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市山区育林对策探讨

2011-08-15 00:48
山西林业科技 2011年2期
关键词:育林五常市山区

王 源

(五常市林业局胜利林场,黑龙江 五常 150200)

森林作为重要的景观资源,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放氧、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然而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只重视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忽略了生态系统的功能价值,影响了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

1 五常市山区概况

五常市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东经 126°33′~ 128°14′,北纬 44°04′~45°26′.市区内中山面积达 481 km2,占总面积的6.4%;低山面积 1 653 km2,占总面积的 22%;丘陵面积 1 118 km2,占总面积的 14.9%;高平原面积2 270 km2,占总面积的 30.2%;堆积谷平原面积323 km2,占总面积的 4.3%;冲积平原面积 1 667 km2,占总面积的22.2%.

五常市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林地面积 29.3×104hm2,树种主要有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杨、椴、桦、红松等,是黑龙江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还有东北虎、紫鼠、狐狸、黑熊、野猪、狍子、鹿、獾、貉、狼、田鸡等珍稀野生动物;人参、党参、平贝、黄芪、元胡、天麻、刺五加、黄枘柏等 300余种野生药材;蕨菜、刺嫩芽、黄花菜、薇菜等多种山野菜;木耳、地蘑、黄蘑、榛蘑、猴头等菌生植物;山葡萄、猕猴桃、山丁子、野玫瑰等野生浆果;松籽、山核桃、榛子、橡子等大量木本油料、淀粉果实。

五常市北部地区基岩以石灰岩为主,南部以花岗岩、变质岩为主,多低山丘陵地貌,坡度较大,局部达 50°~60°.土质较粗,加上流水侵蚀的影响,土层浅薄、瘠薄,蓄水能力较弱,植树成林过程较慢。当前,一些不合理的开发已导致部分区域群落结构进一步退化,致使植物群落降低或丧失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

2 育林对策

2.1 育林树种的选择

根据群落功能分析,可以看出乔木群落的生态功能优于单纯的灌草植被群落,部分山区的灌草区可以栽植耐性强的山地绿化树种。因此,选择适生树种,利用人工育林模式对适林山区进行植被改造和恢复是可行的。

2.1.1 优良树种优先原则

优良树种选取原则最早是在森林培育学中提出的,要求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要与造林地的条件相适应,可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在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达到该立地可能取得的最高产量。山区育林的主要目的是在发挥林区生态功能的前提下,获得其经济价值。因此,选择优良树种是山区育林的重要环节。

2.1.2 生态效益优先原则

森林山区依靠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雨水资源,成为城市地下水的直接补给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碳氧平衡、释放有益气体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

2.1.3 生物多样性原则

研究和实践证明,树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的基础。因此,在适地适树的前提下,应尽量栽培多种植物,乔、灌、藤、草本植物综合应用。另外,多种植物混栽可有效抵御病虫害,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1.4 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

植物生态效益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叶面积指数,在同等占地面积下,乔木的叶面积指数是灌木的 2倍 ~4倍,是草坪的 10倍以上。由此可知,在植物种类选择中,乔木树种能够创造最大的生态效益。因此,在山地绿化过程中,植物群落要以乔木为主,为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还应适当配置一些适应能力强、观赏价值高的灌木,以及可以覆盖裸露地面、防止水土流失和改善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2.1.5 乡土树种优先原则

乡土树种苗源广,对生长地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灾害性气候因子有较强的抵抗力,栽后易于成活,便于形成稳定的林分。用其进行山地绿化,费用低、见效快,且能够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在重视乡土树种绿化的同时,还应积极发展符合当地生长的外来树种,以增加区域植物种类,营建丰富的景观效果。

2.2 优化林区群落组合

2.2.1 不同物种的组合

充分利用群落内部的立体空间,提高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是山区进行生态育林建设的根本目标。一个完整、理想的植被系统,应该是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等结合的复层结构。这样的植被系统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效果好;相反,缺少林下草本和枯枝落叶层的植被是不完整的,其功能也不完善。应坚决杜绝全垦造林、全垦抚育的形为,以防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2.2 合理的种植密度

通过对群落生物量的计算,可以看出单位面积上各物种并不是密度越大越好。种植密度过大,会因养料不足而加剧种内斗争,影响群落整体功能的发挥。所以,在考虑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提高单位面积植物群落整体功能的同时,还需要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在土壤贫瘠的区域栽培密度可稍大一些,在树木成活后,根据树木的生长状况适时进行抚育间伐,人工调控林分郁闭度,使乔木、灌木和林下草本的关系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

2.3 保障措施

2.3.1 提高群众护林意识

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调节气候、提供氧气、蓄水防洪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有植物的保护和造林活动的实践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植物群落功能的认识程度。林区内各乡镇人民政府应严格落实国家及地方的方针政策,将山区划为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两个功能区,在驻区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指导群众深入了解保护森林、草原植被的重要性,提高群众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的意识与觉悟。建立举报奖励制度,严厉查处乱砍滥伐人工林木、破坏野生植被的违法犯罪行为。

2.3.2 加强优势树种的改良研究

科学技术是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发展和保护的重要基础,可以节约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五常市山区进行生态育林建设,应该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建立综合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详细调查山区实生优势树种的特性,并对其开展改良和培育研究。对此,有关林业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育林建设技术小组,负责联系指导各区林业管理部门,建立区域野生优势植物采种基地、良种研发基地和苗圃培育基地等优势植物种苗生产供应体系,为封山育林及退耕还林、还草提供优质种苗。

2.3.3 落实生态补偿政策

当前保护五常市山区植被与发展附近区域经济存在一定矛盾。如:历城区的锦绣川乡山青水秀,政府为保护锦绣川水库水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仍属贫困乡镇。为了实现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公平原则,需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开发者应在项目工程动工之前将绿化补偿费交予政府或以强制绿化大面积荒山作为开发活动的生态补偿。

[1]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中国土壤分类系统[M].农业出版社,1993:63.

[2] 熊 毅,李庆连.中国土壤[M].科学出版社,1983.

[3] 傅松玲,刘胜清.石灰岩地区几种树种抗旱特性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1(S1):89-90;94.

[4] 傅松玲,王 蒙.琅琊山珍稀树种开发与保护[J].林业科技通讯,1999(5):23-24.

[5] 傅松玲,黄宝龙.皖东石灰岩山地次生林演替趋势与树种的生理特性分析[J].林业科学,2002(1):50-55.

猜你喜欢
育林五常市山区
邓育林作品
《山区修梯田》
水利工程与生态效益探析
山区
五常市人民政府:品牌引领五常大米产业新形象
谈五常水稻种植快速发展的因素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五常大米
春日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