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红领 崔庆周 陈鹏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漯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河南漯河 462000)
结肠息肉是结肠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很多种,但都由于具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1]。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spiral CT,MSCT)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后处理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结肠病变的诊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2]。本研究,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经过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诊断为结肠息肉的80例患者,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经过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诊断为结肠息肉的8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33.1~79.4岁。
(1)肠道准备[3]:一般采用口服泻药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检查前2d,嘱患者开始进少渣饮食,前1d进流质饮食,检查前晚口服100mL的50%硫酸镁,并喝多量水。(2)扩张肠管:一般采用气体灌肠进行肠管的扩张。灌肠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和空气,相对而言,二氧化碳的效果更好,可以是肠管更好的扩张,增加对比度。(3)检查体位:患者通常先采取仰卧位,再辅以俯卧位,这样可以提高息肉的检出率。(4)扫描参数: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机,实时螺旋扫描,120kV管电压,200~300mA管电流,层厚5nun,螺距为1,重建间隔1~3mm。(5)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快速团注对比剂,进行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等三期扫描,有助于结肠息肉与其他结肠病变的鉴别诊断。(6)后处理技术[4]: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尤其适合年老体弱患者结肠疾病的诊断。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使结肠任意一点为始点,显示肠腔梗阻前的病变;对于位于回盲瓣、半月皱襞等处的光学纤维结肠镜很容易漏诊的小息肉,该检查技术可以显示较好的效果,定位准确,显示病变周围组织的情况,明确有无淋巴结转移等。
80例患者的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相比,显示:对于直径>5mm的结肠息肉,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对于直径<5mm的结肠息肉,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的敏感性较低,可能会造成漏诊。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比较
结肠息肉是结肠的常见疾病之一,有报道称,结肠息肉在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大约为50%,而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可达到70%[5]。相对于结肠息肉的传统检查方法,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是将三维医学影像和计算机成像技术相结合,仿真影像来模拟结肠镜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6]。
本研究中,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经过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诊断为结肠息肉的80例患者,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的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相比,显示:对于直径>5mm的结肠息肉,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对于直径<5mm的结肠息肉,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的敏感性较低,可能会造成漏诊。总而言之,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图像质量清晰,以及准确度高等优点,对结肠息肉,尤其是直径>5mm的息肉,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但是对于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的缺点,大家也要认识到:尤其对于直径<5mm的结肠息肉,与结肠镜检查结果相比,存在诊断误差,而且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的后处理时间长。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去克服其缺点,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
[1]纪铁凤.多排螺旋CT在结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0(12):1528~1529.
[2]熊坤林.螺旋CT结肠低张水灌注对结肠息肉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18(7):326~327.
[3]杜秀琴.16层螺旋CT结肠三维成像与仿真内镜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4(3):24~26.
[4]潘卫东.CT结肠镜在结肠息肉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28(11):87~89.
[5]胡春艾.螺旋CT仿真内窥镜诊断大肠息肉初探[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34(15):313~315.
[6]丘维加.CT仿真内镜诊断结肠息肉样病变的实验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9,9(7):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