,全会研究和制定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而对中国来说,“十二五”时期包括文化改革和发展在内,能否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以及价值观的先进化和多元化,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发展及其在世界上的最终崛起。“十二五”规划就是为此奠定体制基础。
可以说,五次全会的不同主题,是从不同方面对十七大精神和部署的贯彻和落实,但选择什么样的问题作为全会的主题,则是基于不同时期对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把握和思考,从此一角度而言,这其实是一个不断深化执政理念和方式的过程。
左 2008年11月17日,旧金山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中国文化日”拉开序幕,吸引了众多喜爱中国文化的人士前来参观。
十七届六中全会选择文化问题作为全会的主题,如前所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问题的新的思考和认知,即文化也可成为一种重要的执政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六中全会就是从战略高度,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作出具体部署,它表明党和政府对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进而对文化成为一种执政力,是有文化自觉和自信的。
中国古代对“文化立国”的重要性就有着清醒的认知。《周易》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认识,南朝萧统提出过“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治国方略,清末的龚自珍发出了“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的警告,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家注重“文化立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立国”换成现代语言,就是把文化作为一种执政能力。文化特别是其中起核心作用的社会价值观,对内可以引导、整合、统摄一个社会不同人群的利益和要求,促进社会融合与和谐发展;对外可以传播和表达国家形象。这其实就是文化作为执政能力发挥作用的过程。
为此,对文化的是种作用以及文化作为一种执政力,应有一个自觉认识,只有自觉,才能有意识地加以推进和发展,而不是纯粹靠文化的自发发展。对执政党而言,必须具有这种文化的自觉意识。政治问题,说到底是人心问题,而人心问题最有影响者在文化。一个政党有无文化自觉,可能因此事关其兴衰成败。
总之,唯有全社会,首先是执政党真正认识到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对发展文化才会采取一种主动担当的态度。正是在此意义上,新形势下召开的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古代对“文化立国”的重要性就有着清醒的认知。《周易》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认识,南朝萧统提出过“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治国方略,清末的龚自珍发出了“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的警告,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家注重“文化立国”的历史传统。
十七届六中全会在聚焦于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同时,也作出了十八大于明年下半年在北京举行的决定。现在距十八大的召开还有近10个月的时间,我们不妨顺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思路,预测一下十八大会关注哪些重点。
对此进行准确预测很难,但并非完全无迹可寻。一般来说,后次大会总是承续前次大会没有完成的任务,并着眼于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来确立大会关注的重点,制定政策和目标。按照这样一种思路,大致可以认为,十八大会把文化发展、民主建设和社会治理三个问题作为重要议题而成为中国共产党未来五年执政的内容。
中 2011年2月8日,在意大利东部海滨城市奇维塔诺瓦举行的“中国文化年”新春系列活动上,广东佛山醒狮团为当地民众进行舞狮表演。
右 2011年4月23日,江西乐平市众埠镇举行党员代表大会,与会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镇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和乐平市党代表候选人进行差额选举。
文化问题不用多讲,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的推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使命不是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能见效的,甚至也不是未来5年就能实现目标的,这注定是一个长期任务,是今后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因此,虽然十七届六中全会已把此作为全会主题,十八大上它还会继续成为大会的一个重要议题而受到代表们的关注和讨论,也是很有可能。
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是继文化问题后的又一个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的最终目标是要全面实现社会民主,但从当前而言,先党内民主后社会民主,由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可能是一种成本比较小的路径选择。从党内民主看,有关十八大的代表选举工作已初见端倪。中共中央在11月初印发了《关于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对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其中有几个亮点值得关注:一是代表差额选举的比例应多于15%,而十七大代表选举的相关提法是“不少于15%”。从“不少于”到“应多于”,虽然差额选举的比例提高不大,但这个表述上的变化,强调了扩大党内民主的努力,因为差额选举也是一种竞争性选举,党代表选举有了竞争,党员们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民意的更加尊重,是一种民主的进步。
二是代表选举在结构比例上要做到“两增两减”、“一个提高”。“两增两减”指的是在省区市和中央企业系统(在京)代表中,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所占比例从十七大时的一般不少于30%,分别增加到一般不少于32%;党员领导干部所占比例从十七大时的一般不超过70%,分别减少为一般不超过68%。据此,普通党员人数将接近代表总数的三分之一。 “一个提高”指的是工人党员代表比例要在十七大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省区市工人党员代表所占比例一般要达到本省区市代表总数的10%,中央企业系统(在京)的工人党员代表数要明显增加。代表比例结构反映一个政党的组成,如果领导干部过高,很容易使“党员代表大会”变成各方面各部门领导干部的工作会议,那样,其构成有违“党员代表大会”的本意,不能体现出党代表大会的民主性。
基于此,十八大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会有进一步的论述和部署。
最近几年,社会利益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凸显,群体事件不断发生,干群关系紧张,从而将社会治理提到了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突出位置,于是也就有了今年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强调和工作部署。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由于改革以来对经济建设的过分追求,致使社会发展、社会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经济建设,导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频现,严重威胁社会稳定。而社会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不仅无法应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大量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挑战,反而制造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致使事态更加恶化。
因此,要有效应对社会矛盾的爆发,在未来十几年,中国将会步入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逐渐让位于社会建设的时期,懂得社会治理将是政府和官员的必修课。从上述十八大党员代表的选举看,基层代表比例的提高,尤其是工人代表的增加,固然是党内民主的一个趋势,但亦是为了社会治理的需要。基层代表的增加,表明我党将更加重视基层群众的利益和诉求,执政将更加依赖工人农民等基层群众,政策也将向基层群众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