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改革开放遗产的相关思考

2011-08-15 00:51黄威文
山西建筑 2011年11期
关键词:遗产深圳改革开放

黄威文

1 概念

1.1 城市遗产

在我国,城市遗产的概念经历了从“文物”到“历史地段”不断深化的过程[1]。城市遗产是指能够体现一个城市发展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具有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历史街区、历史环境和历史建筑物等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城市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最活跃、最具有生气的部分[2]。

1.2 深圳改革开放遗产

本文探讨的深圳改革开放遗产定义为体现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这一时期(1980年至今)的政治,经济,文化,城市空间显著变化的并且具有历史,美学,文化,科学价值的建筑,景观以及与该建筑,景观密切相关的周边环境。

2 改革开放遗产的重要性

2.1 浓缩了深圳建设的历史,凝聚了深圳人民的回忆

深圳只花了近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城市建设数百年的道路。这种迅猛发展,使得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与制度创新的历史记忆,在空间形态上浓缩在近30多年历史的建筑和景观之中。如果我国的其他城市需要保护具有百年甚至千年历史的建筑,才能保护当地的发展记忆的话,那么深圳就一定要通过保护这些具有二三十年历史的建筑,来保证它作为一个中国改革开放名城的历史记忆。城市是人们集体记忆的场所[3]。深圳改革开放遗产凝聚了深圳人民的集体记忆,见证了一代拓荒牛付出过的辛勤汗水。

2.2 具有城市展示功能和历史解说功能

深圳改革开放遗产不会因其陈旧,过时而失去光彩和价值,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试验的成功,改革开放遗产的价值将愈发显现。这些建筑或景观毋庸置疑将成为城市首选的名片,展示着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建设成就。同时城市遗产应该是一个心态平和的生活者,一个让人亲近的会讲故事的长者[4]。不同的改革开放遗产体现了不同方面的改革内容,是让人们了解改革推进历史的天然的解说系统。

3 深圳改革开放遗产保护面临的困难

3.1 面临城市更新推倒重建的命运

旧城一直是城市的生活和经济中心,往往有很好的区位优势,而20世纪90年代,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旧城地段成了开发商高价争夺的黄金地段,随着地产业的兴起,“旧城改造”对历史环境和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影响[5]。其结果造成城市丧失历史,出现文化断裂。随着土地资源的短缺,深圳早已到了土地资源制约发展的时期,一些具有二三十年楼龄的建筑将被推倒重建,这些建筑中包含了见证深圳乃至全国改革历史的改革开放遗产。如2004年上海宾馆传出推倒重建的消息,随即针对应否重建掀起了大讨论,而后相关规划部门正式通过《深圳市上步片区发展规划》审批,明确上海宾馆近期保留远期保护性改造的原则,上海宾馆才得以保存下来。

3.2 概念未被理解和重视

2003年年底到2004年年初期间上海宾馆和深圳湾大酒店将推倒重建的消息传出,一时间当代深圳改革开放造就的体现改革开放历史和成就的建筑、景观受到了各界的重视,至此,深圳改革开放遗产的概念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讨论范围。

2005年“两会”期间,不少政协委员对保护和发掘深圳改革开放遗产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魏达志委员提议由政府组织专门队伍开展深圳改革开放遗产普查,将国贸、蛇口海上世界等改革开放遗产辟为教育基地。市文化局在随后的答复中同意组成深圳改革开放遗产普查队,集中培训,之后将根据普查结果制订深圳改革开放遗产保护和利用方案,对于重要的改革开放遗产,文化局将申请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是至今仍没有公布改革开放遗产名录,相关的宣传工作还没开展。改革开放遗产仍停留在概念阶段,且未受重视。

4 改革开放遗产的判定标准

2005年深圳特区成立25周年时,由深圳市文化局、市规划局、市旅游局等单位联合主办,评选出了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2010年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时,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报业集团联合主办了深圳市“30年30个特色建设项目”评选活动,评选出了深圳建设的30个特色项目。这些获选建筑分别涵盖了现代商业建筑,过境口岸,景观雕塑,大学建筑群等,是对深圳城市特色、城市建设历史很好的总结。根据十大历史性建筑和30年30个特色建设项目的评判标准,结合深圳的发展历程,初步提出深圳改革开放遗产的判定标准。

