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建筑的个性缺失

2011-08-15 00:51张春蕾
山西建筑 2011年27期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

张春蕾

0 引言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和而不同”的中国哲学智慧贯穿、渗透、传承在中国审美文化、社会文明、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每个城市因它独特的自然、人文和历史背景而各不相同,每个城市的风格、建筑的色彩体现出城市的个性化魅力。而近几十年来,我们走在不同的城市却有着似曾相识的感受,相似的地标建筑、相似的立交桥、相似的大广场、相似的街道——这并非是合理的相似,是令人焦虑的相似,“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早已成为一种久违的体验。城市建筑和空间本应有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人文精神却早已被趋同的城市面貌侵蚀殆尽。

1 中国的地标建筑、居住空间、城市规划模式趋同现象明显

1.1 标志性建筑的跟风建设

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几座颇具高度的建筑落成让人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建筑对于城市面貌和形象的重要性。于是,各城市具备或不具备配套力量的都开始用不合理的结构来获得“视觉冲击”。当然,对于城市本身,地标建筑是城市的符号和象征,是了解城市动态的窗口。

然而,近年来这些建筑不约而同地用相似的立面、结构和高度、规模打造代表城市个性的建筑主体,而且互相攀比,讲究“高大全”,认为城市的发展就是通过高楼大厦的多少来体现。北京建了“鸟巢”后,有的地方开始建“鸟巢二代”,都是照葫芦画瓢。而正因为这样,城市“和而不同”的个性悄悄丧失在这些雷同的风格中。

1.2 居住空间的临摹复制

与地标建筑不同,居住空间的投资和消费根据民众需求和购买力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这应该是提供了更自由的设计空间的。民众住宅可以从平房到楼房的过渡中获取契机,将中国丰富而富有特色的地方民居资源进行现代化的继承和转换,我们看到的却是富有民情和地域特色的建筑被断代性地抛弃,积淀着历史和民众智慧的各地民居建筑皆已不再,取而代之的却是一波又一波空洞、雷同的“现代建筑”。这些建筑的呈现方式与地标建筑追求“高、大、全”不同,但也同样是变异了的现代主义方盒子,只是在方盒子中或繁或简、添加和模仿一些西洋建筑元素,这其中包括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样式等各类风格元素。这与地标建筑非洋不取的做法是如出一辙的。

显然这些带有先天不足的缺陷跟风建成的建筑必然导致和加速潮流更替,建筑的拆迁和改建也必将势不可挡。而基于地产商业的经济貌似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实则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1.3 城市规划模式化

在一定程度上,地标建筑是在质上代表了城市形象,而民众的居住空间则在量上代表了城市形象,这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使城市呈现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日益雷同的城市规划更是将这种复制性推向了极端,令雷同气息在城市中无处不在。各城市以成功的大城市的固有模式开始打造自己的城市新形象,而“地标建筑+中央商务区+步行街+高新开发区+创意产业园区+主题公园+广场”则更成为其与“国际接轨”的“万能模式”。尽管城市分区是较为科学的城市规划,但成功的分区必定是建立在各自的历史、文化、经济、自然景观基础上,由人为规划和历史选择的合力下逐步形成的。“万能模式”的跟风模仿最终只能造就一批没有凝聚力、没有认同感、没有竞争力的失忆城市。

2 中国城市建筑“千城一面”的背景与内在原因

2.1 现代生活方式的趋同为现代建筑的广泛适用创造了条件

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促使地域间的各种交流,使地域文化的范围扩大,生活观念、文化观念,尤其是生活方式已经日趋雷同。生活方式的趋同成为城市建筑特色雷同的一大诱因。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斯·奈保尔曾经提出“普世文明”的观点,他认为扩张的西方文化中包含了“普世性”的价值,适应全人类。产业革命和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大变革,使人们对建筑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现代建筑的理论和实践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因此,现代建筑理论的普遍适用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当前的模仿之风成为可能,同时它的先进性得以推广和普及。

2.2 科学技术在建筑特色形成过程中是一把双刃剑

建筑本身是特定技术的体现,科学技术可以使建筑具有特色。另一方面,技术也可以使人们摆脱对特定自然过程的依赖和应用。过去的建筑不得不考虑日照、通风以及采光等问题,与建筑所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现代建筑由于建筑材料、建造技术、交通条件甚至互联网的发达,逐渐简洁化、标准化地投入工业生产,因此可以超越所在环境和地域的限制。现代科技并不必然导致建筑的趋同性,但它可以有更多的可能和机会使建筑走向趋同。

