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兰市历史风貌区的导则控制模式初探

2011-08-15 00:51:18吴伟唐潇
山西建筑 2011年3期
关键词:历史风貌外立面导则

吴伟 唐潇

波特兰市历史风貌区的导则控制模式初探

吴伟 唐潇

以波特兰市斯卡德摩老城历史地区设计导则为例,探索了波特兰市历史风貌区的导则控制模式,该导则共分为普适性导则、改造类导则、新增类导则、新建类导则四部分,对国内各城市历史风貌区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历史风貌区,设计导则,普适性导则,改造类导则

城市的历史风貌区是城市一面独特的旗帜,承载着城市的悠久历史。在城市开发建设的大环境前提下,如何保护与延续历史风貌区的特色极其重要。针对这一情况,波特兰市为城市的各个历史地区制定了设计导则,用以控制引导建设行为不破坏地区历史风貌。本文以波特兰市第一个国家级历史地区——斯卡德摩老城历史地区设计导则为例,对波特兰市历史风貌区的导则控制模式加以解读。

1 地区概况

该地区位于波特兰市市中心,地区内有一批很稀有的铸铁式(cast-iron[1])建筑。1975年 9月 11日,该地区正式被指定成为波特兰市第一个国家级历史地区。地区内建筑风格多样,其中最独特的就是维多利亚时期的意大利建筑的外立面,它们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特色与风貌。对于该地区,建筑面貌就是地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制定导则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这种建筑特色不会在城市建设开发中受到负面冲击与破坏。

2 设计导则解读

斯卡德摩老城历史地区设计导则的条款内容共分为四部分:普适性导则、改造类导则、新增类导则、新建类导则。普适性导则在整个地区均可适用,是最原则性的一部分导则;改造类导则针对不增加原建筑高度和宽度的改造行为;新增类导则针对建筑的新增建部分,若横向增建部分的长度超过原建筑外立面的 25%,即归属于新建类;新建类导则针对该地区内的新建项目。

2.1 普适性导则

这一部分的导则共分为八个方面进行控制引导,分别是地区特色、街墙立面、铸铁立面的形式、建筑材质与色彩、照明、标识、雨篷、停车区和装卸区。

A 1.地区特色。在该导则内又有三条分导则:a.维护历史地区的规模与体量;b.强化历史地区的步行尺度和朝向;c.滨水公园地段的地区感受。整个地区的建筑高度低于周边环境,大多数在4层 ~6层、高度在 45 ft~60 ft之间。这种体量是该地区的首要特征,是保护该历史地区的首要任务。规模与体量方面,提出:1)新建建筑和横向添加类项目占地面积均不能超过 10 000 ft2,街墙立面的连续长度不能超过100 ft,竖向添加部分应后退与屏蔽;2)如果新建建筑的占地面积超过 10 000 ft2或街墙立面长度超过100 ft,应通过设计使得建筑在外观上类似于一系列小型建筑的组合;3)限制新建项目高度,以使得新建建筑与历史地区的规模和尺度相协调等方面的控制引导要求。

A 2.街墙立面。该地区的建筑一般不后退红线,建筑的上层也不会相对后退。这种模式形成了强烈的街道围合感。导则指出在新建、新增以及改造类项目中均要维持和加强街墙立面,同时提出保持单体建筑的外立面与相邻建筑协调,符合地区的历史特色;保证建筑外立面的完整与连贯;在停车区与开放空间的边缘采用景观、护墙、栅栏、拱廊等,营建围合感等引导要求。

A 3.建筑外立面的铸铁形式是该地区最显著最具历史意义的一种表象,它直接反映了建筑的悠久历史。导则指出应在地区内恢复铸铁立面的形式,提出在现有铸铁立面的建筑上,对那些铸铁元素已经有破损的部位,应仍采用铸铁予以修复与替换;新建建筑在其设计和细部处理中,应从铸铁元素中汲取灵感,以强化地区特色;在停车区和空地周边的隔离带设计中,融入铸铁元素三方面引导要求。

A 4.建筑材质与色彩。导则指出应选择那些与地区环境协调的建筑材质和色彩。提出避免使用明显机械加工、人工痕迹过重的材质;不可将木材作为建筑外部主材质;尽量采用反映当地传统的建筑材料,如砖材和石材等。

A 5~A8是关于建筑附属设施的相关设计导则,分别针对照明、标识、雨篷以及停车区域四项内容。照明方面,指出照明设施要与历史地区环境相协调;照明设施与装置应隐性处理;有选择性地对历史建筑的杰出特征进行照明;对建筑的底层进行照明,保证建筑上部在夜晚的相对宁静等引导要求。标识方面,导则指出标识系统的安排与处理应利于地区的特色。提出修复那些在历史图片中被记录下来的、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标识;使用材质和照明风格都与历史地区氛围相融合的标识;从历史建筑中寻找灵感,设计出简洁、现代的标识;保留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粉刷在建筑山墙上的标识等几方面引导要求。关于雨篷提出应合理布置雨篷设施,不破坏建筑特征,如建议在建筑入口处设置有特色的雨篷,以强化入口;雨篷的设计和位置应能强化底层零售商铺的活力以及内外视线通透等。