4.1 体现改革开放政策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伴随着政策上的改变,城市中留下了许多与政策相关联的建筑和景观。这些建筑和景观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如我国最早实行联检的口岸罗湖口岸和竹园宾馆。罗湖口岸位于罗湖区深圳河北岸,是深圳最早的口岸,新大楼于1985年4月竣工使用。联检大楼联结着深圳和香港,是中国人流量最大的陆路出入境口岸。竹园宾馆是深圳建成的第一家合资酒店,也是中国第一家合资酒店,同时还是中国第一家实施劳动制度改革的企业,它于1979年12月31日立项建设,1981年初建成开业[6]。

4.2 体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速度

深圳是个“速成”城市,是在30年时间里,迅速成为一个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速成”就是深圳市的一大特点,所以能显著体现深圳这一典型特点的建筑和景观是改革开放遗产的重要体现。如“三天盖一层楼”的国贸大厦,1992年春天,在国贸顶楼的旋转餐厅,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从那以后国贸大厦成为了深圳速度的代名词,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6]。

4.3 体现改革开放文化

深圳是新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在特区中涌现出大量的以改革开放为题材的构筑物,如市府大楼前的“孺子牛”。1984年7月27日,“孺子牛”大型铜雕在深圳市府大楼前揭幕。这尊象征“开荒牛”精神的《孺子牛》铜雕,是著名雕塑家潘鹤副教授的作品。铜雕采用象征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一头健壮的牛奋力拓荒的形象。铜牛身后,是一个被砍伐了的老树根,象征因循守旧的落后势力。尽管老树盘根错节,还是被拉倾斜了,但并未连根除掉,隐喻“战斗正未有穷期”[6]。

4.4 体现城市建设的空间变化

深圳的城市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时间为纽带的空间分布形态。在这种空间发展形态下存在着一些关键的建筑,广场等,这些都应该成为深圳改革开放遗产的候选对象,如位于深南中路的上海宾馆。它始建于1983年,于1985年正式开业。在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初期,上海宾馆以东为市区,以西为郊区,因此它素有深圳城市“坐标”之称。除此之外,还有遍布在特区内有典型空间特色的“城中村”和80年代建设的工业区。

4.5 与改革开放的事迹、人物相关

与改革开放事迹相关的,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关心深圳发展相关的构筑物或景观都应该进入改革开放遗产的候选名单。如莲花山广场邓小平雕像,雕像位于莲花山公园山顶,雕像高6 m,2000年11月14日落成,是全国第一座由中央批准,以城市雕塑形式树立的邓小平雕像。

5 结语

随着深圳城市化的纵深发展,城市的管理者、经营者、规划师、市民应该仔细思考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城市的价值定位。一座不尊重自身历史的城市将得不到他人的尊重。深圳拥有着辉煌的当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是新中国崛起的改革试验田,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圳的改革开放遗产将会构筑起这座城市的精神家园,是深圳的文化资本。保护改革开放遗产必将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明智的选择,是深圳留给未来的最好财富。

注:感谢李迪华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感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培养为本文奠定了基础。

[1] 郭红霞.城市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08(2):43-47.

[2] 王仁涛,张艳华.城市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的房地产开发——以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为例[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5(5):104-108.

[3] 朱 蓉.集体记忆的城市——城市形态构建的时间观和价值取向[J].建筑,2006(1):62-66.

[4] 邵 甬,阮仪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城市遗产保护——以上海市卢湾区思南路花园住宅区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2):39-43.

[5] 黄兆亚.改革开放背景下城市遗产保护[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1-6.

[6] 徐明天.春天的故事 深圳创业史1979—2009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7] 单霁翔.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8-01-22.

猜你喜欢
遗产深圳改革开放
遗产怎么分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千万遗产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