2.3 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差异是导致城市建筑风格趋同的一大原因

中国传统建筑经数千年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木构架为主的结构体系,内部空间形式单一,本体意义上没有类型的区分,注重建筑单体间相互组合,建筑室内室外交融,体现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而现代建筑丰富多彩的空间形式、复杂的功能与中国传统建筑有较大差异。现代人的生活复杂又多变需要新的美学观体现自身的个性。二者文化观念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再加上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无从拿出更多财力和精力分析整合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因此难以在理论和实践中有所突破。

中国过去十几年大发展过程中,没有对历史文化与风貌进行关注,建筑形式上出于“焦虑”的随意借用和组合,这提示着我们“异地摘来的花朵”可能是美的,但并无根基。

3 中国城市建筑的文化继承与再生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的标志。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城市建筑载体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载体是它们外部功能的体现,也是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城市建筑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根基。在保护建筑古迹遗产、凝注千百年审美观照的自然景观的同时,这些宝贵文化积淀也是城市建筑个性传承与创作的起点。

1)突出城市建筑的个性,首先要处理好自然因素与人工因素的关系。尊重环境,尊重历史,寻找地域文化根源。现在盛行在楼顶上建四合院,显然这种做法是模糊和忽视地域建筑文化的。具有传统精神的现代建筑设计,理想创作手法是植根于地域环境,回应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协调原有城市肌理,采用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传统材料和技术,将传统精华寓于现代设计手法中,在整体及内部空间和布局上有传统观感。

2)城市建筑应当多样化,时代需要张扬个性,但一定要考虑符合城市整体性、统一性、协调性这一前提条件。城市建筑保持传统和学习异文化并不矛盾,民族性与国际性并不相斥。多元文化的融合是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

哈尔滨是具有欧式建筑、日式、现代风格建筑、各式宗教建筑等多元化建筑风貌的城市。在如此的背景下,勤劳智慧的当地人在继承民族特色建筑的同时,又汲取借鉴了西方建筑文化的精粹,采用东西建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创作手法,把巴洛克建筑流派的风格融入到民族传统建筑之中,创造出中国特有的建筑样式——中华巴洛克。

只追求所谓传统的纯净性,是不利于城市建筑发展的。反之,在同异文化的交流与冲撞中发展完善自己,才能突显建筑的个性,形成独特的城市文脉。

3)有特色的现代城市,既要认知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旧建筑,又要在新时代充分挖掘其价值进行有效的利用,新旧交融反映时代感和创新意识。梁思成先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曾提出“中而新”的口号,如今在“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中把创造既是现代又富有当地特色的新建筑文化作为方向是明智之举。新建筑应当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对传统的延续。文脉是有建筑的地方都应该存在的一种协调新老建筑的手法。西安的“大唐不夜城”的打造,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规划布局,正南北向的棋盘里坊和道路系统,以及密檐楼阁式塔都体现了传统的文化。过去传统高台建筑主要为了烘托高大雄伟的气氛,在4个主体建筑打造时,在这一基础上,满足实际功能所需发展为两层建筑表皮设计手法,完美地把传统建筑和现代功能结合,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完善了城市历史建筑的延续发展。

4)在城市发展建设时,把握总体的构思,突出重点,修复毁损遗存,复原重点街区和经典建筑,突显城市的个性。四川成都的“宽窄巷子”,经过300年的历史演变,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作为成都突显个性的宝贵文化资源,宽窄巷子的改造注重传统将其与当地文脉和社会环境结合,改造过程中,遵循了“循序渐进,有机更新,居民参与,动态保护”的原则。尤其是根据功能业态的需要和风格,居民进行的二次再创造,很好地建立了历史的延续性,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4 结语

城市的面貌是当地自然、社会和历史演变的综合体现,是城市发展的客观选择。城市建筑要契合城市性格,城市魅力要通过鲜明的文化和个性来体现。城市建筑做到“和而不同”,就是在于通过保护来继承传统,寻求特色,在协调过去和现在、改造和利用等多方面矛盾中良性的发展。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2]叶铁桥,陈业奇.政协委员批城市建筑:非洋不取 千城一面[N].中国青年报,2011-03-06.

[3]王 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萧 默.建筑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传统建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