2.2 改造类导则

这一部分导则是针对那些不增加原建筑高度和宽度的改造行为而制定的,共有三条导则,分别针对建筑特色、建筑材质和细部、店面开口处与门窗三大方面。关于建筑特色,导则规定改造行为应尊重建筑原始的风格、时代特征、材质和细部处理手法,提出改造类行为应尊重建筑原始的风格和时代特征;建筑结构方面的改动和调整不能影响建筑的风格;修复建筑重要的历史特征三方面引导要求。关于材质与细部,指出应保护与修复原始的外部材质和独特的细部,维持柱廊、拱肩、檐口等原始建筑要素,提出在建筑材质和细部的处理方式上,修复优于替换;慎重挑选用于替换的材质;在建筑改造过程中,合理融入铸铁这一要素三方面引导要求。店面与门窗,导则指出应尊重原始建筑开口处(门窗等)的形状、尺度、位置、韵律和装饰细节。建议在增加开口处,应保留原始的建筑材质,与现有开窗保持相似的比例,同时利用设计,使得新开窗与原始开窗“同中有异”;新开窗与原开窗要保持相似的横竖向关系,但是又能体现出原开窗的细微区别。同时采用透明玻璃替代有色玻璃,避免对原始开窗进行粉刷。

2.3 新建类导则

这一部分的导则针对该地区内的新建项目,共有九方面的引导内容,分别关于新建项目、建筑位置和朝向、与相邻建筑在尺度与规模上的关系、建筑外立面的分割、竖向的处理手法、底层高度、建筑开窗模式、施工质量以及建筑材质。

D1.填充式项目。该地区在未来有可能会继续开发填充式项目,而高品质的填充式项目能够提升地区整体的活力。对于新开发的项目,要与整个历史地区的环境相协调,首先就要体现在建筑风格上的协调。关于新建项目的定位,导则指出在新建建筑的设计中应融入地区内历史建筑的意大利风格。充分了解和利用地区内现有的意大利风格的建筑元素,对其用现代的手法进行诠释,体现在新建建筑中。

D2.建筑位置及朝向。导则规定新建建筑应重视街墙的效果,给出建筑沿街建造,不退界;单体建筑的建筑外立面应完整连贯,建筑的上层不能后退;顶层的阁楼必须有足够的后退,保证在街上不会看见阁楼;新旧建筑之间的缝隙对街墙立面造成的影响,应降至最低四方面的引导要求。

D4.建筑外立面的分割。地区内的一些小型建筑一般只有25 ft~50 ft的面宽,而新建建筑一般体量较大,面宽也较大,应适当地打断外立面,以突显韵律和节奏。导则指出应降低新建建筑的外立面宽度,重视建筑外立面的分割。如利用建筑元素将新建建筑的外立面以 25 ft,50 ft的模数打断;采用不同的外立面材质,以使得大体量建筑看上去像是一群小型建筑的组合。

D6.底层高度。由于建筑风格的关系,该地区的历史建筑底层都较高,导则要求新建建筑在底层高度上要尽量融入这一历史特征,如与邻近的历史建筑以及地区内重要的意大利风格建筑保持相似的楼层高度。

D7条~D9条分别关注建筑开窗模式、施工质量以及建筑材质。D 9.材质与色彩。导则规定外部材质和色彩在外观上要与历史地区的环境与特色相协调。同时指出应特别关注以下方面:砖石本身的色彩、肌理和尺寸;砖与砖之间接缝处的宽度;接缝处灰泥的色彩与色调;接缝处灰泥的轮廓;避免将木材和金属作为建筑外部的主材质。

3 结语

该地区作为全市第一个国家级历史地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建筑是该地区最关键的特色载体。该导则的条款均是为了保证这一特色不被破坏,从建筑风格定位到建筑细部处理都做出了引导要求。首先强调对主导风格——意大利建筑风格的重视,在新建建筑中也要体现这一风格。其次建筑的体量也要符合地区整体环境,重视建筑的横竖向关系,不论是新增还是新建,都应注意与原建筑和相邻建筑的横竖向比例关系。同时在导则中也明确指出,在协调的前提下要体现出新旧之间的差别,而不是单纯的模仿与复制,这一点极大地激发了设计师的创造力。最后导则多次提到街墙立面的重要性。必须保证有连续的街墙立面,但是这种连续不是冗长而单调的,可通过建筑元素的运用突显出韵律和节奏。为了维护与保持这一历史地区的建筑特色与环境氛围,导则覆盖了所有的建设行为,并分别制定导则,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开发与建设行为不破坏地区的历史面貌,所有的建设行为都要与地区环境协调。

城市的历史风貌区是一个城市的关键,这种以导则的形式保护与引导特色及风貌,可操作性强,希望能给我们城市的风貌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Portland.Skidmore/Old Town Historic district design guidelines,2008.

[2]高 源,王建国.城市设计导则的科学意义[J].规划师,2000(5):39.

[3]穆焕伟,焦守丽.基于场所精神的道外历史文化街区复兴[J].山西建筑,2010,36(2):46-47.

On prim ary exp loration for guidance controlmodel in historical features of Portland

WUW ei TANG Xiao

The paper taking the design guidance of the historical area of Skademo ancient city of Portland as the example,explores the guidance controlmodel for thehistorical features of Portland,indicates theguidance can be divided intouniversalguidance,the reconstruction guidance,the additional guidance,the new build guidance,so as to have the direction significance to the p rotection of the historical features of all cities athome.

historical features,design guidance,universal guidance,reconstruction guidance

TU984.18

A

1009-6825(2011)03-0003-03

2010-10-08

吴 伟(1963-),男,博士生导师,教授,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上海 200092

唐 潇(1985-),女,同济大学景观学系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092

猜你喜欢
历史风貌外立面导则
老旧小区外立面整体改造的实践分析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百事松江二期外立面景观提升工程透视
浅谈历史风貌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历史风貌建筑防护修复材料疏水性试验研究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0:11
历史风貌建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建设的传承与发展
对倒锥型外立面满堂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一)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