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爱平
(太原市林场,山西 太原 030009)
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森林植物和土壤中。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 90%都来源于森林,每公顷森林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13 t/a,释放氧气 10 t/a.森林已成为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储备库,具有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潜力。林业固碳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投资少、成本低、综合效益大。
太原市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太原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低碳发展道路,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林业碳汇事业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建立灵活的林业投资、融资渠道,实现碳生产力下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太原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温 9.6℃,无霜期191 d,年均降水量 456mm,年均日照 2 555 h,≥10℃年积温 3700℃.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植物生长。太原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特别是21世纪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大力开展绿化造林,林业资源得到稳定增长。但由于存在重造轻管、采伐方式不合理、森林经营粗放以及制度创新慢等因素,太原市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较低,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比较脆弱,水土流失依然严重。要改善上述状况,需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发展碳汇林业来吸收碳排放,是太原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1.1 调动社会力量造林
充分调动企业、公众参与植树造林与保护森林的积极性。把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作为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生态优先,稳抓森林城市(镇村)建设工程、通道绿色林带建设工程、水系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等,扩大造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
2.1.2 加快基地建设
加快速生丰产林、能源林、珍贵用材林等基地建设,积极稳妥地安排好造林地块,以采伐迹地和郁闭度较低的林地为重点,以生态旅游区绿化为亮点,以江河、湖泊周边和道路两旁为补充点,采取点、带、片、网相结合的综合造林方式,保质保量地完成造林任务。
2.1.3 抓好种苗基地建设
抓好种苗基地建设,提供优质粗壮的造林苗木,重点培育碳汇能力强的树种。增加针阔混交和乡土树种的比例,确保造 1棵活 1棵,成材 1棵。对于新造林地,通过严格的逐级验收,确保当年成活率和3 a保存率达标。
在强化林业抚育管理、提高林分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提高森林质量是林业建设的生命线,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2.2.1 开展中幼林抚育
针对太原市森林生物量密度小、单位蓄积量低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低效林改造,实施森林抚育措施,加快大径材苗木的培育,提高森林综合效益。建议组织专家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太原市低质低效林进行改造。加大森林经营力度,进一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和整体服务功能。
2.2.2 加快林相改造步伐
加强碳汇专用林的培育或改造,对碳汇捕获能力低的林木进行更新;大力实施阔叶林改造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调整森林的树种组成和林龄结构,逐步增强森林的生态稳定功能和景观功能。力争到 2015年,全市 5.73×104hm2宜林荒山全部实现绿化,达到增强我市森林碳汇能力的目标。
太原市森林景观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森林旅游业优势明显。为此,要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加强扶持、规范管理,着力培育生态观光型、林果特色型、文化挖掘型、山村休闲型等多种形式的森林旅游景点,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我市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引领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走进森林,拥抱自然。力争到2015年,全市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发展到 30个,面积达到 4×104hm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大森林防控力度,依法巩固和保护林业发展成果,减少因森林保护不力导致的碳排放。
2.4.1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强化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救指挥系统建设,加大森林火灾扑救应急物资储备库、生物防火林带、防火阻隔带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健全扑火队伍,落实防火责任制,抓好宣传教育、队伍建设、设备投入和及时扑救等工作。
2.4.2 强化森林有害生物防治
做好红脂大小囊、靖远松叶蜂等森林病虫害的观测与防治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2.4.3 依法打击违法行为
加强森林公安执法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林业执法能力,适时组织开展林业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各项违法犯罪行为。
在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林业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巩固主体改革成果,深化林权配套制度改革。
2.5.1 健全集体林权流转机制
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健全林权流转平台,完善流转综合服务。推进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促进林业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林业。
2.5.2 创新林业生产经营机制
积极培育新型林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金融扶持机制,落实和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加快落实政策性林木保险工作,降低林农生产风险。
2.5.3 改革森林采伐管理机制
全面实行森林采伐分类管理,赋予森林经营者更充分的林木处置权。通过深化林业改革,调动广大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鼓励更多人投入到林业生产中,让经济活动实现低碳化。
当今,保护森林资源,发展低碳经济,已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而是全社会实实在在的行动。这项工作涉及社会每一位成员,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精心安排、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发展碳汇林业做出贡献。
[1] 李怒云.中国林业碳汇[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 李怒云,宋维明.中国林业碳汇管理现状与展望[J].绿色中国,2007:23-26.
[3] 孙丽英,李惠民.在我国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利弊分析[J].生态科学,2005,24(1):42-45.