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景观与建筑师的文化自觉性

2011-08-15 00:51:18
山西建筑 2011年30期
关键词:建筑师景观设计景观

周 媛

建筑景观在国家和城市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着文明发展的内容及进程;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社会空间的环境、提高社会生活的质量。建筑师的文化自觉性主要通过建筑景观设计来得以展现。而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化也会对建筑景观设计产生不同的影响和要求,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建筑景观也被赋予不尽相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建筑景观是建筑师文化自觉性的体现方式,它反映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同建设景观所折射出的,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条件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

建筑环境艺术中景观设计是对建筑环境各相关要素进行研究的整体设计,是设计建筑环境的学问。我们要树立一种整合思想,就是要对局部各要素进行交叉综合设计,而不只是简单的功能组合,更重要的是一种高屋建瓴的使物质要素及其环境达到尽善尽美的建筑环境设计。建筑环境艺术中景观设计研究的是以建筑与环境为主体的物质空间设计,也就是说,它可以合理安排并组织空间诸要素关系。作为建筑环境范围内的建筑问题,建筑环境艺术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是空间和形象,它合理的补充和完善了自上而下的建筑环境规划行为。通过建筑环境艺术中景观设计理论,人们能够从生活的、运动的、综合的、整体的、直观的等多个方面来对建筑环境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景观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一方面涵盖了视觉美学意义,另一方面,也涵盖了地质、地理和地貌属性等地学意义,并涵盖了承载了人类文化、精神的文化意义。与此同时,景观承载了生态系统能源和物质循环,具有非常显著的生态意义。在实践方面,景观规划设计是通过安排土地及其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实现景观各种功能的协调和完善,从而保证生态平衡以及人类正常和舒适的生活。

如今中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但优秀的建筑作品却不多,远远跟不上发达国家的脚步;另外,盲目模仿跟风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经研究,发现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师的审美价值与建筑景观的影响

近年来,虽然中国不断强调民族特色,但是由于文化理解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人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对于中国传统的建设景观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只是简单地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定位为中国传统建筑景观,如“太湖石”“曲径通幽”等,而这些内容在现代化的住宅建筑中并不适用,导致中国传统建筑景观与当今建筑主流难以融合。

景观设计的内容根据出发点的不同有很大不同,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通常接触到的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分为硬景观和软景观。据我理解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如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建筑环境自然特征是建筑环境形体的结构层,不同的自然特征决定了不同的建筑环境艺术中的景观设计特点。加上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建筑景观文化的理解研究不够深刻,难以有所创新发展,所以这种情况下,建筑师们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将眼光投向其他文化领域,对于其他国家民族的建筑风格进行模仿和抄袭,成为一种必然而又无奈的选择。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加大力度,使设计师们对于传统建筑景观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并逐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传统建筑景观设计师,设计出一批富有影响力的作品,扩大传统建筑景观文化的影响力,才能改变这种现象。

2 建筑师所处环境对于建筑景观的影响

经济发展的落后性,对文化的发展也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崇洋心理的产生,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只要是外国的,就是好的,先进的;只要中国传统的,就是不好的,落后的,需要被抛弃的。这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甚至是阻碍了中国建筑景观艺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景观艺术产生很大的破坏性,大量景观遭到破坏,必须依靠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才能逐步消除其影响。

另外,文化的发展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逐渐积累演变而成的。中国号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建筑审美标准,积累下来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很难取舍。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因此从整体上看,研究的进度较为缓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本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审美标准,从传统建筑景观文化中抽取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化内容进行研究,使其得到发展创新,才是最为紧迫的任务,应当摆在首位。

3 建筑师文化自觉性带来建筑景观的不同体验

建筑环境能够承载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于多种多样的文化背景中的建筑环境,能够使多种多样的文化内涵得到充分的体现。与此同时,分别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成长的不同的建筑环境也能够体现出各自的价值指向。

对于传统的建筑环境来说,不管它是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出来的,它的自身特色及其文化上的魅力都能够充分的展现出来。受到相同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在建筑环境形象存在一定共性的同时,也会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底蕴区别而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的与其相适应的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以及建筑环境的差异是建筑环境存在着个性和特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建筑环境中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人的交谈、约会、交往、聚会、旅游、游戏等等,传统习俗已经将这些活动组织在一起,形成建筑环境的一个关键的显性形态。所谓人活动的领域,也就是人活动的位置或者场所,这些位置或者场所就像是一个“粘合剂”,能够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活动聚集在一起,地是建筑环境中最具特色和最富有感染力的一件事物。所谓物,就是构成空间的要素,例如,一幢建筑、一个铁塔、一个雕像、一个足球场等等都是物。所谓隐性形态,就是那些对建筑环境的形式与发展能够发挥出潜在的和深刻的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生活习惯、人们的心理特征等等,其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建筑师文化自觉性带给每个场所不同的感悟,同样是一个场所,但是因为建筑师融入他自身的文化自觉,所以带给人的感受不同,比如同样是一个街心公园,有建筑有自然景观,它们的任意排列组合都会形成一种审美体验,如果建筑师是崇尚西方文化的,那么他所营造的将会是开放的,浪漫的基调,而如果他是东方美的崇尚者,那么对于建筑以及周围的自然和人的秩序的谐同,就有了一种含蓄和柔美内敛的感觉。所以文化自觉性带来了建筑的不同风格,对于建筑和景观之间的组合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当然给予人的审美体悟也是大有不同的。

4 设计哲学思想的融入

在中国,建设景观设计出现和发展的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一类专门的学问,即建设建筑设计哲学。因此就存在一种现象:设计师们在对传统建筑进行意境的诠释时,单纯地拿传统文艺理论进行诠释,忽略了建筑本身所具备的思想性。而这种思想性,正是建筑景观艺术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是建筑形成时期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也是建筑景观的灵魂所在。显然,失去灵魂的景观,很难成为优秀的景观。

目前,我国的设计师大都是在外国培养的,接受的也是外国建设设计哲学思想的教育,即使设计师自身具备深厚的国学基础,也很难摆脱外国设计哲学思想的影响。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传统建筑景观文化的研究,不断促进中国传统景观文化的发展,形成自己的设计哲学思想,并广泛影响到新一代的建筑设计师,才能逐步改善这种状况。

由于中国传统建筑景观文化发展的滞后性,加上中西文化方面的差异,使得建筑设计师们对于西方优秀建筑景观作品的文化含义理解不够深刻,单纯地只是进行符合模仿,使得我国相当一部分建筑都存在“西洋风”的现象,而传统的建筑景观设计则缺乏灵气,难得出现优秀的作品,这不仅是一种建筑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1]黄万壮.建筑景观设计的若干思考——建筑景观与人的精神需求的关系[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13-14.

[2]王东民,方冠卿,杨建中,等.水利工程建筑景观设计艺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9):66-67.

[3]屈德印.当代建筑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审美价值取向[J].文艺研究,2009(1):31-32.

[4]袁 毅.浅析建筑景观设计中人文思想的体现[J].山西建筑,2008,34(9):53-54.

[5]李宇宏.景观设计思维及演进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10(Z2):9-10.

[6]李中秋.景观生态学廊道理论在公路绿化中的应用[J].河北交通科技,2008(4):25-26.

[7]任永刚.传承与超越——地域文化视野中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9(Z1):6-7.

[8]汤振兴,陈群阳.与自然协调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69-70.

猜你喜欢
建筑师景观设计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文化纵横(2022年3期)2022-09-07 11:43:18
胖胖的“建筑师”
景观别墅
现代装饰(2021年6期)2021-12-31 05:27:54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22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33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06
当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