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 Phong-vu,何锦峰,PHAM Thi-mai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400074)
Ha Nam省地处越南北部,位于红河平原,介于 20°20'—20°45'N 和 105°45'—106°10'E 之间。东邻兴安省和太平省、西连和平省、南界南定省和宁平省、北上河内市。Ha Nam省下辖Phu Ly、Duy Tien、Binh Luc、Kim Bang、Thanh Liem、Ly Nhan,共5县 1 市[1](图 1)。土地为 86 018.33 hm2占0.25%全国土地自然面积及6.6%红河平原土地自然面积。
1)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越南的土地利用结构统计规则土地分成3大类是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及未利用土地然后在3大类再分成小类。笔者需要借助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9.3、Micro Station进行制图和统计土地利用变化,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度、Gibbs-Martin多样化指数、城市扩展强度、人口-城市扩展指数等定量指标,对越南Ha Nam省近1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探讨。
图1 越南Ha Nam省、县、区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Ha Nam adminisreative division in Vietnam
2)数据的获得:获得2000年和2010年越南Ha Nam省的土地利用图见图2、图3,通过图片可明显看出水田用地、林业用地、专用用地、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变化。
1.2.1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主要描述研究区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在某一时期内的变化速率,计算公式如式(1):
式中:U为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在时间t内的变化速率;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期及末期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t为研究时段长,当t设定为年时,U即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的年变化率[2]。
1.2.2 土地利用度
主要用以反映研究区被人类开发利用土地的强度,其基本思想是把研究区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按照利用程度分为4级(表1)。通过每级土地利用类型在研究区中所占的百分比乘以其分级指数进行加权求和,最后得到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度。计算公式如式(2):
式中:LUD是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度;Li是区内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利用强度分级指数;Ai是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在区内所占的百分比[3]。
表1 土地利用强度分级Tab.1 Land use intensity index graded for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土地数量结构多样化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区域内各种类型土地资源的齐全程度或多样化状况。用Gibbs-Martin多样化指数来衡量土地数量结构的多样化:
式中:GM是多样化指数;fi是各种土地类型的面积;n是土地类型数。
若某一地区只有一种土地类型,则多样化指数为0;如果土地均匀地分布在各种类型中,则多样化指数为1。因此,可以用GM衡量某地区土地类型的齐全程度[4]。
1.2.4 城市扩展强度
式中:R为研究末期城市扩展强度;Ub为研究末期城市用地面积;Ua为研究初期城市用地面积;T为时间间隔。
城市扩展强度表征在某一时间段内年际城市面积增长比率[5]。
1.2.5 人口-城市扩展指数
式中:I为研究末期城市扩展指数;Ub为研究末期城市用地面积;Ua为研究初期城市用地面积;Pb为研究末期人口;Pa为研究初期人口。
人口-城市扩展指数用于表征城市扩展的紧密程度,I值越小表明城市扩展越为紧密,城市用地的扩展有人口的支撑;反之,则城市用地扩展表现为稀疏模式,城市用地扩展超前于人口增长[6]。
通过2000年和2010年越南Ha Nam省的土地利用统计数据(表2),利用公式(1)得到2000年和 2010年越南Ha Nam省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征。
表2 越南Ha Nam省不同年份土地利用结构Tab.2 Land use structure of Ha Nam Province in different years
2000年越南Ha Nam省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农业用地,占面积72.12%。其中又以水田用地占绝对优势47.33% 。到2010年尽管农业用地被减少2.82%,非农业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增加分别为9.28%和 117.7%,但水田用地还占绝对优势42.59%。到2010年在农业用地出现新用地类型是特用林地(RDD),养殖用地面积增加最高259.31%,在非农业用地都市居民点面积增加最高104.4%,产出、非农业经营用地排第 2增加达82.83%,在未利用土地石山无树木地区面积增加400.28%。依数据可看出,2000—2010年越南 Ha Nam省土地利用从农业用地转成非农业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非农业用地面积增加原因是在这阶段越南Ha Nam省经济发展引起了城市化,都市用地扩展面积。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特别是石山无树木地区迅速增加是因为家畜养殖业发展引起养殖用地面积增加,为过度砍伐树木、没有保护土壤方式而土地被退化变成石山无树木地区。
利用公式(2)得到越南Ha Nam省2000年的土地利用度为2.8,与之相比,2010年的土地利用度为2.77。土地利用度实际上代表了人类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强度,较高的土地利用度往往反映人们提高了对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第一产业的依赖,越南Ha Nam省的土地利用度稍微下降。
使用公式(3)得到越南Ha Nam省2005年各县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见表3)。指数显出各县的利用农土地不合理,土壤退化引起未利用地增加。
表3 越南Ha Nam省各县2005年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Tab.3 Diversity index of each county land use of Ha Nam Province in 2005
全区多样化指数平均值为0.48,说明全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程度总体较低,而各地区的多样化指数0.17~0.67,地区的多样化指数差距比较大,最大是 Kim Bang县0.67,最小是 Binh Luc县0.17。
表4 越南Ha Nam省2000,2005,2010年的人口Tab.4 The population of Ha Nam Province in 2000,2005,2010
利用公式(4)得到越南Ha Nam省从2000—2010年城市扩展强度为5.28,在10年城市扩展53%。利用公式(5)得到越南Ha Nam省人口与城市扩展指数为-0.25,表明城市用地扩展表现为稀疏模式,城市用地扩展超前于人口增长。
从表4可以看出越南Ha Nam省总人口在2010年少于2000年(减少1.3%)但城市人口增加14%。原因是在越南全国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人口转移的现象,在大城市不断吸引人口,在小城市农业人口转移成非农业人口。在越南Ha Nam省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是1.5%,但2010年与2000年相比总人口还是减少的。同时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引起了城市人口明显增加。
基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内涵,分析数量结构的社会经济属性特征时,结果表明:从数量结构特征出发,选取相关定量指标组合分析能够充分发挥各指标作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度、多样化分析、城市扩展强度、人口-城市扩展指数等5个指标之间优势互补,相互验证,定量分析具有可行性。
选取相关定量指标进行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统计分析,关键在于合理地选取具有明确意义的定量指标组合,以及各指标之间的优化组合。研究尝试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出发,较全面地揭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基本特征和所存在的问题。
[1]-Daˇng Haˇi Hà.Nghiên cau''u mt syu taˇnh hu'oˇ'ng co'csuˇ'du ngt cuˇa tǐnh Hà Nam[D].-Da i ho c Nng nghip’,2008.
[2]何锦峰.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王涛,吕昌河.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结构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2010,33(3):473-478.WANG Tao,LU Chang-he.Quantitative structural analysis on land use change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J].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2010,33(3):473-478.
[4]赵勇,王雪娜 ,刘凯.1988—2008年新丰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33(3):473-478.ZHAO Yong,WANG Xue-na,LIU Kai.Changes analysis of land use in Xinfengjiang river basin from 1988 to 2008[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10,33(3):473-478.
[5]李飞雪,李满春,刘永学,等.建国以来南京城市扩展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4):524-535.LI Fei-xue,LI Man-chun,LIU Yong-xue,et al.Urban growth in Nanjing since 1949[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7,22(4):524-535.
[6]何英彬,陈佑启,李志斌,等.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2):313-319.HE Ying-bin,CHEN You-qi,LI Zhi-bin,et al.Analysis on spat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land useofBeijing City[J].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10,26(2):31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