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津海
班组是车间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是闭环式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车间班组规模、职工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相随而变,从问题着眼,从基础抓起,从实处入手,找准自控型班组建设存在的问题展开专题攻关,切实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效果。
北京铁路局天津房产维修段王串场物业车间现有干部职工122人,共设 7个班组,承担着河北区、河东区、河西区、和平区、南开区和东丽区等铁路企业产房屋及附属设备的维修任务。
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a.车间包保干部履行对班组安全包保,并进行督导检查的职责。对车间领导干部包保目标进行细化,各项工作围绕“班组的自控能力、班组自身业务和管理能力、班组职工队伍及安全管理的受控状态”三方面开展工作。b.强化车间对班组的控制。车间管理人员每月对班组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对针对性强的问题列出督办任务表,明确完成时限、责任部门和具体要求,定期督促,杜绝干部到岗不到位,到位不尽责的现象,增强抓工作、抓落实的内在动力。c.提高班组的自控能力。优化班组人员结构,班组每月根据每名职工的业务技能、年龄结构、工作责任心等进行排序,确定不放心人员进行帮促,对末尾人员由车间纳入集中培训,基本实现了班组各岗位人员的动态优化配置,使班组的人力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的状态,增强了班组长抓自控、职工努力实现自控的良性局面。
2)增强“他控”的力度。a.实行车间、班组“二级”量化指标,强化对作业人员的“他控”能力。车间在“二级”量化指标的制度上进行了细化,班组月初制定量化指标计划,对每一个人量化指标情况进行明确,由车间对量化指标情况按照时间段进行抽查。b.车间每月确定一个工种,对该工种每个人实施量化指标不少于一遍的抽查。c.在时间安排上,“二级”监控人员在量化指标检查时间上互相交错,做到不重叠,对职工面对面“零距离”的量化指标,对出现的问题向职工讲解清楚,并填写“量化指标检查写实表”,由作业人员签字认可,使作业人员清楚明白作业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他控”真正起到了指导和改进的作用。
3)增进“互控”主动性。a.细化互控措施。车间针对各工种制定“安全关键点”控制办法,按照班组的各工种的作业流程,对作业程序中的关键环节作业人的“自控”内容、互控人的“互控”“他控”内容进行明确,同时明确了互控对象,使班组在作业过程中对关键控制事项清楚明了,有章可依,使职工明白“控制什么,怎么控制”。b.实行连带考核。对违反关键点的作业环节,根据问题的轻重对责任人、连责人进行考核;责任人被考核,连责人就必须负失控责任,实现了一人作业相互监控,出现漏洞互控补救,在班组形成全员合力。c.实行一体考核。对月度达到“自控型”班组的,给予奖励,未实现“自控型”班组,在取消奖励的基础上,依据标准核定是否达到“差”点班组,被列为“差”点班组,由车间组成帮促组进驻班组进行帮促整改,实行一体考核。
4)提高“自控”意识。a.落实日班工作分析制度,对存在的问题一律在交班时进行总结,认真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责任者、连责人应接受的教训,以及整改措施及对策,防止问题的反复发生。对违反关键点的问题,立即上报车间,由车间进行统计,并由车间包保干部在月度班组安全分析会上做重点点评。b.抓好“学分制”的落实,由车间每季度组织一次,一次“学分”影响一个季度的奖金分配。c.围绕强化职工业务素质教育,车间兼职教员,重点抓好职工日常业务学习、班前规章提问、“学、比、练”活动的落实,与职工业务学习成绩同奖同罚,激发职工学练技术的能动意识。
1)班组管理难度大。主要是班组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工作有差距,职工整体素质不高,班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高,用工制度不科学等等。
2)部分职工素质低。基本理论水平低,车间月度业务抽考多人不及格,甚至再次补考仍有人不及格。现场实作技能差。
3)班组整体合力差。班组长作用发挥不好,有的班组长业务素质出众,但管理能力不强;有的班组长敢抓敢管,但工作方法不对头;有的班组长肯于吃苦,敏锐意识不强,抓不住重点。
4)日常考核走过场。个别班组上报的季度考评结果存在“轮流坐庄”现象,个别班组上报人数多的班组为先进班组,而奖金分配平均主义、搞“大锅饭”。
分析上面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班组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工作有差距,职工整体素质不高,班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高,用工制度不科学等等。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班组战斗力进步不大,劳动效率不高。
1)抓住骨干,积极开展能力素质培训。各项工作的落实,很大程度要看车间主任、工长、党小组长等组织实施的标准、质量如何,所以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他们的能力素质培训。
2)抓实职工安全教育,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在抓好安全教育工作中,我们注重三个环节:a.在车间、班组的安全教育,特别是组织学习事故通报,吸取教训工作中,一定要结合本车间、班组、岗位的实际事例和相关环节,进行举一反三的教育,不能把别人事故当“故事”听。b.在安全形势任务教育中,工班长每天利用预想会、点名会进行经常性教育的形式和效果,以此来不断加深职工对安全理念、安全共识理解和安全压力的感受。c.在安全教育中,开展班组讨论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认清安全关键环节,积累安全经验的良好途径,因此积极组织开展好这项活动。
3)提高管理人员重视程度,把自控型建设放在重中之重来抓。班组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因此,抓班组建设,必须要解决好加强领导和正确指导的问题,要明确抓班组建设的职责,层层负起责任,要配齐配强有班组管理经历和经验,有一定管理知识和素养的班组建设管理人员,要按照简明、适用的原则,建立健全班组达标、考核、管理制度。
4)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把安全屏障建设融入其中。对于安全危险源、安全关键点,我们根据季节的变换、新的安全或作业标准实施、阶段性临时工作任务、施工作业现场等具体情况,来及时分析调整,使之纳入党员及党员安全责任区的控制之中。
经过多年,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和对班组建设的认识,我们建议:班组要通过开展“四强四优”活动,认真、扎实,全面落实班组建设任务,并把它作为一个长效机制,常抓不懈。1)努力提高班组长待遇,根据班组设置现状和所承担的任务,明确班组长配备标准、津贴和相关待遇。注重做好后备班组长的培养和选拔工作。2)积极探索并建立岗位等级制管理方式,推行“首席职工”制度,把岗位技术、业务素质作为基本要素纳入考核,激励职工岗位成才。3)积极开发研制班组管理统计信息系统,建立班组长、班组信息源点数据库,提高班组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总之,自控型班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树立“长期作战,一抓到底”的思想,决不能搞短期行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规范,最终实现提高班组自控能力、确保安全生产的目标。
[1] 洪海明,潘益民.绍兴市建筑施工企业组织机构的发展研究[J].山西建筑,2009,35(1):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